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8章 收復四州,歸義非唐,北城二千,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末將領(lǐng)命!”</p>
劉繼隆吩咐一聲,隨后便示意大軍扎營。</p>
與此同時,河流北岸的和政縣城內(nèi)卻擠滿了身影,每個人都尋找著可以蜷縮躺下的地方。</p>
馬道上,上千甲兵點著篝火,時不時向南岸張望,生怕隴西軍趁夜渡河,強攻和政縣。</p>
黑夜里,隴西軍的營壘內(nèi)火光閃爍,六十臺投石機的陣地被構(gòu)筑好,距離和政縣二百步開外。</p>
與此同時,營壘內(nèi)的許多民夫正在搭建浮橋,準備明日吹好羊皮囊就能渡河到西岸。</p>
牙帳內(nèi),劉繼隆召尚鐸羅前來,直接說道:</p>
“據(jù)守和政是死路一條,我們不用強攻,明日派投石機在南岸攻打城墻便足夠?!?lt;/p>
“投石機不要前移,此城不大,若是前移,極易傷到城中百姓。”</p>
“只需要將城墻砸垮,隨后圍困他們便可。”</p>
“此外,明日洮水的浮橋搭建好后,你遣二百精騎馳往臨渭二州,命張昶他們調(diào)兵一千前來包圍和政?!?lt;/p>
劉繼隆三言兩語間便定下了攻打和政的策略,圍城為上,攻城為下。</p>
反正他們背靠溢樂和洮水西岸的數(shù)萬畝耕地,沒有理由著急攻城。</p>
“末將領(lǐng)命!”尚鐸羅作揖應下,隨后才道:</p>
“節(jié)帥,眼下和政也是我們的囊中之物?!?lt;/p>
“如此一來,我們便坐擁八州之地了?!?lt;/p>
“我軍俘獲甲胄三千余套,這些甲胄是否要運往各城,編練新軍?”</p>
尚鐸羅詢問劉繼隆,劉繼隆聞言頷首:</p>
“武州、宕州人口太少,兩州組建一鎮(zhèn)便可,設(shè)岷州鎮(zhèn)、成州鎮(zhèn)和武州鎮(zhèn),每軍轄三軍九團。”</p>
“以各鎮(zhèn)留駐兵馬為主干,在當?shù)卣心夹伦溲a入軍中?!?lt;/p>
吩咐過后,劉繼隆便讓尚鐸羅下去休息去了。</p>
翌日正午,民夫搭建洮河浮橋,二百精騎渡河前往西岸,隨后沿著官道向北兵分兩路,一路前往渭州,一路前往臨州。</p>
同時,劉繼隆還派人每日朝和政城樓射箭招降,開出了上騎都尉散勛的條件。</p>
不過對于這些條件,城內(nèi)的番兵置之不理。</p>
對此,劉繼隆也不著急,只是命投石車投射沉重的河石,盡量將投石的落點控制在城墻上。</p>
三日后,劉繼隆接到了武州的好消息。</p>
“節(jié)帥,武州三縣在三日前便已經(jīng)收復,李刺史派標下前來詢問,是否需要調(diào)兵進攻岷州?!?lt;/p>
牙帳內(nèi),從武州出發(fā)而來的精騎作揖詢問劉繼隆,劉繼隆頷首道:</p>
“不必,你讓他好生守好武州,此外我已將武州、宕州編為一鎮(zhèn),所鎮(zhèn)三軍九團,你回去后傳我軍令,著他招募新卒,登籍造冊,丈量田畝?!?lt;/p>
“標下領(lǐng)命!”精騎應下,而后緩緩退出牙帳。</p>
待他走后,帳內(nèi)的尚鐸羅才開口道:“刺史,竇敬崇那邊是否要撤走了?”</p>
“讓他率兵前往宕州,協(xié)助斛斯光治理宕州?!?lt;/p>
“是……”</p>
二人一應一答間,外面突然喧囂了起來。</p>
“怎么了?”</p>
劉繼隆好奇詢問,牙帳外的甲兵朝內(nèi)作揖道:“節(jié)帥,下雪了。”</p>
“下雪?”劉繼隆輕笑:“瑞雪兆豐年,總算下雪了!”</p>
隴西多年不曾下雪,如今下雪,似乎預示著所有的苦難即將結(jié)束。</p>
當然,這場雪一下,劍南道和山南道的官軍恐怕就更不會進攻武宕二州了。</p>
朝廷的如意算盤落空,而自己收復四州,不知道這次朝廷又將怎么應付自己。</p>
想到這里,劉繼隆收拾桌面,拿出文房四寶,很快便寫好了一份奏表。</p>
“派一隊精騎將這份奏表送往長安,告訴長安城內(nèi)的那位至尊,隴西軍節(jié)度使劉繼隆收復成武岷宕四州,請表隴右節(jié)度使!”</p>
“是!”尚鐸羅高興接下奏表,并且附和道:</p>
“節(jié)帥收復四州,此次請表必然成功!”</p>
聞言,劉繼隆搖頭道:“朝廷可不會真的授予我隴右節(jié)度使?!?lt;/p>
“不過我也不稀罕這個名頭,我只想看看,他們不授予我隴右節(jié)度使,又會拿出什么錢糧財帛來補償應付我?!?lt;/p>
“是!”聽到朝廷不會擢授隴右節(jié)度使,尚鐸羅有片刻失落。</p>
但是他想了想,這不過也只是一個名頭罷了。</p>
隴西與河西不同,河西是諸多漢人豪強協(xié)助張議潮收復河西,而隴西則是劉繼隆帶著他們這群泥腿子打下失地,壓根不用討好什么豪強。</p>
想清楚后,尚鐸羅便派人將書信送往成州,讓耿明走祁山道將奏表送往長安。</p>
一匹匹快馬從隴西軍的營壘走出,而和政縣內(nèi)的番兵卻還在死守。</p>
三日后,渭州、臨州先后得到調(diào)兵的軍令。</p>
趕在大雪封山前,一千年初新招募的甲兵抵達和政城外,此外還有兩千隨軍民夫和數(shù)千輛挽馬車。</p>
面對倍數(shù)于己的唐軍,和政縣依舊負隅頑抗,而劉繼隆也不著急,只是帶兵圍住這座坐吃山空的城池,等他們用光了柴火,自行投降。</p>
十月三十日,趕在十月的最后一天,隴西的精騎將劉繼隆的奏表送抵長安,南衙北司的高官紛紛被李忱宣召紫宸殿。</p>
“大半個月的時間,山南西道和西川就這樣看著劉繼隆收復四州?”</p>
李忱坐在主位,難得壓不住氣質(zhì)問道:“難不成,朝廷現(xiàn)在連南京(成都)都使喚不動了?”</p>
“陛下!”聽到有彈劾白敏中的好機會,崔鉉立馬作揖道:</p>
“封敖、白敏中二人懈怠軍令,理應懲辦!”</p>
“陛下……”裴休站了出來,為白敏中說話道:</p>
“封敖、白敏中各自上表,言二道兵馬不堪重用,其中西川兵馬甲械不修,騾馬多為空額,請朝廷調(diào)撥錢糧,編練騾軍?!?lt;/p>
唐軍出境作戰(zhàn),最好的代步工具是牛車,其次是挽馬車,最次是騾車。</p>
所謂騾軍,也就是指乘騾車作戰(zhàn)的步卒。</p>
白敏中敢這么說,說明西川兵馬確實不如當年李德裕坐鎮(zhèn)時了,不然也不會連馬軍都湊不出來。</p>
“騾軍……”</p>
李忱只覺得臉上火辣辣的疼。</p>
李炎(武宗)在位時,西川還能拉出馬軍,現(xiàn)在連騾軍都需要編練了?</p>
如果西川兵馬都是這種水平,那日后南詔察覺過來,豈不是要被南詔再次打到成都?</p>
想到這里,李忱看向裴休:“各州錢糧,可曾轉(zhuǎn)運入庫?”</p>
“回稟陛下,約有七成轉(zhuǎn)運入庫?!迸嵝萑鐚嵔淮?lt;/p>
聞言,李忱深吸一口氣道:“這劉繼隆以收復四州之功,防備吐蕃為由,向朝廷再度請表隴右節(jié)度使,諸卿如何看待?”</p>
“陛下,劉繼隆功勞雖足,但年歲不高,不足以任隴右節(jié)度使,然隴右軍節(jié)度使未免過低,倒不如暫授隴右觀察使,檢校兵部侍郎,隴西縣開國公?”</p>
崔鉉接過話茬,將劉繼隆各種虛職都擢升一遍,但就是不授予隴右節(jié)度使。</p>
觀察使和節(jié)度使雖然都是由朝廷派出的地方官員,但在職責和地位上多有不同。</p>
節(jié)度使持有旌節(jié),代表皇帝,有征伐專殺的權(quán)力,地位較為尊崇。</p>
觀察使則沒有旌節(jié),權(quán)力相對較小,因此節(jié)度使通常設(shè)置在防務壓力較大的地區(qū),而觀察使則多設(shè)置在防務壓力較小的地區(qū)。</p>
按理來說,隴西地區(qū)應該設(shè)節(jié)度使,但問題劉繼隆不是朝廷的人,而是地方藩鎮(zhèn)擢升起來的武將。</p>
真授予他隴右節(jié)度使的職位和旌節(jié),那他若是趁機占領(lǐng)秦州該怎么辦?</p>
正因如此,崔鉉的提議得到了眾人的認可,李忱也佯裝大度道:</p>
“既然如此,那便擢授劉繼隆金紫光祿大夫,隴右觀察使,檢校兵部侍郎,隴西縣開國公,食邑一千五百戶。”</p>
“此外,擢賞隴西軍絹帛十二萬疋,以犒三軍?!?lt;/p>
“另撥挽馬三千匹入西川,著白敏中整修兵甲,編練西川兵馬?!?lt;/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歸義非唐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北城二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城二千并收藏歸義非唐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