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來風雨聲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8章 排擠,天不應,夜來風雨聲丶,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出家人不打誑語,小僧不參與此次四國會武?!?
“那真是可惜?!?
“怎會可惜?”
“徐師兄今年會武大概率不會在,你這般厲害的人又不參加,此次會武定少了些意思?!?
法慧聽到這里,忽然笑了起來,笑得很開心。
“如此,豈不是更合聞施主的心意?”
聞潮生將筆上的水漬甩干,問道:
“法慧,你與佛子哪個更厲害?”
法慧仔細思索一番后回道:
“若只論武學造詣,佛子尚且年幼些,在這方面稍差火候。”
聞潮生好奇道:
“那為何你不參加此次的會武?”
“若是輸了,難道他們不會怪罪于你么?”
法慧道:
“四國會武,表面上只是將大國之間的年輕一輩拿出來較量,但其實背后牽扯的利益極深,再加上陳國的王族那邊兒最近頗有微聞,講是四國之間的局勢好像因為某件極為嚴重的事,將要發(fā)生極大變動,而且大概率與此次的會武會扯上聯(lián)系,小僧天生不喜這些,自然要離得遠點……再者,如今的小僧也沒有辦法以陳國佛寺的僧人身份參與會武了?!?
聞潮生聽在耳中,眸光幽幽而爍,猜到了法慧口中那件「極為嚴重的事」肯定就是指的風城消失的那四十萬人。
可以肯定的是,齊國絕對不會對此熟視無睹,但聞潮生仍不愿意相信自己的猜測。
平山王太聰明,齊王也太聰明,他們做不出那么愚蠢的事。
再往上想,那個層次聞潮生接觸不到,而且念頭一旦觸及那個區(qū)域,聞潮生便有一種說不出的無力感,好像自己又重新回到了苦??h外,成為了那個流民。
他揉了揉自己的頭,想起了法慧所說的最后那句話,問道:
“為何你不能以陳國佛寺的僧人身份參與會武?”
法慧指著自己的頭發(fā)。
聞潮生有些難以置信:
“就因為這個?”
“這不是因為彌勒當年留下的佛法「并蒂蓮」所帶來的后果么?”
法慧糾正了聞潮生,解釋道:
“這是彌勒大佛留下的佛法,但雪山之中,彌勒大佛留下的佛法無數(shù),皆蘊于天地,真正得到的有緣人不多,這門「并蒂蓮」目前該只有小僧習得,并未于世間傳開,自然世人也不知道有門佛法修習之后會長出頭發(fā)?!?
“僧人都是要剃度規(guī)戒的,小僧留著一頭長發(fā)來到了齊國,若是以陳國佛門僧人的身份參與四國會武,日后必會惹來諸般碎語閑言,有損佛門清譽。”
“再者,雖然陳國是金蓮璨生之地,但其實佛門也有許多分支,或是修行的理念不同,或是對于大佛留下的真經(jīng)參悟收獲不同,小僧的師父青燈大師當年因為提出要「大合」的觀念被逐于一座殘廟之中,二十七年來未曾能回去多看一眼,小僧當年因「佛輪」而被看上,納入了「玄幽寺」中,如此才入正統(tǒng),后面與師父療傷后,小僧生出了長發(fā),雖由于「并蒂蓮」乃是出自彌勒大佛之手,小僧未被逐出玄幽寺,但……”
小和尚面容上露出了一抹苦笑,其間諸多復雜糾纏,一時無法言明。
法慧講了那么多,聞潮生卻只聽懂了五個字:排擠與偏見。
他莫名想到了書院,感慨道:
“總覺得好熟悉。”
“如此看來,你陳國佛門與書院還真是有不少共通點。”
“可惜書院爛透了,這么看,陳國的佛門也快爛透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天不應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夜來風雨聲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來風雨聲丶并收藏天不應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