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章治學大麓,暮漢昭唐,周府,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治學大麓
酒舍內(nèi),張虞一臉好奇的盯著眼前少年。他本以為自己前些日遇見張遼算是意外之喜,不曾想今日仗義出手,遇見了因諸葛亮而聞名的郝昭。</p>
“今日多謝張君出手相助,昭在此敬諸位一樽!”郝昭家學不錯,絲毫不怯場,舉著酒樽,敬道。</p>
“請!”</p>
張虞舉樽回敬,問道:“我觀伯道所賣馬匹矯健,四肢修長,今怎不留己用?莫非家中有變?”</p>
郝昭猶豫幾許,似乎有難言之隱。</p>
“隨口相問,伯道如有不便,可不必回答?!睆堄菡f道。</p>
郝昭咬了咬牙,如實說道:“實不相瞞郎君,家父代人販馬,因路遇屠各胡,人與馬匹不幸盡沒。家中為償還錢財,變賣田宅奴仆。今家母生病臥榻,又有弟妹待養(yǎng),故昭只得變賣愛馬。”</p>
任憑一人未來再怎么出眾,總有低谷之時,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可不是什么笑話!</p>
酈嵩同感而嘆,說道:“天道無情,總難苦命人!”</p>
張楊為郝昭倒了杯酒,安慰說道:“人生起伏無常,伯道年紀尚輕,未必不能重振門楣!”</p>
“但愿如此!”郝昭苦笑了下。</p>
張虞沉吟少許,說道:“伯道今后有何打算?”</p>
“先將家母的病看好,然后看能否贖回幾畝田地,盡力將弟妹撫養(yǎng)長大!”郝昭說道。</p>
“非長久之計!”</p>
張虞搖了搖頭,說道:“伯道通善武藝,頗有力氣,是為立業(yè)之資,今歸家耕田,行農(nóng)夫之事,豈不可惜?以我所見,伯道如欲振興家業(yè),還需闖蕩江湖?!?lt;/p>
種田耕作賺得都是辛苦錢,好比后世入廠打工,勉強能吃飯活口,但指望發(fā)家,或說賺大錢,怕不是癡人說夢。以東漢得社會情況而言,發(fā)家致富,重振門楣,還是要找條出路,闖蕩江湖。</p>
“愿聽張君賜教!”</p>
張虞思索片刻,說道:“我在市井時,聽馬商言,并州多馬,故馬價多賤。荊楚江陵、江東吳郡因缺少駿馬,僅凡馬便能值萬錢,若是上等良駒,當價值百金。”</p>
“我張氏久居云中,常貿(mào)販牛馬于并州,今有意遠販中原。伯道如有心闖蕩,或能隨我張氏一道經(jīng)商。”</p>
對待商人上,兩漢的態(tài)度有明顯區(qū)別。西漢采取打壓商人的政策,其稅率20%,其中漢武帝時期,商稅更是高達50%。而東漢對商人多有寬容,商稅維持在10%左右,而且將開發(fā)鹽、鐵與大族。</p>
故東漢時期,商業(yè)貿(mào)易頗是發(fā)達,不僅士族會參與經(jīng)商,屯駐在邊郡的軍隊也會間接參與經(jīng)商。如居延澤的軍官會撲收澤中魚、蝦,與當?shù)厣藤Z合作,由軍隊出牛羊等商品,而后由商人販賣到中原,以換取巨額利潤。</p>
并州一旦開關(guān)貿(mào)易,商人將會蜂擁而至,通過鐵鍋、鹽巴、麥米以換取胡人手中牛馬。張虞與張冀都看到這點,在未來的日子里,張氏大概會與邊郡諸豪組成聯(lián)合商隊,專門跑邊郡到中原的商路。</p>
張虞邀請郝昭參與商隊,很大部分是想拉攏郝昭,以便在未來合適之時,將郝昭收入帳下。</p>
郝昭猶豫良久,說道:“販馬走商,實為良道。僅是家母患病在榻,弟妹年紀尚小,昭雖有心闖蕩,卻也不敢遠離!”</p>
見郝昭心有牽掛,張虞笑道:“以家人為先,伯道可先歸家照料家人。待君母痊愈,或君有意闖蕩之時,可到大麓山尋我!”</p>
“君今日之恩,昭銘記于心,日后當還報于君!”</p>
郝昭非愚鈍之人,怎會不知張虞是在幫襯自己,不禁面露感激之色,作揖告謝。</p>
張虞扶起郝昭,主動握手同坐,說道:“伯道仗義助人,虞心慕之?!?lt;/p>
落座下來,為拉近二人關(guān)系,張虞向郝昭主動聊起張遼出手相助故事,以及講述了他張氏家門中落的相同遭遇。</p>
一番酒宴下來,年少的郝昭在張虞的交際下,主動喊張虞為兄,自謙為弟。</p>
期間,張虞為了表示自己的關(guān)照,還讓人代郝昭交了10%的商業(yè)稅。</p>
如此操作下來,郝昭在臨別時,態(tài)度更加感激,表示自己處理完家事,不論是否出去闖蕩,都會主動去大麓山拜會張虞。</p>
與郝昭分別之后,張虞擔心溫劭會搞幺蛾子,在城外的荒村借宿一夜。</p>
次日,張楊告別張虞之后,帶著二十來騎原路歸鄉(xiāng)。而張虞與酈嵩及隨行的張茂山換了身干凈的衣服,便前往大麓山,拜訪王宏。</p>
時值中午,初春的氣候宜人,張虞挽著韁繩悠哉緩行。</p>
鄉(xiāng)道旁的田野一望無垠,水渠連田,阡陌交錯,百姓俯首田間耕作。</p>
酈嵩眺望綿延的田野,感嘆說道:“田連阡陌,數(shù)萬徒附,莊園如城,王氏之興達,非數(shù)代所能有!”</p>
張虞慢悠悠說道:“王氏自前漢發(fā)跡,至今數(shù)百年之久,經(jīng)書耕讀傳家,輔以武功立業(yè),故能有這般興盛。然大漢諸如祁縣王氏者,中原各郡何其多也!”</p>
祁縣王氏成為天下豪門,需等到魏晉南北朝時期。之后歷經(jīng)南北朝亂世,即便到了隋唐,祁縣王氏依舊屢出官宦,如唐初王勃便是出自祁縣王氏。</p>
當下祁縣王氏雖不如中原望族,但經(jīng)數(shù)百年經(jīng)營,王氏底蘊已是非凡,僅需些許時機,王氏或許便能起飛。</p>
酈嵩羨慕說道:“男兒當立王氏之業(yè)!”</p>
張虞沉默不語,僅在心中暗忖道:“欲成大事,非借望族、豪強之力不可!”</p>
這次前來晉陽游學,讓張虞對什么是望族有了深刻的理解。這些集經(jīng)濟、政治、學術(shù)三位一體的大族,擁有非常雄厚的實力。</p>
后世常用二八定律描繪資本社會,但在張虞眼里東漢社會完全是0.2%的大族占據(jù)80%的財富。</p>
僅譙郡曹家便能拿出一億錢,向朝廷買太尉之職。更別說袁、楊、桓等頂尖大族,他們手上會擁有多少錢財?</p>
在漢末亂世中,僅憑大族或許成不了事,但沒有大族支持肯定成不了事!</p>
自己若想在未來亂世有一席之地,還需得到并州大族支持,方能說立足于此!</p>
在路人的指引下,張虞、酈嵩三人順著山路,約走了兩柱香的時間,終至半山腰上的宅院。</p>
說是宅院,但面積談不上大,院子總體可分為內(nèi)外兩進,用磚瓦、樹木修葺而成,依坡而建,環(huán)境秀麗。其中外院大體為外人居住,內(nèi)院則為王宏及家人居住。</p>
將馬交于隨從張茂山后,張虞上前敲響宅門。</p>
“叩叩~”</p>
宅門被緩緩打開,一名五旬有余的老漢上下打量張虞三人,問道:“來者何人?”</p>
張虞拱手行禮,說道:“在下姓張,名虞,字濟安,經(jīng)定襄郭太守引薦,特來跟隨長文公治學!”</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暮漢昭唐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周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府并收藏暮漢昭唐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