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六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章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大唐好賢王,君子六藝,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用過午膳的李寬,今日卻沒能和弟妹一道回偏殿午睡休憩,而是被長孫叫到了一邊。</p>
“寬兒,”長孫先是伸手替兒子理了理他那有些散亂的衣襟,然后語氣溫婉道:“待會你帶著食盒去給你父皇還有你舅舅送飯,如何?”</p>
“???”李寬聽聞母親的安排,有些悶悶不樂地抬頭看了長孫一眼,然后不情不愿道:“哦……”</p>
“娘親也是為你好……”有意縫補李二與李寬父子關系的長孫長嘆一口氣,私下里,她對這個自覺虧欠許多的兒子,從不以“母后”二字自稱。</p>
就像李寬從來不肯管李二叫“父皇”一樣,雖說這孩子始終不曾對自己這個做母親的有過什么怨言,但長孫知道,那是這孩子孝順,不愿讓自己傷心。</p>
只是,站在長孫的角度,她總覺得兒子性格如此乖張,將來未必是件好事,可眼下確也不能操之過急。</p>
畢竟當初這孩子初來長安,鬧出那么大的事情,已經(jīng)讓李二和長孫心驚不已了,用李二的話來說,就是“這孩子心里住著一頭猛獸。”</p>
所以,長孫對待李寬,永遠都是溫聲細語,好言相勸,好在李寬倒也受教,鮮少違背她的意思。</p>
“先說好啊,”李寬拒絕了宮人的幫助,自己上前提起了桌上的兩份食盒,接著他轉(zhuǎn)而看向微笑的長孫:“我是看在娘親你的面子上,才肯跑這一趟的,才不是懼怕那昏君……”</p>
“寬兒……”長孫嘴角微微勾起,有些嗔怪地看著李寬道:“慎言!”</p>
“哈……習慣了……習慣了……”李寬尷尬的笑了笑,打了聲招呼:“娘,那我先過去了?!闭f完,他也不等長孫開口,便轉(zhuǎn)身出了殿門,朝太極宮的方向去了。</p>
-</p>
太極宮,李二今日的心情有些不大好。</p>
貞觀二年的這個夏天,關中蝗災比以往來的更快一些。</p>
而且規(guī)模,遠超以往。</p>
至于原因?</p>
大概是因為去年冬天,是個暖冬,整個關中都不曾下過一場雪。</p>
知兵事,也知農(nóng)事的李二,其實早就對此心中有數(shù),甚至為此他還提前做了一些準備,囤積了不少糧食,用以到時賑災。</p>
但是……李二顯然低估了老天爺對他這位千古一帝降下考驗的決心。</p>
貞觀元年,也就是某位天策上將經(jīng)玄武門一役,坐上了皇帝寶座的三個月后,時值深秋,正是豐收的季節(jié),一場罕見的霜災席卷了大唐帝國的北部,整個唐朝的幾個糧食主要產(chǎn)區(qū)都遭到了重創(chuàng),大面積饑荒席卷而來。</p>
這還不算完,連同眼下這場幾乎可以遇見的大規(guī)?;葹?,除了注定會再度造成千里餓殍的慘劇以外,那些相信“天命說”的朝廷官員和百姓們,大抵也會將上天降下這一場場災禍的原因,歸咎到得位不正的李二頭上。</p>
沒辦法,皇帝嘛,天子啊!既然是老天的兒子,那么這個兒子當初冒天下之大不韙,坐上了這個位置,使得老天爺震怒,所以才會降下災殃,作為對你這個弒兄篡位的皇帝的懲戒!</p>
這個觀點,在這個封建時代,誰能反駁?</p>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當初董仲舒那套“皇權天授”的政治思想,此時正試圖創(chuàng)死作為封建統(tǒng)治階級頂點的李二,而李二也在這一刻,終于感受到了什么是有苦難言。</p>
“陛下……”太極殿內(nèi),被李二叫來議事的心腹里,除了長孫無忌和房玄齡、杜如晦二人,還有一個是主動前來請求為李二分憂的武將,牛秀。</p>
眼下開口說話的,便是他。</p>
“牛卿……”坐在上首的李二,看著眼前這位長相粗獷,面黑虬髯的武將,他深知對方今日來此,不為私心,他只想為那些將來可能會餓死的萬千生民討一條活路。</p>
牛秀,字進達,早年本是王世允的一名部下,此人生性果敢,善于決斷,當初瓦崗軍失敗,他和程咬金、秦瓊等人便降了王世充,為其效力。</p>
但在那之后不久,看出王世允善于猜忌且極善耍詐的牛進達,于是便又聯(lián)合好友程咬金、秦瓊,在九曲之戰(zhàn)時,一起投奔了唐軍,之后三人便一起留在了秦王府,成為了李世民手下的將領。</p>
再然后,便是天下皆知的從龍之功,讓這位猛張飛一樣的人物,成了左吾衛(wèi)的大將軍。</p>
雖說牛秀牛進達時常因為露出一臉兇相,而被旁人調(diào)侃為最丑將軍。但是他本性善良而且為人處事公正,即使在他被封為將軍后,牛進達依然保持著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為人也相當?shù)驼{(diào),甚至一點也不符合大將軍的氣場。</p>
在家中,除了自己的妻子和一個斷了腿的兒子,只有一個老婦人幫助他們處理家事。</p>
這是一位真正意義上的良臣,更是一位清官。</p>
之所以如此,蓋因他那凄慘的童年。</p>
原本是詩書傳家的牛家,因為隋煬帝楊廣三征高麗,動用了大量的國力,使得百姓們也整天忍饑挨餓,食不果腹。而牛進達的父親作為一方縣令,為官卻極為清廉,為此,即便是原本的家境小康,在動亂的年代,也時常會有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情況發(fā)生。</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唐好賢王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君子六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君子六藝并收藏大唐好賢王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