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5章 邦彥反復,歸義非唐,北城二千,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今他得以擢升為上府別將,再稱呼自己為押衙,也名正言順了些。</p>
這般想著,曹茂也笑道:“節(jié)帥,您府中還有三個美嬌娘呢?!?lt;/p>
“去!”劉繼隆不耐煩擺手,可隨后又試探問道:“三個女子長得如何?”</p>
二十二年不知肉味,劉繼隆自然是饞的。</p>
只是這五年來朝不保夕,好不容易在隴西安定下來,卻沒有合眼緣的女子。</p>
如今陳瑛為他尋了三個侍妾,他雖然一開始有些不高興陳瑛公器私用,但現(xiàn)在想想,陳瑛做的也沒有什么問題。</p>
“聽聞都是陳瑛、楊信二人在靈州東市口馬行中挑選的女子,模樣身段俱佳?!?lt;/p>
“口馬行?”劉繼隆聞言皺眉:“花了不少錢吧?”</p>
“聽說是七百多貫?!辈苊瘜擂涡α诵?。</p>
聞言,劉繼隆果斷道:“這七百多貫,你從府中支取交給庫中,莫要公錢私用。”</p>
上行下效這個道理劉繼隆還是明白的,他如果開了這個口子,其他人就會有樣學樣。</p>
“是……”</p>
曹茂眼見劉繼隆這般嚴肅,當即無奈作揖。</p>
劉繼隆每年的俸祿是四百石,此外還有一千畝職田租給了狄道的軍屬耕種,每年能到手的糧食也在五百石左右。</p>
朝廷雖說給了劉繼隆一千戶食邑,但食邑卻要渭州隴西縣自己出,每年撥給劉繼隆的糧食在三百石左右。</p>
這前后加起來,差不多也就是一千二百石,按照隴西的糧價折錢也就是七百貫。</p>
可以說,劉繼隆今年的俸祿還沒領,便都折在這三個女人身上了。</p>
想到這里,劉繼隆不免咋舌。</p>
果然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有了女人就存不住錢。</p>
好在他這幾年俸祿攢下不少,即便拿出七百貫,府內也還有不少錢糧。</p>
這般想著,劉繼隆不免有些著急,想著解決完隴南四州的事情就返回狄道去,看看自己花了七百貫弄回的三個小娘子長什么樣。</p>
只是楊知溫那邊遲遲沒有消息,他也只好等著。</p>
這么想著,劉繼隆也突然想到了軍中將士獨身的事情。</p>
“對了曹茂,你給高長史寫信,看看陳瑛帶回的那群人中,有沒有孤身的女子?!?lt;/p>
“若是有的話,倒是可以為那些從河西跟著我們前來的孤身弟兄們說說媒?!?lt;/p>
“是!”曹茂笑著應下,隨后繼續(xù)手寫書信。</p>
不多時,他帶著書信走出了書房,結果他剛剛走出衙門,便見到了門口的王思奉、楊知溫等人。</p>
“曹郎君……”</p>
見到曹茂,楊知溫連忙行禮,因為他知道曹茂是劉繼隆親近之人。</p>
曹茂見到楊知溫連行禮道:“不曾想楊參軍來了,待我派人送信,稍微便為楊參軍傳訊?!?lt;/p>
“多謝曹郎君?!睏钪獪刂挥X得曹茂年輕好說話,若是換做拜訪其它節(jié)帥,那些節(jié)帥面前的小鬼,少說得向他索要幾貫錢。</p>
在他注視下,曹茂對著幾名輕騎交代幾句,遞給了他們好幾封信。</p>
楊知溫見狀還以為隴西出了大事,不由打探道:“隴西可是有了急事,可需要某幫忙?”</p>
“哈哈,是大事,不過不需要楊參軍幫忙?!?lt;/p>
曹茂喜笑顏開,對著旁邊的王思奉道:“節(jié)帥終于找女人了!”</p>
“果真?!”王思奉眼前一亮,不由詢問:“幾個?”</p>
“三個!”曹茂驕傲豎起三根指頭,補充道:</p>
“都是陳押衙去靈州口馬行里贖回的女子,聽聞樣貌身段俱佳!”</p>
“那就好!”王思奉笑呵呵點頭。</p>
在這個時代,侍妾身份地位不高,許多人甚至將其視為物品送出,二人如此談論倒也不奇怪。</p>
只是站在一旁的楊知溫臉色尷尬,回頭看去,卻見封邦彥臉色鐵青。</p>
“對了楊參軍,我現(xiàn)在就去內堂為你通稟,勞煩您在正堂等待?!?lt;/p>
“勞煩曹郎君了……”</p>
曹茂不知所以,還沉浸在自家節(jié)帥納妾的喜事上,渾然不顧楊知溫臉色尷尬。</p>
片刻后,他與王思奉將楊知溫、封邦彥帶往了正堂入座。</p>
王思奉政務繁忙,寒暄幾句便離去了,而曹茂也前往了內堂尋找劉繼隆。</p>
眼見沒了外人,封邦彥這才壓低聲音道:“一口氣納妾三人,這就是德之兄你說的不近女色?”</p>
“咳咳……”楊知溫也十分尷尬,整理心情后這才解釋道:</p>
“美成你剛才也聽到了,那劉繼隆確實不近女色,所以這才納妾三人?!?lt;/p>
“你好好想想,你我二人如他這般年紀時,內院恐怕早已妻妾成群了。”</p>
“以他此等身份,如今不過新納三妾,著實不易。”</p>
楊知溫這般說后,封邦彥只能壓住脾氣,但心想自己是不會將自家小七娘子嫁與劉繼隆了。</p>
在他這般想著的時候,腳步聲從長廊傳來,不多時劉繼隆走出正堂側門,隔著幾步便與楊知溫作揖。</p>
“楊參軍來了,不知事情談的如何?”</p>
“節(jié)帥,事情已經(jīng)談妥了,今日便是來敲定的?!?lt;/p>
楊知溫連忙起身,隨后看向封邦彥。</p>
此時封邦彥根本沒注意到楊知溫的眼神示意,他目光都在劉繼隆身上。</p>
此前他以為楊知溫是為了說服自家阿翁,才夸大其詞的贊美劉繼隆,可當他親眼所見劉繼隆時,這才發(fā)現(xiàn)楊知溫還是贊美的太少了。</p>
“美成?”楊知溫低聲喚醒封邦彥,封邦彥連忙起身作揖道:</p>
“山南西道南鄭縣令封邦彥,字美成,在此見過劉節(jié)帥?!?lt;/p>
“封縣令”劉繼隆作揖回禮,隨后詢問道:“不知封縣令與封尚書之間……”</p>
“乃是某家阿翁。”封邦彥連忙解釋,而楊知溫也幫襯解釋道:</p>
“美成乃封尚書嫡孫,此次尚書派美成前來,也是給足了誠意,想早早與節(jié)帥定下口馬貿易之事。”</p>
劉繼隆倒是沒有多想,他現(xiàn)在滿腦子都是想著敲定口馬貿易,充實隴西人口的事情。</p>
“二位請坐?!?lt;/p>
劉繼隆示意二人入座,隨后自己走到主位坐下。</p>
曹茂為三人泡茶,并將茶杯端到各人身旁的茶幾上放好。</p>
“不知楊參軍與封縣令可曾用過午膳,若是沒有,不如嘗嘗我手下庖廚的手藝?”</p>
“這……”</p>
“這自然最好,勞煩節(jié)帥安排了!”</p>
劉繼隆不過隨口一問,楊知溫來不及拒絕,便見封邦彥答應下來。</p>
楊知溫回頭看向封邦彥,卻見他哪里還有之前的嫌棄之色,滿臉的熱切。</p>
瞧他這副模樣,楊知溫便知道事情成了大半。</p>
“既然如此,曹茂你便去讓庖廚準備午膳吧?!?lt;/p>
劉繼隆吩咐曹茂,曹茂頷首應下,轉身吩咐去了。</p>
眼見曹茂離去,封邦彥不等楊知溫詢問,便主動詢問道:“不知劉節(jié)帥可曾婚娶?”</p>
“這倒是不曾?!眲⒗^隆如實回答,只當是等待午膳前的寒暄。</p>
楊知溫反應過來后,也連忙說道:“節(jié)帥雖英雄少年,但如今也二十有二,理應成家才是?!?lt;/p>
“若是節(jié)帥不棄,某愿為節(jié)帥說媒,不知節(jié)帥意下如何。”</p>
他話音落下,不等劉繼隆反應過來,那封邦彥也接過話茬道:</p>
“某家小七娘子年紀雙八,容貌雖較節(jié)帥略差些,但勝在知書達理,若是節(jié)帥不棄,某愿與節(jié)帥親上加親,不知節(jié)帥意下如何?”</p>
二人聲情并茂,此時哪怕劉繼隆再遲鈍也反應過來了。</p>
“壞了,沖我來的!”</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歸義非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北城二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城二千并收藏歸義非唐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