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2章 整軍備戰(zhàn),歸義非唐,北城二千,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整軍備戰(zhàn)
“唏律律……”</p>
曠野外,軍馬唏律。</p>
官道上,數(shù)十名精騎在一名身材高大的將領(lǐng)帶領(lǐng)下越過草原,直抵張掖城下。</p>
在田間除草的百姓紛紛起身,目光所見的除了這數(shù)十名精騎,便是一面獵獵作響的“劉”字旌旗。</p>
城門口的守軍見到這面旌旗與那高大的身影,連忙撤開拒馬,挺直腰桿。</p>
數(shù)十名精騎縱馬入城,朝著張掖衙門直奔而去。</p>
沿街百姓瞧見那面旌旗與身影,議論之聲不絕于耳。</p>
“這是東邊來了,應該就是劉將軍了吧!”</p>
“肯定是劉將軍!”</p>
“沒想到劉將軍長得那么好看,我還以為他長得青面獠牙呢?!?lt;/p>
“你們說劉將軍是不是來找刺史,準備收復涼州了?”</p>
“說不定是……”</p>
在百姓們的議論聲中,劉繼隆率精騎來到了衙門外。</p>
他翻身下馬,便朝衙門門口的兵卒作揖:“山丹折沖都尉劉繼隆,有要事求見刺史!”</p>
“折沖稍等!”</p>
班值伙長連忙吩咐一名兵卒去傳稟,自己則是端來了馬札供劉繼隆入座。</p>
劉繼隆倒也沒有客氣,大馬金刀坐在馬札上等待消息。</p>
張淮深沒有讓他久等,不多時便有兵卒跑出來通傳:“刺史請劉折沖進正堂入座稍等?!?lt;/p>
聞言,劉繼隆對身旁精騎叮囑:“在外面等著!”</p>
話落,他起身走入衙門內(nèi),在正堂坐著等了約一盞茶的時間,便聽到腳步聲從內(nèi)堂傳來。</p>
不多時,張淮深及李渭、曹義謙先后出現(xiàn),但最讓劉繼隆詫異的還是索勛的身影竟然也出現(xiàn)在了隊伍中。</p>
“劉繼隆,見過諸位!”</p>
他起身對眾人行禮,隨后便見張淮深頷首示意眾人入座。</p>
隨著四人入座,劉繼隆這才坐下。</p>
“山丹事務繁重,你來張掖,想必是有很重要的事情,長話短說吧。”</p>
張淮深知道劉繼隆的性子,而劉繼隆見他這么說,便也不藏著掖著,開門見山道:</p>
“秋收之前,我準備三略涼州?!?lt;/p>
不等眾人開口,劉繼隆沉聲道:“如果有機會,我想借此機會拿下番和!”</p>
“拿下番和?!”</p>
聞言,曹義謙、李渭、索勛三人驚詫,便是連張淮深也聳動了喉結(jié),欲言又止。</p>
沉默片刻,張淮深才開口道:“你上次說,河隴之地投奔涼州者甚眾?!?lt;/p>
“是!”劉繼隆承認道。</p>
“既然如此,那涼州的情況,你可曾知曉?”</p>
張淮深再度詢問,而劉繼隆也交代道:“具體并不清楚,但以鄯州的情況來看,涼州甲兵起碼多了兩三千不止,人口更多?!?lt;/p>
“不過這些多出來的甲兵和人口,大概都被昌松、姑臧所收,必然是輪不到嘉麟、番和?!?lt;/p>
“確實?!睆埢瓷铑h首認可。</p>
涼州不像甘州有多條谷道,而是只有正東和東南兩條官道。</p>
這兩條官道分別通往昌松和姑臧,都在馬城河以東。</p>
如此一來,馬城河以西的番和、嘉麟自然是得不到什么勢力投靠的。</p>
“雖是如此,可番和一旦遭難,姑臧、嘉麟、昌松必然來援,唇寒齒亡這個道理,他們還是懂得。”</p>
索勛突然開口,曹義謙也點頭承認,而李渭更是道:</p>
“番和城雖然遭受重創(chuàng),可甲兵起碼還有千余人,加上城內(nèi)外的番人,少說可以拉出三四千男丁守城?!?lt;/p>
“加之城墻常年修筑,想要攻破并非易事,更何況眼下已經(jīng)七月,距離大雪不過三個月的時間?!?lt;/p>
“僅憑山丹之力……難!”</p>
李渭心里自然希望劉繼隆拿下番和,可現(xiàn)實不允許,至少他想不到短時間內(nèi)如何攻破番和。</p>
“僅憑山丹之力確實不夠,因此我才來張掖,想請刺史出兵配合!”</p>
劉繼隆語出驚人,眾人紛紛將目光投向張淮深。</p>
張淮深皺眉:“你送來的甲胄已經(jīng)修復好了,張掖雖有甲兵三千,卻不能盡數(shù)出征?!?lt;/p>
“出兵兩千便已經(jīng)足夠,山丹我能出精騎一千八百!”劉繼隆再度語出驚人。</p>
張淮深瞳孔一縮,但很快知道了劉繼隆從哪里弄來的這么多精騎。</p>
“你想怎么打?”</p>
“刺史!”</p>
隨著張淮深詢問,曹義謙便忍不住打斷:“三個月拿下番和,這也太托大了?!?lt;/p>
“先等他說完!”張淮深目光緊盯劉繼隆。</p>
對此,劉繼隆沉聲道:“我已經(jīng)派人修葺焉支山的官道,頂多八月中旬就能整葺好。”</p>
“屆時,若是您能率兩千張掖軍東征,那張掖只需要帶四千民夫及五千石糧食就足夠?!?lt;/p>
“山丹會再派四千民夫,加上最少二萬石糧食隨軍東征?!?lt;/p>
“你瘋了?!”索勛瞪著眼睛看向劉繼?。?lt;/p>
“山丹的糧食不過三萬余石,秋收之后最多能有六萬。”</p>
“你拿出二萬石東征,倘若東征不成,明年山丹最少有四萬石的缺,這些糧食都要靠其它州縣貼補。”</p>
他話音落下,李渭和曹義謙也連連點頭。</p>
山丹的糧食本就靠各州縣補貼,雖說今年劉繼隆東略牧群十余萬,但真的損耗二萬石糧食而東征不成,那他少說也要得到個擅起邊釁的罪名。</p>
他這折沖都尉的位置還沒焐熱,恐怕就要被擼下去了。</p>
“不會!”</p>
劉繼隆自信道:“番和、嘉麟城外糧食成片,即便東征不成,我們也能割番、嘉之粟麥,凱旋回師!”</p>
劉繼隆曾與張淮深說過“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此消彼長”這個戰(zhàn)略。</p>
但這個戰(zhàn)略并非只是打運動戰(zhàn)和游擊戰(zhàn),也要有相應的正面作戰(zhàn)。</p>
番和、嘉麟遭受重創(chuàng),而河隴的一些部落都在尋求靠山。</p>
如果他們不趁這個機會擴大戰(zhàn)果,那隨著時間推移,這兩座城池遲早會有一天恢復實力,而涼州也將更難對付。</p>
“涼州能拉攏那么多河隴部落,全因它糧食充足。”</p>
“可若是番和、嘉麟的糧食被我軍收割,那他們還能拿出什么來招撫河隴諸部?”</p>
劉繼隆詢問眾人,緊接著繼續(xù)說道:</p>
“屆時我率軍走龍首山以北進攻嘉麟,而張刺史率軍攻番和?!?lt;/p>
“即便嘉麟糧食收割不成,我軍也能割番和糧食撤退,絕無不成之理!”</p>
“話雖如此……”索勛皺眉道:</p>
“一旦番和派出援兵,尚摩陵必然會率姑臧、昌松等城大軍西征?!?lt;/p>
“以你麾下精騎,能擋住姑臧、昌松近萬大軍嗎?”</p>
“若是死傷不少,那即便割番和之粟麥,恐怕也逃不過邊釁之罪?!?lt;/p>
索勛倒不是在為劉繼隆擔憂,而是擔心會受到劉繼隆的牽連。</p>
劉繼隆聞言頷首:“不無這種可能,可若是我們?nèi)绱宋肥孜肺?,收復涼州得等到什么時候去?”</p>
“河隴之地,每日都有部落前往河湟、涼州、隴南等各處勢力依附?!?lt;/p>
“這些部落少則數(shù)百人,多則幾千人,其中擁甲者更是數(shù)以十計?!?lt;/p>
“如此等待,等我們有準備再東征,涼州的甲兵只會更多,不會更少!”</p>
他的話直插張淮深內(nèi)心,自上次他書信告訴了張淮深河隴情況,張淮深就知道時間拖得越長,收復涼州就會越困難。</p>
這些日子,張淮深都在因為這件事而精神內(nèi)耗。</p>
如今被劉繼隆說出,他心里自然有了決斷。</p>
“曹長史、李別駕!”</p>
張淮深一開口,三人心里就有了不好的預感。</p>
“傳我軍令,押運一萬軍糧、三千石豆前往山丹?!?lt;/p>
“八月初十,我親率十團兵馬……東征涼州!”</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歸義非唐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北城二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城二千并收藏歸義非唐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