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0章 揮師東進,歸義非唐,北城二千,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揮師東進
“不到一日,尚延心就把河州丟了個干凈?!”</p>
大中七年七月二十六,當臨州的輕騎將折逋諱的求援信交到魯褥月手中,得知事情經(jīng)過的魯褥月卻不敢相信。</p>
他長得矮壯,年紀四旬左右,占據(jù)著渭州四縣,而他當下所處的地方,便是四縣位置居中的渭州治所襄武縣。</p>
在他手中握著臨州乞利本折逋諱送來的求援信,上面詳細描述了尚延心放棄河州,逃亡臨州的事情。</p>
臨州有狄道、大夏、長樂三縣,其中大夏縣位于大夏水河谷之間,是河州方向走出東谷后,所面對的第一座城池,易守難攻。</p>
現(xiàn)在折逋諱與尚延心共同駐守大夏縣,麾下有甲兵兩千之眾。</p>
面對他們兩千人駐守的大夏縣,魯褥月想不出對面的劉繼隆到底有多少兵馬。</p>
“這兩個家伙……莫不是誘騙我去臨州,想趁機吞并我?”</p>
魯褥月心頭不安,起身來回渡步。</p>
不過他想了想,河臨渭三州,實力最強的尚延心,其次才是他,最末是折逋諱。</p>
如果尚延心和折逋諱都聯(lián)手了,那根本沒有必要誘騙他,直接來打便是。</p>
更何況渭州緊鄰大唐的秦州,并不算什么好位置。</p>
若是大唐真的有意收復(fù)隴西,渭州便是首當其沖,他們沒有理由盯上自己的渭州。</p>
這么想著,魯褥月也相信了折逋諱信中所說內(nèi)容。</p>
“乞利本,您真的覺得劉繼隆一日攻破河州,還準備在入冬前拿下臨州?”</p>
幾名百戶不敢相信,魯褥月聞言便道:“漢人有句話叫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lt;/p>
“傳我軍令,抽調(diào)兵馬,明日由我統(tǒng)帥,馳援大夏縣!”</p>
見他下令,諸將擔(dān)憂道:“乞利本你要是去了大夏,若是秦州的唐將來犯,那我們怎么辦?”</p>
“堅守等待,我自然會回援?!濒斎煸抡f罷,起身便往內(nèi)堂走去。</p>
翌日,他統(tǒng)帥著一千甲兵,往臨州大夏馳援而去。</p>
與此同時,劉繼隆也率領(lǐng)八百精騎策馬揚鞭,從鳳林縣返回了抱罕縣。</p>
短短幾日,抱罕城那臟亂的街道已經(jīng)煥然一新,空氣中也沒有了那股怪味。</p>
百姓的眼神有了神采,孩童見到隴西精騎時,也忍不住的歡呼雀躍,試圖追逐。</p>
不多時,八百精騎前往了軍營,而劉繼隆等十余人則是策馬前往了抱罕衙門。</p>
“吁……”</p>
“刺史,鳳林關(guān)的番兵降了,總共有五百番騎,甲胄和軍馬已經(jīng)交出?!?lt;/p>
“此外,塘騎在追擊尚延心的時候,尚延心驚懼而留下四百余輛糧車堵塞東谷,這些糧車有糧二千四百余石,已盡數(shù)入庫官倉?!?lt;/p>
陳靖崇早就得知了劉繼隆返回的消息,于是早早在衙門門口等候。</p>
眼見劉繼隆勒馬,他立馬上前為劉繼隆牽馬,同時說出了兩個好消息。</p>
“好!”</p>
聞言,劉繼隆忍不住叫了聲好,而陳靖崇見狀急忙問道:“刺史,我們要不要借此擴軍?”</p>
“不急,先等等。”劉繼隆示意他先把馬拴好,同時腦中思緒飛轉(zhuǎn)。</p>
鳳林關(guān)的番兵投降,這并沒有出乎他的預(yù)料,畢竟那五百人如果不向他們投降,結(jié)局就只有餓死或者投降一百多里外的尚婢婢。</p>
呼吸間,劉繼隆有了決斷,當下帶著陳靖崇他們邊朝衙門走,一邊說道:</p>
“安撫好這些番兵,同時告訴他們,我們休整之后就會向臨州發(fā)起進攻,解救他們被尚延心帶走的家人?!?lt;/p>
“如果他們要去找尚延心,發(fā)糧食給他們,讓他們步行去臨州找尚延心?!?lt;/p>
劉繼隆邊走邊說,嘴里說出了令陳靖崇他們愕然的話。</p>
“刺史,就這么放了他們,等他們?nèi)チ伺R州,肯定要幫尚延心他們對付我們的?!?lt;/p>
“對啊刺史,這么做不是放虎歸山嗎?”</p>
“刺史,把他們殺了一了百了!”</p>
張昶、李驥、厝本連忙勸阻劉繼隆,可劉繼隆卻沒有急于回答,而是走入正堂,坐在了主位后,示意他們?nèi)胱?lt;/p>
“沒了甲胄和軍馬,他們?nèi)サ脚R州能干嘛?”</p>
“你們想想清楚,隴西的番人是漢人近兩倍,如果我們只靠屠刀,那我們能殺光隴西十幾萬番人嗎?”</p>
“把他們都殺了,到時候沒人種田、沒人挖礦怎么辦?”</p>
“遇到事情不要總想著殺,他們確實跟著尚延心對付過我們,但我們不可能殺光所有和我們?yōu)閿车娜??!?lt;/p>
“放他們回去,我不需要他們念我們的好,只要讓他們知道,我軍不殺俘虜,不苛待俘虜就足夠。”</p>
“他們回去之后,會把他們的經(jīng)歷告訴他們的同袍,這就是我想要的。”</p>
教育眾人之后,劉繼隆將目光投向陳靖崇:“抱罕人口、耕地登籍造冊如何了?”</p>
“尚未完成,最少還需要十天才能結(jié)束?!标惥赋邕B忙回應(yīng)。</p>
見狀,劉繼隆繼續(xù)道:“趁著登籍造冊的間隙,把城外糧食收割歸庫。”</p>
“從五泉帶來的兩千民夫中選拔五百人,編練為新軍?!?lt;/p>
“此外,大軍休整半個月,半個月后征召民夫,走東谷進攻臨州?!?lt;/p>
收復(fù)河州順利的讓劉繼隆始料不及,因此他也必須將進攻臨州、渭州提上日程。</p>
他們隨軍帶來的糧食只夠吃一個月,趁著登籍造冊,隨軍而來的兩千民夫剛好可以收割糧食,制作軍糧。</p>
隴西大雪封山是十月末的事情,他們還有三個半月的時間。</p>
話音落下,劉繼隆起身走向內(nèi)堂,而陳靖崇他們則是退出衙門,各自準備收復(fù)臨州的事情去了。</p>
接下來幾日,陳靖崇他們都忙著為河州百姓登籍造冊,收割糧食,統(tǒng)計牧群,丈量耕地。</p>
劉繼隆在過去一年多時間里對軍隊開展掃盲的成果在此刻浮現(xiàn)出來,兩千五百名兵卒都識字并懂得簡單的加減乘除。</p>
正因如此,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河州的情況就擺到了劉繼隆的案前。</p>
“抱罕縣五千六百五十三戶,二萬三千八百一十六口,男丁七千八百五十二?!?lt;/p>
正午的衙門內(nèi),劉繼隆讀出抱罕縣的人口情況,隨后看了一眼河州的總體情況。</p>
“河州人口三萬出頭,相較百年前,少了近六千口百姓?!?lt;/p>
“河州的耕地有十四萬三千余畝,拋荒近十萬畝?!?lt;/p>
望著文冊上統(tǒng)計的人口、耕地情況,劉繼隆十分心痛。</p>
旱情固然可怕,可若是論恐熱、尚延心這些人好好經(jīng)營,疏通當年大唐留下的水利設(shè)施,多修筑水車,也不至于拋荒那么多耕地。</p>
有時候他都懷疑這群人腦子里是不是除了打仗和享樂,就再也沒有其他了。</p>
“刺史……”</p>
位置上,陳靖崇主動開口道:“城外還有耕牛兩千二百余頭,黃牛一千六百余頭,挽馬七千余匹,羊、駝近三萬?!?lt;/p>
“此外,兩縣秋收結(jié)束后,官倉存入十二萬六千余石粟、麥,一萬四千余石豆和上萬斤麻。”</p>
“這些東西剛剛存入,還沒有加工為糧食和豆油、豆粕、麻布。”</p>
“想要處理好它們,起碼需要兩個月的時間?!?lt;/p>
“不過我已經(jīng)帶著百姓,趕制出了三千石軍糧,后續(xù)糧食也會源源不斷的產(chǎn)出?!?lt;/p>
陳靖崇把河州的牧群,秋收后的官倉情況盡數(shù)交代清楚,讓諸將對河州的情況一目了然。</p>
三萬人口的大州,竟然只有不到四萬的牧群,可見干旱對隴西造成了多么嚴重的損害。</p>
要知道當初劉繼隆他們收復(fù)兩萬余人口的昌松時,昌松的牧群就超過了五萬之數(shù),而河州人口比昌松多,竟然還比不過昌松。</p>
思緒間,劉繼隆也開始下令:“馬成擔(dān)任河州刺史兼主薄,厝本擔(dān)任河州別駕,駐蹕鳳林關(guān)?!?lt;/p>
“你二人需要征募兩千五百名民夫,三日后隨軍東征臨州。”</p>
“我留下一團二百名精騎駐守鳳林關(guān),半個月前招募的五百新卒暫時駐扎抱罕城,鳳林關(guān)的那一團兵馬暫時不動?!?lt;/p>
“三日后,我軍挑選精騎一千一百,甲兵一千,民夫四千東征臨州?!?lt;/p>
劉繼隆先安排好了留駐河州的人,分別是馬成、厝本、鄭處三人,留駐的兵馬分別是四百老卒和五百新卒。</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歸義非唐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北城二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城二千并收藏歸義非唐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