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3章 生機蓬勃,歸義非唐,北城二千,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生機蓬勃
“吁……”</p>
三月末,在大唐著手河西的時候,勒馬聲在狄道城內(nèi)響起。</p>
楊知溫、封邦彥二人先后下馬,其身后的百余名山南精騎也紛紛下馬。</p>
高進達、崔恕、曹茂三人急匆匆從都護府內(nèi)走出,隔著老遠便作揖。</p>
“楊參軍、封縣令!”</p>
“哈哈,見過諸位……”</p>
面對如此熱鬧的歡迎,楊知溫與封邦彥連忙作揖回禮,隨后好奇詢問:</p>
“不知節(jié)帥與張刺史去往何處了?”</p>
聞言,高進達解釋道:“節(jié)帥近日都在城東的大學理政,便是我們,也幾日未曾見到他了?!?lt;/p>
“張刺史與李別駕前往了長樂縣,故此沒有碰到?”</p>
“李別駕?”楊知溫好奇道:“不是斛斯別駕嗎?”</p>
“斛斯別駕已經(jīng)調(diào)往松州擔任刺史了,如今的別駕,兩位興許認識,便是滎陽李義山?!?lt;/p>
高進達解釋著,二人這才恍然大悟,隨后道:“他的詩集,某也曾看過,聽聞他在梓州擔任參軍,不曾想竟然來了隴右。”</p>
“進府談吧。”高進達側(cè)身請二人入府,同時看向曹茂:</p>
“曹郎君,你去請節(jié)帥過來吧?!?lt;/p>
“好!”曹茂應下,隨后便往大學走去。</p>
與此同時,高進達等人也走入了都護府中。</p>
半刻鐘后,曹茂來到大學門外,對戍守的兵卒作揖道:“勞煩請節(jié)帥出府,山南西道的楊參軍與封縣令來了。”</p>
“勞曹錄事稍等……”</p>
沒有劉繼隆的軍令,外人是不得進入大學的。</p>
劉繼隆在里面做什么,也只有少數(shù)人知道。</p>
曹茂在門口等了許久,一刻鐘后才見到了身穿絹袍的劉繼隆。</p>
“節(jié)帥!”</p>
望著劉繼隆走出大門,曹茂好奇向里看去,劉繼隆卻笑道:</p>
“等你忙完了手頭的事情,我就讓你也進這里面學習。”</p>
“是!”曹茂臉上露出笑容,而劉繼隆也帶著他返回都護府。</p>
他們返回都護府時,楊知溫與高進達他們已經(jīng)聊了許久。</p>
見到劉繼隆出現(xiàn),眾人紛紛起身作揖,而劉繼隆也作揖道:“某耽擱了些事情,讓阿兄和楊參軍久等了。”</p>
“沒有沒有……”</p>
楊知溫連忙搖頭,封邦彥則是笑著作揖道:“某承阿翁的令,前來看看七娘子。”</p>
“好!”劉繼隆應下,轉(zhuǎn)頭看向曹茂:“你帶阿兄去二堂,請七娘子去二堂見見阿兄。”</p>
“是!”曹茂應下,接著便帶封邦彥前往了二堂,同時派人去請內(nèi)堂的封徽。</p>
待他們走后,劉繼隆也入座主位,楊知溫及高進達等人先后坐回位置上。</p>
“楊參軍這次來,想來是給我?guī)砹撕孟???lt;/p>
劉繼隆開門見山,楊知溫也早就熟悉他了,因此輕笑道:“果然瞞不過節(jié)帥?!?lt;/p>
“眼下利州有七千余口馬等待進入隴右,興州也有三千余口馬同理。”</p>
“節(jié)帥上次所付黃金,大多都打點光了?!?lt;/p>
楊知溫又給劉繼隆帶來了上萬人口,不過壞消息是之前所付的黃金已經(jīng)花光。</p>
對此,劉繼隆倒是并不擔憂,而是詢問道:“不知道內(nèi)饑民,還有幾何?”</p>
“這個嘛……”楊知溫沒有立即回答,而是沉吟片刻后才作答:</p>
“道內(nèi)饑民數(shù)量難以統(tǒng)計,光三川之地便有數(shù)萬口,如今招撫大半?!?lt;/p>
“此外各州亦有饑荒落草者,各州衙門都在招撫,希望他們前來隴右謀生?!?lt;/p>
楊知溫沒有回復具體數(shù)量,但給劉繼隆營造了一種還有許多的感覺。</p>
劉繼隆很清楚,如果山南西道有足夠的饑民,封敖與楊知溫及山南西道的官員,都會為了自己所出的錢帛而想辦法遷徙饑民。</p>
即便沒有饑民,他們也會創(chuàng)造饑民。</p>
因此只要他能出得起錢,饑民就是可再生資源。</p>
“高長史,把州庫中的黃金調(diào)來吧?!?lt;/p>
劉繼隆吩咐高進達,高進達聞言頷首,隨后派人去調(diào)黃金去了。</p>
這些黃金,本來是劉繼隆為了日后賄賂朝中官員或宦官而留下的。</p>
現(xiàn)在看來,只能先用作口馬貿(mào)易,等日后隴右強大了,再想辦法弄些黃金來也不遲。</p>
眼見劉繼隆還有足夠的錢財,楊知溫臉上的笑容也更為豐富了。</p>
不多時,十余名甲兵挑著箱子前來,數(shù)量比上次還多,足有九口箱子。</p>
跟隨而來的直白遞出一張條子,高進達看后對楊知溫說道:</p>
“楊參軍,此處有黃金一萬八千兩?!?lt;/p>
“好說好說……”楊知溫笑著點頭,隨后對劉繼隆作揖道:</p>
“請節(jié)帥命人將黃金押往寅賓館,某明日出發(fā)時帶回興元府便可?!?lt;/p>
“好!”劉繼隆應下,高進達當即命人把這九口箱子搬往寅賓館。</p>
以他們此前的協(xié)議,這批價值近十五萬貫的黃金,足夠買回兩萬多人。</p>
隴右的百姓數(shù)量,也將在這次交易過后突破二十萬,這還是不包括軍隊官吏的情況下。</p>
幾人寒暄幾句,楊知溫也趁機說了淮南的事情。</p>
“聽聞淮南道大饑,遭災百姓數(shù)十萬計,而各道拒絕招撫,饑民無奈,只能落草為寇?!?lt;/p>
“依某之見,這數(shù)十萬落草的饑民,遲早有一天會成為朝廷的大患……”</p>
楊知溫實事求是的說著,高進達與崔恕二人咋舌道:</p>
“數(shù)十萬口饑民?”</p>
“不知山南西道可否將其招撫?”</p>
數(shù)十萬饑民若是進入隴右,以隴右的資源,頂多過幾年苦日子,就能憑借這數(shù)十萬饑民發(fā)展起來。</p>
“這自然是不能的?!睏钪獪負u頭道:</p>
“且西道沒有這么多錢糧招撫,單說東道也不會同意借道招撫?!?lt;/p>
楊知溫沒有說透,但眾人都明白。</p>
萬一西道把人接到一半,然后說錢糧不足,那這群進入東道的饑民便需要東道解決。</p>
此事做好了,東道沒有功勞,但如果做不好,東道則是需要為西道的行為買單,東道官員自然不會同意借道。</p>
眾人除了惋惜外,也沒有什么好的辦法。</p>
劉繼隆倒是想要派人去招撫,然后當做口馬買回隴西,但這路途太遠,他連西道手中的劍南道和山南西道的饑民都沒吃干凈,手伸太長只會讓朝廷警惕。</p>
更何況這數(shù)十萬淮南饑民,也將在日后成為壓倒大唐的最后一根稻草。</p>
如果劉繼隆沒有記錯的話,不論是龐勛起義,還是后來的王仙芝、黃巢起義,基本都有淮南饑民的身影。</p>
可以說,大唐往后幾十年的農(nóng)民起義基礎,都是在大中年間埋下的。</p>
若是李忱能好好招撫這些饑民,王黃起義也不至于影響那么大。</p>
可惜,李忱沒能解決好這群人,而他的子孫也將為他擦幾十年的屁股。</p>
這般想著,劉繼隆與楊知溫寒暄許久,最后才派人送他去了寅賓館休息。</p>
在他走后不久,高進達便作揖道:</p>
“節(jié)帥,庫中僅存七百多兩黃金,三萬多兩白銀和六萬余貫錢了?!?lt;/p>
“按照此前的情況來看,這十五萬貫的黃金,頂多半年就會被消耗干凈,到時候……”</p>
高進達表露遲疑,崔恕則是安撫道:“牙商們每年能為都護府帶來至少六萬貫的收益?!?lt;/p>
“更何況陳瑛北上三個多月,最遲夏收前就能回來?!?lt;/p>
“這次雖然沒有那么多絹帛,但其中的織錦和麻布卻不少,也能賣出十幾萬貫?!?lt;/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歸義非唐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北城二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城二千并收藏歸義非唐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