壹兩二鍋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章 扭轉戰(zhàn)局,開局落草土匪窩,壹兩二鍋頭,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雖然后來大寧名將葉飛率領他手下的烈鷹軍,擊敗了北蠻大軍,甚至差點滅了北蠻國,北蠻國但皇帝被抓這件事情,還是大寧上下好些人心中一直的痛。
連年的大戰(zhàn),使雙方國力都消耗不少,特別是西北方西狄人逐漸強大起來,對兩個國家都造成了不小的威脅。所以近十年來,雙方沒有再發(fā)生摩擦。
經過十多年的休養(yǎng)生息,兩個國家的國力都恢復了不少,好戰(zhàn)的北蠻又開始蠢蠢欲動起來。
紅原縣是接近兩國邊境的一個山區(qū)縣,雖然距離可能交戰(zhàn)的主戰(zhàn)場還有很遠,但是如果在雙方大戰(zhàn)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后方突然出現一支敵人的隊伍,哪怕只有幾百上千人,都有可能成為扭轉戰(zhàn)局的關鍵力量。
寧遠大將軍陳志領兵多年,對指揮作戰(zhàn)頗有心得,他當然知道,這一件事情如果正如大家想象,那絕對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所以他很快做出了決定。
陳志很快發(fā)布了命令,讓人從軍營里再調一支隊伍過來,進入山區(qū)仔細搜索,一定要將殘余的土匪連根拔出。
與此同時,他還吩咐手下所有的人,對于被抓住的土匪,一定要嚴加看管,不能走掉一人。等回去后會對他們進行審訊,等搞清楚他們的意圖之后,才做出應對方案。
看著不斷忙碌的陳志和手下將士,葉鷹雖然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但是也知道這件事情非同小可。不過這件事情,也不是他能夠參與到其中的,所以他也沒有如一般孩子一樣問這問那。
剿匪的事情,留給陳志和他陸續(xù)趕來的手下將士,湖安郡馬再次邀請葉鷹隨他一起去京城,被拒絕之后也沒有強求,只是交給他一枚玉佩作為以后相見的信物。
“將軍,要不要派人跟上去,這孩子跟他三個蒙面人一定有關系?!笨粗~鷹離開的背影,胡姓軍師悄悄的說道。
“不用,幾位既然不愿意以真面目和我們相見,必然有其苦衷。若因為我們的追蹤惹惱了他們,那恐怕會很麻煩。”雖然很想招攬三名蒙面人,但陳志也知道,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葉鷹離開時的心情還是非常好的,這一次看著似乎有些兇險,自己還受了一點小傷。但卻是自己跟三位師父學功夫以來,最為開心的一次。
跟幾位師父學功夫兩年,葉鷹大多數時候是自己練習,偶爾在師父帶領下,同山中的野獸進行戰(zhàn)斗。只有這一次的和土匪真實的在打斗,他才能更加體會出每種招式的妙用。
幾位師父偶爾也說起當年一些打斗的情況,但是這一次他才親眼看到,教了自己兩年功夫的師父們,居然是如此的厲害?連統(tǒng)領上萬將士的大將軍,居然也不是他們的對手。
按說,幾位師父應該都是大人物,可是為什么會在這種偏僻的山村藏身好幾年,還收著自己這樣一個孤兒為徒,并且待自己如子侄一般。
一邊想一邊走,不知不覺,一座小院便出現在葉鷹的眼前。
這座小院并不大,四周是由竹木柵欄加上干草圍成,房屋的主體是幾間看起來有些破舊的草屋。
這房子看著不起眼,但看著這座小院,葉鷹的心中感覺特別溫暖。因為在小院正是自己的家,是自己的養(yǎng)父劉老漢留給自己唯一的東西。
推開小院的木門,聽見小院中只是十分安靜,屋中沒有任何聲響。但習武兩年的葉鷹,但能夠敏銳的感覺到屋中有人,這些人的氣息葉鷹十分熟悉,那正是自己的三位師傅。
看來他們三位已經回來了,二師父和六師父去追逃跑的匪首,也不知道有沒有追到。不過葉鷹倒是不擔心他們的安危,從剛才打斗的場面來看,這些人再來幾個也不是他們的對手。
“臭小子,回來啦,這回玩開心了吧!對付幾個小毛賊,居然還會受傷,真是把我們幾個的老臉都丟盡了?!比~鷹剛剛進屋,便聽到屋中傳來聲響。
葉鷹不用判斷,便知道說話的是自己的六師父,在幾位師父中。九師父不喜歡說話,二師父時常板著一張臉,一般不主動發(fā)言。
說來也怪,雖然已經和三位師父相處了兩年多,但是葉鷹卻連他們姓什么都不知道,更不要說他們的身份了,問了幾次都沒有得到答案,次數久了他也便不再詢問了。
“還說呢,眼看徒兒的小命就要不保,你們非要等到最后才出手,若是萬一有個閃失,你們的一身功夫便會后繼無人了。”進門之后,葉鷹抖抖身上的灰塵,笑著說道。
“你小子,跟我們學了兩年功夫,如果被幾個小毛賊都殺死了,只能怪你學藝不精。再說,憑這幾個家伙,能夠在我們眼前殺人?”六師父有些驕傲的說道。
“嘿,您老就吹吧,在關鍵時候救徒弟我的是九師父,差點將他土匪頭目殺死的是二師父,要是你一個人的話,可能連那個土匪頭子胡天雄都打不過?!比~鷹笑嘻嘻的說道,這兩年來,和六師父抬杠是他的最大樂趣。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開局落草土匪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壹兩二鍋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壹兩二鍋頭并收藏開局落草土匪窩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