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章 男兒重危行,歸義非唐,北城二千,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男兒重危行
“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儒冠誤此生?!?lt;/p>
“況乃國危若累卵,羽檄爭馳無少停!”</p>
“棄我昔時犁,著我戰(zhàn)時衿,一呼河西十萬兵,高唱戰(zhàn)歌齊從軍?!?lt;/p>
“凈胡塵,誓掃番奴不顧身!”</p>
炎炎盛夏,一支隊伍高唱著《從軍歌》向東方緩慢前進。</p>
隊伍中,張昶忍不住問道:“校尉,這個班定遠是什么,是個人嗎?”</p>
“傻子,班定遠你都不知道?”耿明鄙視看了一眼他。</p>
“那你說說!”張昶較真詢問,耿明卻支支吾吾說不出來。</p>
瞧著他們的模樣,劉繼隆笑著解釋道:“這班定遠啊……”</p>
他將班超的事跡講給了眾人聽,就連后方的兵卒聽到后,都不由得降低了唱歌的聲音,生怕錯過。</p>
聽著班超投筆從戎、出使西域、招撫烏孫、擊敗貴霜,最后封侯的故事,他們的心中都不免生出向往。</p>
張昶聽到班超封侯時,更是激動地連連稱贊。</p>
“等打通了河隴,我也要像班定遠一樣出使西域,封候拜將!”</p>
“就你這模樣,長得雷堆,派你出使,莫不是丟了我漢人的臉面。”</p>
“我呸!到時候爺當了使者,定讓你給我當個馬夫!”</p>
面對張昶的愿望,耿明毫不留情的打擊,最后自然是換來張昶的一頓嘲諷。</p>
瞧著他們打打鬧鬧,劉繼隆也笑著抖動馬韁遠離,加入到隊伍中,一齊高唱起了曲子。</p>
歌唱曲子的同時,劉繼隆也不免感嘆起了這個時代的“知識”壟斷。</p>
活字印刷術(shù)還沒發(fā)明,哪怕紙張價格已經(jīng)下來了,可書籍的價格,依舊不是他們這群平頭百姓能買得起的。</p>
河西有造紙術(shù),盡管技術(shù)并不好,但也能產(chǎn)出足夠的紙張。</p>
若是自己可以安定下來,改良印刷術(shù),那自己就能培養(yǎng)大量懂文識字的人才,也就不用像張議潮一樣,依靠河西的豪強大族們了。</p>
索氏、李氏的嘴臉,劉繼隆早在前世的敦煌歷史上就了解過了。</p>
這群人支持張議潮,是因為張議潮有著清河張氏的背景,而自己……</p>
至少從祖父輩的口中,他并沒聽到自己有什么顯赫的家世背景。</p>
一個毫無家世背景的平頭百姓想要出頭,這難度不是一般的大。</p>
即便出頭,也需要和豪強大族處好關系,不然連可用之人都沒有,就連寒門子弟都不一定會幫自己做事。</p>
背景不行,又不愿意低頭,劉繼隆能想到的,就是自己培養(yǎng)屬于自己的人。</p>
盡管這件事還很遙遠,但只要他努力,他相信他一定可以。</p>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p>
劉繼隆腦海閃過了這句話,目光也掃視起了十三團的將士們。</p>
他們與自己都一樣,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往上三代都是泥腿子的平頭百姓,連布衣都算不上。</p>
可這樣又如何,自己偏要帶著他們建功立業(yè),讓那群世家豪強見一見,泥腿子也能登高位。</p>
“駕!”</p>
抖動馬韁,隊伍繼續(xù)向東前進。</p>
昨日他們已經(jīng)趕了四十里路,今日再趕路四十里,那么距離山丹城也就只有二十里路了。</p>
這般想著,劉繼隆也將心思都放到了山丹城身上。</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歸義非唐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北城二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城二千并收藏歸義非唐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