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章 瓜沙歸義,歸義非唐,北城二千,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著、軍人站了起來,而少年郎這才發(fā)現(xiàn)軍人很高,最少都有六尺,比他高出整整一個頭。</p>
為了保命,少年郎不緊不慢的幫軍人上藥,到了這會兒他才敢開口問道;“小的賤名張小六,敢問軍爺怎么稱呼?”</p>
“沙州軍……劉繼隆……”</p>
劉繼隆淡淡開口,卻是讓張小六手突兀的一抖。</p>
“沙州軍?”</p>
張小六從未聽說過這支人馬,心里不免忐忑起來。</p>
“沙州軍民隨張刺史起義,如今已經(jīng)光復(fù)瓜州,正驅(qū)兵向肅州而來,我便是大軍先驅(qū)的探馬塘騎。”</p>
敷好了藥,劉繼隆精神了不少,也沒有半點隱瞞,而是實實在在交代了這一切。</p>
畢竟大軍即將抵達(dá),沒有必要遮遮掩掩。</p>
“瓜沙……光復(fù)了?”</p>
張小六神情恍惚,反應(yīng)過來后仿佛發(fā)瘋一般手舞足蹈:“瓜沙光復(fù)了!瓜沙光復(fù)了!哈哈哈哈……瓜沙光復(fù)了!”</p>
“鎮(zhèn)靜!”劉繼隆按住差點陷入癲狂的張小六,開口詢問道:</p>
“我要返軍將軍情帶回,你自哪里而來,可曾曉得甘、肅二州之狀況?!”</p>
“知道!知道!”張小六連忙點頭,而后立馬后退一步,畢恭畢敬作揖行了一禮:</p>
“肅州酒泉唐人張昶,見過將軍!”</p>
他這一禮行得恭敬,不待劉繼隆追問,他便主動交代道:</p>
“我是那番虜治下的酒泉逃奴出身,那肅州有酒泉、福祿二城,福祿番兵多少草民不曉得,但那酒泉番兵不過六七百,而城中有積怨?jié)h胡一千多戶,五千余口?!?lt;/p>
“張刺史若率兵前來,城內(nèi)漢胡必然響應(yīng)!”</p>
張昶交代了自己的真實姓名,還將酒泉的情況全盤托出。</p>
聽聞酒泉番兵僅六七百,劉繼隆緩了一口氣,隨后看向四周一地尸體。</p>
“這么說來,這三十余番騎恐怕便是他們在西邊所能置放的所有塘騎了?!?lt;/p>
“這個草民不知道,但若是將軍要收復(fù)酒泉,草民愿為馬前卒!”張昶連忙作揖。</p>
劉繼隆聞言頷首,抬頭看了一眼天色,估算了一下自己昏迷的時間,隨后才道:</p>
“打仗是我等之事,你安心為我敷藥,想來最多半個多時辰,便能見到張刺史派出的其余塘騎了。”</p>
“好!”張昶連忙點頭,盡管此刻的他蓬頭垢面,可當(dāng)聽到瓜沙漢人起兵,試圖收復(fù)肅州時,他的眼神再沒有了先前的惶恐不安,取代的是滿眼希望……</p>
他按照劉繼隆說的,為他燒水煮布,將兵器甲胄和草藥收集,然后又自告奮勇的在樹下挖掘坑洞來埋葬戰(zhàn)死此地的沙州軍其余塘騎。</p>
至于番兵的尸體,則不在他的考慮范圍內(nèi)。</p>
瞧著他干勁滿滿的背影,裹上草藥與繃帶的劉繼隆長吁一口氣,抬頭看向了遠(yuǎn)方的黃昏。</p>
“前世保家衛(wèi)國的愿望,倒是在這輩子實現(xiàn)了……”</p>
在劉繼隆的長吁中,西方的地平線上漸漸出現(xiàn)了煙塵,那是塘騎行動帶來的煙塵。</p>
他們往劉繼隆這邊奔逐而來,顯然是通過炊煙判斷了此地有人。</p>
隨著他們漸漸逼近,正在挖坑的張昶也看到了他們奔逐而來的身影。</p>
激動的張昶握住了那面他先前不曾認(rèn)識的三辰旗,消瘦的身影在夕陽下不斷揮舞著三辰旗。</p>
“在這!在這!”</p>
他吶喊著,不知不覺帶上了一絲哭腔。</p>
多少年了,從他出生識得外面世界開始,他終于見到了唐人自己的軍隊。</p>
今日起,他便不是番兵口中的“狗奴兒”,是能真正挺直腰桿的唐人了……</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歸義非唐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北城二千的小說進(jìn)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城二千并收藏歸義非唐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