斛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三十八章 兗州旱情,古來山,斛宴,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師傅瞧著年輕且頗有氣度,想來是于名寺修行的,此前難不成未曾知曉兗州旱情,而今怎會來此災(zāi)處?”
“此前確實在山中修行,然于數(shù)月前便已下山游歷,故而行蹤倒也沒什么既定之地。而今來此,倒也并非老伯所想的那樣,反倒是偶然聽聞了兗州大旱的消息,這才想親自過來瞧瞧。天災(zāi)難防,想來今后百姓還要渡過不少難關(guān)。
貧僧身無長處,卻也稍通些岐黃之術(shù),總歸能盡幾分薄力……”
聽聞此言,那農(nóng)夫面露了然,難免又產(chǎn)生幾分敬佩之意,心中更是感激:“不知師傅可有落腳之處?若不嫌棄的話……家中雖是簡陋,卻也有房間讓師傅住些時日,也好報答今日的恩情。”
“這……能有個遮風擋雨之處便已是上好,貧僧又哪里會嫌棄?”慧心仍有幾分猶疑,“只是……不知施主家中人可否方便?”
“不妨事!”那老伯擺了擺手,爽快道,“家中子女都在外鄉(xiāng),唯有我和老婆子及兩個孫輩在,自是方便的!”
“如此也好。只是貧僧斷然不能白住,這銀子您收下,也只當是貧僧的一點心意?!闭f著,慧心將一塊碎銀子塞入了老伯的手中。
“不不不……這錢我不能收!”那老伯撤開手,忙往后退去。
然他若是不收下銀子,慧心到底無法坦然去他家中暫住,便又再三堅持。那老伯見推辭不了,便也只能收下。
隨后,慧心便跟著老伯回到了村中,其老伴瞧見他帶了個年輕僧人回家,面色亦有些訝然。然經(jīng)過老伯的解釋,說了慧心救他之事,那老嫗亦是行著佛禮念了幾聲阿彌陀佛,連連感激,后便趕忙去收拾了屋子,讓慧心且安心住下。
慧心立在屋檐下,只往院外望去,村中各處草木多是干萎之狀,若放在往年,想來是一片綠意盎然才是。
收回目光,眼神不自覺落在身側(cè)的那個石缸中。缸底仍可見水草的痕跡,只是原應(yīng)存在的水已然消散無際,僅有緊貼在缸底的干涸水草,能使人想象出曾經(jīng)的生機。
似乎唯有嘆息,才能表達此刻心中的復雜。
而慧心在老伯家中落腳后,很快也在村中流傳開來。他們一聽說村中來了個懂醫(yī)術(shù)的年輕和尚,又不收診金,便一個個懷著半信半疑的態(tài)度慕名而來。自然倒也并非真就兩手空空,今日拿幾個饅頭,明日帶些豆子,且不論效果如何,禮數(shù)卻也不能丟。
兗地終歸留存著往年的底子。
而今雖旱了半年,作物難收,飲水困難些,卻也不至于眼下就渴死、餓死??山駳q雖有往年的余糧能安然度過,來年卻難以言說了。
因附近河流幾近干涸,村中僅剩一口深井能打些水來。往常系在桶上的繩子早已不夠,而今足足延長了兩倍之多,這才將將打到水。
饒是打出來的水已有些渾濁,卻是無比珍貴。
為村民看病之余,慧心亦常去附近的各村行醫(yī)。而這些村子的境況,皆與他所在的村子別無二致。
些許村子,見老天始終滴雨未下,已然請了巫師設(shè)壇作法,祭起了龍王爺。
而這,已然是無奈之舉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古來山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斛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斛宴并收藏古來山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