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了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章 興利填海工程有限公司,重生香江,打造世界頂級財閥,咕了噶,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作為銅鑼灣的大金主,利家在銅鑼灣有絕對的話語權。
利氏家族起源于從美國逃回香江的利希慎。
煙草行業(yè)利潤巨大,杜月笙只是在上海開了一家煙草公司,每年的利潤就相當于整個民國政府財政的三分之一。
而香江的利希慎,通過跟港府打好關系,壟斷了香江的煙草行業(yè)。
在港英政府對鴉片進行嚴厲管制之后,利希慎將煙草行業(yè)積攢的巨大利潤投入到房地產(chǎn)、金融和航運等領域。
1924年,斥380萬美金從渣甸洋行買下銅鑼灣的一個山頭,日后成為家族長盛不衰的最重要依托。
鴉片專利生意的盈利豐厚,自然吸引黑白兩道三山五岳人物垂涎,所以一直是非相隨,爭拗不斷。
利希慎于49歲時,在澳門街頭被人刺殺。
利希慎的原配妻子黃蘭芳及時接管家族產(chǎn)業(yè),從海外叫回了大兒子利銘澤。
利銘澤和弟弟利孝和,一個主外,一個主內,將利氏家族繼續(xù)發(fā)揚光大。
今天見面的地方是利希慎建造的利舞臺劇院。
年近七十的利孝和看起來依舊硬朗,穿著舒適的西裝靠坐在最前排的椅背上,欣賞著上面的話劇。
在保鏢的帶領下,張卿來到了利孝和身邊。
張卿對著利孝和行了個禮:“利老爺子,您好?!?
利孝和點了點頭,同樣禮貌的回應道:
“張總?!?
隨后擺了擺手示意張卿坐下來。
坐下后,利孝和開門見山的說到:
“聽沈弼和伍宜孫說,你要跟我們合作共同營建小區(qū)?”
張卿點了點頭,轉身從秘書手里將計劃書遞給了利孝和。
“這是港府的填海工程招標計劃,尖沙咀預計填海面積一百萬方尺,歸還70萬方尺后,還有30萬方尺的面積能夠用來新蓋物業(yè)?!?
利孝和詳細的翻看著計劃書。
張卿沒有再說話。
舞臺上的演員依舊在賣力的叫唱著,但是諾大的劇院卻只有利孝和一個聽眾。
張卿仔細看了看,這才發(fā)現(xiàn)周圍還站了許多保鏢。
安保措施倒是做的很到位嘛。
利孝和看完計劃書,隨后放在了膝蓋上,笑了笑說道:
“張總的計劃書很詳細,我看營建難度也不大,以如今的興華集團完全有能力自己吃下這塊地皮,為什么要將一半的利潤讓給我呢?”
張卿笑了笑說道:“興華集團雖然最近拿下了很多項目,但都是通過錢砸出來的,并沒有多大的可取之處,而填海工程這么大的項目,以興華集團的資歷,恐怕還夠不到招標的程度,所以需要一個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來共同開發(fā),拿下這個填海工程。”
利希慎哈哈大笑,張卿的坦率很合他的胃口。
他心里清楚,興華集團想要跟自己合作,絕對是看上了利家在香江的地位。
如果張卿上來拐彎抹角不說實話,利孝和會毫不猶豫的送客。
利孝和過于保守的投資性格,讓他錯過了香江股市的第一次大牛市,錯過了那個地產(chǎn)紅利期。
股災到來后,利孝和才后知后覺。
最近他一直想要在房地產(chǎn)方面有所突破,但是奈何市場太過于死氣,找不到什么好的時機進場。
興華集團的上門自薦,給了利孝和最好的進場機會。
利孝和當場便同意了興華集團的合作計劃。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重生香江,打造世界頂級財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咕了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咕了噶并收藏重生香江,打造世界頂級財閥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