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3章 紫宸殿上,歸義非唐,北城二千,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別的不提,想要收拾劉繼隆,起碼要出兵兩三萬,而秦州沒有那么多兵馬,就只能從關(guān)中調(diào)動。</p>
若是從關(guān)中調(diào)動,那補給線就拉長了,哪怕從鳳翔前往渭州東邊的隴西,這距離也接近三百里,起碼需要三個民夫才能解決一名甲兵的補給問題。</p>
哪怕只出兵兩萬,也需要調(diào)動六萬民夫才行,更別提隴西的地勢了。</p>
當年薛舉占據(jù)隴西,淺水原一戰(zhàn)大敗官軍(唐軍),光官軍被俘名單,都能在史書上狠狠記好幾筆了。</p>
劉繼隆雖然勢力不如薛舉,但現(xiàn)在的朝廷也并非國初的朝廷。</p>
想要收拾擁甲八千的劉繼隆,起碼得耗費上百萬貫錢糧,而朝廷現(xiàn)在可拿不出那么多錢糧。</p>
因此在偵查劉繼隆兵馬數(shù)量這點上,崔鉉三人難得達成了意見。</p>
“北司那邊也應(yīng)該有奏表上表天聽,此事便由我入宮上表至尊吧?!?lt;/p>
崔鉉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眼見裴休和令狐綯沒有拒絕,他當即便拿上劉繼隆、薛逵的兩份奏表,走出衙門前往了宮中。</p>
半個時辰后,當他抵達紫宸殿外時,他還沒有請人通傳,殿外的禁軍便朝他作揖:</p>
“至尊有諭,崔相若來,可直接入內(nèi)?!?lt;/p>
聞言崔鉉回禮,心想北司的動作還真快,而后脫鞋入殿。</p>
李忱并未在正殿,而是在偏殿等著他。</p>
待他走到偏殿門口,率先看到了坐在主位理政的李忱,以及站在李忱身旁的內(nèi)樞密使王歸長,宣徽南院使王居方,還有神策軍的王宗實。</p>
三人年紀各不相同,但毫無疑問都是北司如今權(quán)力最大的幾人。</p>
他們出現(xiàn)在這里,對于南衙來說并不是什么好事。</p>
“陛下,臣尚書左仆射崔鉉有事啟奏?!?lt;/p>
“賜座……”</p>
李忱頭也不抬的開口,王歸長見狀示意殿內(nèi)宦官為其賜座。</p>
待崔鉉坐下,他便呈上了兩份奏表:“陛下,這是秦州刺史、天雄軍節(jié)度使薛逵,以及河臨渭三州防御使劉繼隆的奏表?!?lt;/p>
宦官接過奏表,呈到了王歸長面前,由王歸長看過后,轉(zhuǎn)身遞給了李忱。</p>
直到此時,李忱才放下手中御筆,臉色平靜的拿起了奏表翻閱。</p>
他先拿起了薛逵的奏表翻閱,雖然面無表情,但四周人能感覺到他心情并不好。</p>
待他放下薛逵奏表,拿起劉繼隆的奏表查看時,四周氣氛更是降到了冰點。</p>
饒是如此,李忱依舊沒有展露脾氣,而是平靜的拿起奏表放在一旁,從另一邊又拿起了一份奏表。</p>
“這是都監(jiān)王宗會的奏表,崔相看看吧……”</p>
李忱示意宦官接過轉(zhuǎn)遞給崔鉉,而崔鉉也在片刻后看到了王宗會的奏表內(nèi)容。</p>
三份奏表內(nèi)容都相差不大,區(qū)別在于魯褥月、藺茹真將等人的傷亡,以及劉繼隆的兵力。</p>
王宗會的奏表中,王宗會篤定劉繼隆有甲兵八千,而當下又俘獲三州吐蕃數(shù)千甲胄,因此實有甲兵近萬。</p>
薛逵的奏表中,薛逵認為劉繼隆甲兵不會超過五千,即便俘獲吐蕃甲胄,也不會超過八千。</p>
倒是在劉繼隆的奏表中,劉繼隆實寫隴西軍有精騎一千五,甲兵兩千,收復(fù)三州間殺賊近萬,甲首三千。</p>
折算下來,劉繼隆麾下隴西軍,當下應(yīng)該有六千五百名甲兵,反倒是三人奏表中最少的。</p>
“陛下,劉繼隆實乃藏拙,臣以為薛逵與王宗會之言皆有其理,但劉繼隆麾下甲兵應(yīng)該不少于八千?!?lt;/p>
崔鉉人精,他自然不會把劉繼隆甲兵往少了說。</p>
如果劉繼隆只有三千多甲兵,那他一個月拿下三州,豈不是打薛逵和王宗會的臉面?</p>
至于劉繼隆具體的兵馬數(shù)量,崔鉉并不在意,反正有薛逵在秦州駐蹕,劉繼隆不可能打過隴山來。</p>
“嗯……”</p>
面對崔鉉的話,李忱應(yīng)了一聲,隨后半響沒有繼續(xù)說話。</p>
只是在王歸長三人看過薛逵、劉繼隆的奏表后,等待三人開口。</p>
三人中,王歸長率先開口道:“陛下,劉繼隆不過收復(fù)三州,竟想獲封隴右節(jié)度使,臣以為其年紀尚小,功不配位?!?lt;/p>
“陛下,臣也以為劉繼隆功不配位,朝廷無須擢賞其官職!”王居方也同樣輕蔑劉繼隆。</p>
相比較二人,掌握兵權(quán)的王宗實反倒沒有那么激進,因為王宗會和高駢已經(jīng)給他寫了手書,因此他自然知道隴西是個什么情況。</p>
“陛下,臣以為劉繼隆雖然年幼,但其麾下甲兵近萬,又有河西作為倚靠,實不可不封?!?lt;/p>
“然其索要隴右節(jié)度使之舉過于高看自己,不如擢其銀青光祿大夫,隴西伯,食邑七百戶,檢校兵部員外郎?”</p>
“至于其奏表中請表的諸將刺史官職,也不妨授予?!?lt;/p>
王宗實的想法很簡單,單從王宗會和高駢的書信中,他便知道這劉繼隆是個桀驁不馴的家伙。</p>
不過拿下三州,他就敢索要隴右節(jié)度使,與河西小心翼翼的張議潮、張淮深大有不同。</p>
面對這種桀驁的強藩,還是得小心安撫對待,把他的精力放到收復(fù)隴南七州和河湟二州上,總比讓他在隴西四州無所事事,整日找朝廷麻煩要好。</p>
“崔相……以為如何?”</p>
李忱沉吟片刻,而后開口詢問起崔鉉,而崔鉉聞言沉吟道:</p>
“臣以為,擢賞之事可以暫且擱置,等待三省六部諸官商議再論?!?lt;/p>
“當下可從京畿、山南、關(guān)內(nèi)道遣派囚犯,混入朝廷間客前往隴西,打探劉繼隆虛實?!?lt;/p>
“若劉繼隆實力強盛,則再議其擢賞也不遲……”</p>
崔鉉還是那套辦法,先探查清楚劉繼隆的虛實,然后再想辦法對付他。</p>
如果他真的實力強盛,那自然要小心對待。</p>
如果他兵馬不盛,那則是可以想出更好的辦法安撫他。</p>
想到這里,李忱頷首道:“既然如此,那便開放秦渭商道,釋京畿、關(guān)內(nèi)、山南等地囚犯戍邊三州屯墾?!?lt;/p>
“至于間客的事情,便由崔相安排吧?!?lt;/p>
“臣領(lǐng)旨……”崔鉉高興應(yīng)下,可不等他繼續(xù)討論下一件事,李忱身旁的王宗實卻作揖道:</p>
“陛下,此次秦州收復(fù)臨渭未果,理應(yīng)懲處薛逵、王宗會?!?lt;/p>
“臣建議令二人入京述職,秦州事宜暫由神策軍虞侯高駢暫理?!?lt;/p>
“陛下不可!”崔鉉急忙打斷道:</p>
“此次劉繼隆收復(fù)二州之速度,實乃眾人未曾預(yù)料之果,如何能授罪于薛逵?”</p>
“薛逵自任以來,勤勤懇懇,數(shù)次抵御番賊入侵,即便不加封賞,也不至于撤其官職!”</p>
崔鉉算是知道為什么北司這三人都出現(xiàn)在紫宸殿了,合著是盯上了秦州刺史和天雄軍節(jié)度使的位置。</p>
“崔相此言差矣……”</p>
王宗實搖頭道:“此次收復(fù)臨渭二州,本就是朝廷令薛逵所做之事?!?lt;/p>
“如今薛逵、王宗會沒有收復(fù)臨渭二州,理應(yīng)懲處?!?lt;/p>
“若是朝廷連這點賞罰事宜都猶豫,那各鎮(zhèn)節(jié)度使是否都可以憑其過往功績而不受懲處?”</p>
“此事……”崔鉉臉色一黑,試圖辯解,但不等他開口,李忱便打斷了二人的爭吵。</p>
“此事暫且擱置,待打探隴西虛實,再與如何擢賞劉繼隆同議?!?lt;/p>
“臣領(lǐng)旨……”</p>
李忱的態(tài)度很明顯,他要知道收復(fù)三州后的劉繼隆實力如何,才能做出決定。</p>
想到這里,崔鉉連忙起身:“既然如此,那臣現(xiàn)在就去六部操辦此事?!?lt;/p>
“嗯,崔相慢走?!崩畛滥闷鹩P,頭也不抬的應(yīng)了一聲。</p>
不多時,崔鉉便在王宗實幾人注視下,離開了紫宸殿。</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歸義非唐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北城二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城二千并收藏歸義非唐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