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五章八副甲,暮漢昭唐,周府,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楊面露難色,他怎么也沒想到,兄長會決定自己侄子領兵,讓他這名老兵輔佐。</p>
“不愿意?”</p>
“不是!”</p>
張楊滿臉的不情愿,說道:“我打了這么久的仗,讓我聽命濟安,這實在說不過去!”</p>
張冀眼睛一瞪,說道:“若不是濟安機敏,怕不是財貨都被叱干部所劫走。而且突襲叱干部的計策,也是由濟安親自提出。若有把握踏平叱干部,可交由你統(tǒng)領!”</p>
被張冀這一嗆,張楊沒有了理由,無奈說道:“我愿聽濟安軍令!”</p>
“善!”</p>
張楊像極了受委屈的小媳婦,說道:“兄長,塢中兵卒皆已集結,可以出發(fā)!”</p>
“走!”</p>
張冀到了塢外,從三百多人里點出精壯的百騎,交由張虞、張楊二人統(tǒng)率。交到張虞的五十騎中,張冀點了名老兵杜升作為張虞的副手。</p>
因臨時出征,眾人抓緊時間整齊甲兵器械。</p>
弓、矛、甲、盾、刀等器械,這是大多數(shù)武人的裝備。而這些東西足夠讓人費心思檢查,如長矛是否夠鋒利,弓弦是否有備用,弓箭數(shù)量夠不夠。</p>
無盾而著甲者,看甲胄是否有缺陷;無甲而用盾者,需要看看盾牌是否牢固。</p>
塢中兵卒作為地方性武裝,自然是多盾而少甲。三百多人里,連張楊、張虞身上的甲在內,僅有八副鎧甲,還不如野豬皮起兵時的十三副甲。</p>
就不知道,自己若有基業(yè),后人會如何記載這件事。</p>
做完這些,時間已到快到中午。</p>
張虞用過酈素衣帶來的飯,見眾人皆已準備完畢,便與張楊率騎卒先行。</p>
郝昭、張茂山作為親騎,酈嵩有幾分武藝,幫張虞背箭負槊,順便出點主意。</p>
叱干部因南遷的晚,在參合陂以南的數(shù)十里地放牧,距參合塢約一百三十余里山路。</p>
參合陂為鹽池,東南方向本有強陰縣,隸屬于雁門郡,但隨著東漢縮邊至平城,強陰縣已被廢棄,由南遷的鮮卑人填補上。</p>
有了叱干胡人的領路,張虞所部當頭先行,張楊緊隨其后,而張冀則與二人保持有十里路的距離。</p>
百余里的道路,百騎從上午奔馳到夜間,為了能速至叱干部,張虞除了中途休息片刻外,中間并未止步休整,而是準備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叱干部,從而發(fā)起最猛烈的突擊。</p>
-</p>
丑時時分,星辰閃爍,朔方天氣大寒。</p>
叱干部落外圍的丘坡,張虞裹著氈布,與張楊、酈嵩幾人窩在丘坡后頭,在那商討著布置。</p>
首次帶這么多人突襲,張虞心中七上八下,實在有些緊張。但因是發(fā)起人,張虞必須作出云淡風輕之色,依照所學的兵書布置。</p>
郝昭摸著黑,從另一方向跑來,壓低聲音說道:“叱干胡部如常,并未察覺我軍動向。”</p>
“防備如何?”張虞問道。</p>
“營中防備很差,外頭倒是有幾條狗看著!”郝昭說道。</p>
“叔父怎么樣?”出于對老兵的信任,張虞問道。</p>
目前不信任張楊,張虞怕不知信任誰,指望郝昭、酈嵩,不如指望自己。</p>
張楊已忘之前的矛盾,瞇著眼睛,說道:“胡部無備,當下如濟安所言,百騎沖鋒便能踏破其營?!?lt;/p>
“拿圖來!”</p>
“在這!”</p>
酈嵩從懷里取出火折子,勉強照亮張虞之前所繪制的輿圖。</p>
張虞攤開輿圖,說道:“據(jù)俘胡所言,叱干部共有五百多落,往昔叱干普達居中,四面各有百余落營帳。其中西面安置所俘奴隸,北面多牛羊?!?lt;/p>
“如按之前計劃,我率騎從西面殺入,叔父從北面殺入,用奴隸、牛羊攪亂叱干部,之后匯合于中央。如何?”</p>
張楊瞧著在火光下,若隱若現(xiàn)的畫線,問道:“今距兄長多遠?”</p>
“據(jù)之前來人回報,塢主慢我部二十里!”酈嵩說道。</p>
張楊沉吟片刻,說道:“不如等塢主將至時,率部突襲叱干部,以便塢主配合我部。”</p>
“成!”</p>
張虞思考良久,說道:“讓杜升率二十騎從東面沖入,將南面留于塢主。四面合圍,盡可能多俘胡人?!?lt;/p>
“好!”</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暮漢昭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周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府并收藏暮漢昭唐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