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怪莫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 701 章 孝子朱樉想幫老爹分分擔(dān)子。,禍害大明,有怪莫怪,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孝子朱樉想幫老爹分分擔(dān)子。
袁珙口中喃喃自語:“天子家奴?不還是別人的奴仆嗎?”</p>
朱樉心細(xì)如發(fā),就在剛剛,袁珙的眼中閃過了一絲遲疑被他給捕捉到了。</p>
袁珙明顯對他的話很動心,礙于情面又一時拉不下臉來。</p>
朱樉拍了拍手,劉勉立刻會意。</p>
劉勉走上前來,把一份資料呈到了秦王的手中。</p>
看著上面的資料,朱樉朗聲念道:“你袁氏的高祖諱鏞,天與公曾是南宋咸淳七年的進(jìn)士?!?lt;/p>
“時任平江軍節(jié)度判官,天與公居喪在家。正逢元軍南下,他與宗室趙孟傳一起鎮(zhèn)守。他有一位至交好友是時任將作少監(jiān)的謝昌元,謝昌元與天與公意義相投,引以為知己。”</p>
“可惜好景不長,元軍兵臨余姚,先遣十八騎進(jìn)入了寧波。趙孟傳和謝昌元委派天與公出使元軍,三人密謀先讓你高祖父拖住元軍,隨后再派大軍突襲元營?!?lt;/p>
“你高祖父費盡口舌拖住了元軍騎將,可惜趙、謝二人臨陣反悔,獻(xiàn)城投降暴露了你的高祖父?!?lt;/p>
“你高祖父天與公,一介文人挺身與元兵數(shù)戰(zhàn),在孤立無援之下,你高祖父不幸失手被擒。”</p>
“元將勸降,天與公怒曰:吾為宋臣,寧死不降。天與公壯烈犧牲之后,袁家余下的十八口人在鱉山潭投江而死。只有你的祖父被家中的仆人救起,才保留了一絲血脈。”</p>
讀完了袁鏞的事跡,一時間,有所感觸,朱樉嘆道:“唉,真是國難思良將,板蕩識忠臣啊?!?lt;/p>
朱樉剛一念完,身后就有一個不和諧的聲音,打破了寧靜的氛圍。</p>
李文忠糾正道:“賢弟錯了,國難思良將出自《增廣賢文》,原話是國亂思良將,家貧思賢妻?!?lt;/p>
李文忠沒有注意到朱樉的臉色越來越黑,他繼續(xù)念叨:“這板蕩識忠臣也用錯了,原本應(yīng)該是唐太宗《賦蕭瑀》里的疾風(fēng)知勁草,板蕩識誠臣……”</p>
李文忠從小拜大儒范祖乾和胡翰為師,他第一時間就發(fā)現(xiàn)了朱樉剛才話里的謬誤。</p>
李文忠好心好意提醒,很可惜朱樉并沒有領(lǐng)他的情。</p>
“李保兒,你知道老頭子為什么討厭你嗎?”</p>
聽到表弟突然提起老舅,李文忠一時摸不著頭腦。</p>
“啊,老舅很討厭我嗎?我怎么不知道???”</p>
朱樉呵呵笑道:“你活到這個歲數(shù)了,還一點眼力見都沒有。”</p>
“你要不是投了一個好胎,老頭子早就把你弄死了?!?lt;/p>
“……”</p>
李文忠一陣無語,他在心中暗罵:“不是一家人不進(jìn)一家門,你們父子還真是一路貨色?!?lt;/p>
好在朱樉不過是隨口抱怨兩句,他說道:“袁鏞為國盡忠,他的事跡可歌可泣……”</p>
“賽哈智!”</p>
聽到秦王召喚自己,一直在門外守候的賽哈智走了進(jìn)來。</p>
他應(yīng)聲抱拳:“卑職在?!?lt;/p>
朱樉吩咐道:“傳令寧波知府王琎,讓他在柳莊為袁鏞修建一座城隍廟。”</p>
賽哈智有些為難,李文忠上前勸道:“賢弟且慢,這古往今來,敕封城隍之事,乃是天子的專屬?!?lt;/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禍害大明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有怪莫怪的小說進(jìn)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有怪莫怪并收藏禍害大明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