斛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六章 涅盤重生,古來山,斛宴,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切終成定局,新帝即位,大赦天下。
不論真假到底如何,史書的記載只是寥寥數(shù)語。
太子失德,治水不力,勾結(jié)官員私吞銀餉,致使吳州民怨沸騰,動亂頻發(fā)。先帝廢其儲君之位,其心懷怨恨,毒害先帝,意欲謀逆。
兗王寬厚仁慈,有治國之才能,且愛民如子,深得天下民心。先帝駕崩時,宮中動亂不堪,廢太子欲趁機(jī)稱帝,兗王帶兵入宮,平定東宮之亂。廢太子失勢,自焚于東宮,貴妃張氏悲痛欲絕,自縊于寢宮,隨先帝而去。朝臣懇請兗王繼位,兗王數(shù)次推辭,終登帝位。其勵精圖治,體恤官員,使百姓安居,終成一代盛世。
既是趙光睿亡于東宮大火,那與慧心交談的老者又為何自稱是他?
便如與史書上的形容背道而馳的真實兗王那般,自焚而亡的自然不是趙光睿,而是一位死于亂軍之中,與其身形相仿的宮人。而那塊玉佩,亦是掩人耳目而為,既是亡于趙光昊的眼前,更是亡于天下人眼中,再無痕跡。
于天下人眼中,趙光睿的死著實大快人心,而趙光昊繼位又是多么順應(yīng)民意。
然他們不得而知的是,這被他們視為陰狠毒辣之人的廢太子,卻最是良善溫和,最是仁慈。更不曉得那兗王是如何從中謀害陷害于他,又如何步步為營,暗中招兵買馬、招攬門客、籠絡(luò)朝臣,最終謀害天子,登上帝位。如此心思縝密、計劃周全,為目的而不擇手段,薄情冷性,實在令人膽寒。
可即便如此,他偏偏成了百姓眼中的圣明君主,強國富民。這當(dāng)真令人感慨萬分,亦是印證了趙光睿曾經(jīng)之言,他比自己更適合那帝王之位,更具手段,更能震懾朝臣,亦更懂制衡。
雖薄情,且缺乏仁慈,卻也沒有多余的心軟,更容易做對的事。
而后來趙光睿游歷天下時,亦不免贊嘆趙光昊治國有道,盡管對于先帝之死始終無法介懷,卻由衷感謝他為百姓帶來這般盛世。
又說回那日宮變,其實趙光睿的確想一死了之??烧?dāng)他推倒?fàn)T火,待那燭火逐漸燃起,欲懸梁之時,卻看到了汪宏。汪宏沖進(jìn)火勢還不算大的寢殿,不顧他的掙扎,將其敲暈救出了東宮。待他醒時,卻已然身處雜草叢生的荒殿之中。
“為何……要救我?”他虛弱不堪,眼神空洞麻木。
“您不該死。”
像您這般好的人,不該死,更不該死于這里。汪宏心中暗暗回答,卻始終不曾說出口。
“可我似乎覺得沒有活下去的意義了?!壁w光睿苦笑著,滿是蒼涼。
汪宏并未接話,他只是胸悶,覺得這一切都令他憋悶,更是憐惜眼前這狼狽的、絕望的,卻始終儒雅溫潤的太子殿下。
“殿下,臣帶您離開這里?!彼凵駡远?,有些令人心安。
“離開這里……能去哪兒?”趙光睿有些茫然。
“四海之大,殿下愿去哪里都可以?!?
“可我已經(jīng)死了?!?
“死的是太子殿下,不是您。您今后可以是任何人,亦可去任何地方。”
“我可以……是任何人么?”
趙光睿的眼底突然多了一絲難以察覺的神采,汪宏的話顯然令他有了些許期待。
“是的,殿下。”汪宏的眼底浮現(xiàn)出一抹喜色,“您可還記得您的志向?太子殿下已自焚于東宮,您可自由選擇您今后的人生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古來山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斛宴的小說進(jìn)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斛宴并收藏古來山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