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燕歸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5章 敢跟我平起平坐?敢三州挑六州?劉,三國:臥龍姐夫,忽悠劉備搶荊州,堂燕歸來,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敢跟我平起平坐?敢三州挑六州?劉備你猖狂的有點過頭了吧!
敢跟我平起平坐?敢三州挑六州?劉備你猖狂的有點過頭了吧!</p>
項縣!</p>
劉備起身下階,負手站在了地圖前,目光落在了那座潁水畔的小城上。</p></p>
“孔明,為何我軍的決戰(zhàn)之地,要定在這項縣?”</p></p>
劉備手著地圖問道。</p></p>
“項縣乃浪湯渠與潁水交匯之地,該處地形自北向南開始逐漸收窄,不利于大兵團展開?!?lt;/p></p>
“袁紹兵馬數(shù)量,肯定是要多于我軍,國相與臣等將決戰(zhàn)之地選擇在此時,就是為了最大限度的限制敵軍兵力優(yōu)勢?!?lt;/p></p>
諸葛亮指著地圖道出原由。</p></p>
“除了孔明所說,由項縣沿浪湯渠北上,還可威脅陳留,有切斷許昌與河北聯(lián)系的可能。”</p></p>
“我軍進占此城,便會逼迫袁紹,不得不率主力前來,在我們選定的戰(zhàn)場,與我軍進行決戰(zhàn)?!?lt;/p></p>
“如此一來,我軍就掌握了戰(zhàn)場主動權?!?lt;/p></p>
龐統(tǒng)也隨之補充道。</p></p>
劉備盯著地圖,聽著臥龍鳳雛的分析,不禁微微點頭,眼神明悟起來。</p></p>
魏國國力遠強于楚國,雙方邊界又是犬牙交錯,可供袁紹用兵的方向很多。</p></p>
比如袁紹想攻壽春,就能沿渦水,汝水和潁水三條水系南下。</p></p>
想攻徐州,則可由青州方面南下攻打瑯邪,亦可由兗州方面進攻彭城。</p></p>
一旦主動權落在袁紹手中,那么己方將陷入兵力不足,被動防守的局面。</p></p>
所以才要主動進攻,掌握戰(zhàn)場主動權,牽著袁紹的鼻子走,迫使袁紹按照自己的劇本用兵。</p></p>
選定項縣為決戰(zhàn)之地,正是利用該地地形,逼迫袁紹別無選擇,為了確保許昌不失,只能率主力前來決戰(zhàn)。</p></p>
“嗯,景略,你們議定的這道三路進兵,項縣決戰(zhàn)的方略甚好?!?lt;/p></p>
“就依此戰(zhàn)略,討伐袁紹吧?!?lt;/p></p>
劉備也不沒有質(zhì)疑,欣然采納了這道方略。</p></p>
總體戰(zhàn)略就此定下,接下來就是排兵布陣了。</p></p>
前將軍關羽已先一步回往襄陽坐鎮(zhèn),將統(tǒng)魏延,文聘,關平等荊州諸將,以徐庶為隨軍謀士,率近兩萬荊州軍團出魯陽。</p></p>
魯肅調(diào)往襄陽,替關羽主持荊州軍政,籌措糧草軍資。</p></p>
平東將軍太史慈,統(tǒng)蔣欽,徐盛諸將,以陳登為謀士,率兩萬徐州軍團出瑯邪。</p></p>
陸遜則調(diào)往徐州,坐鎮(zhèn)下邳,留守徐州大本營。</p></p>
中路方向。</p></p>
劉備親率主力,統(tǒng)張飛,黃忠,張遼,張繡,甘寧諸將,統(tǒng)八萬主力楚軍,沿潁水北上直指許昌。</p></p>
蕭方做為國相兼謀主,自然要隨軍出謀劃策,龐統(tǒng)也將一并隨軍。</p></p>
鑒于壽春乃楚國國都所在,既要為前線供應糧草,又要兼顧徐州及江東方向的穩(wěn)定,非得一位軍政雙全,又能得劉備絕對信任的重臣留鎮(zhèn)。</p></p>
諸葛亮自然成了不二人選,以尚書令兼九江太守的雙重身份,坐鎮(zhèn)壽春主持后方大局。</p></p>
劉備便授意蕭方,擬定了這具體進兵方略。</p></p>
萬事已備,眾臣再無異議。</p></p>
劉備高坐回上位,臉上燃燒起決然戰(zhàn)意,霸氣一擺手:</p></p>
“眾將聽令,克日揮師北上,起兵伐袁!”</p></p>
“此戰(zhàn),不破偽魏,誓不收兵!”</p></p>
雷霆般的威喝聲,回蕩在大殿之中。</p></p>
楚國眾臣轟然起身,山呼響應。</p></p>
“不破偽魏,誓不收兵!”</p></p>
“不破偽魏,誓不收兵!”</p></p>
…</p></p>
時年秋。</p></p>
楚王劉備,發(fā)檄文昭告天下,歷數(shù)袁紹罪行,盡起傾國之兵,北伐討袁!…</p></p>
許昌,魏王宮。</p></p>
“大耳賊!”</p></p>
“你算什么東西,不過一織席販履之徒,也敢學孤稱王,與孤平起平坐!”</p></p>
勃然大怒的袁紹,將手中那道劉備進位為楚王的密報,狠狠的拍在了案幾上。</p></p>
大殿之內(nèi),魏國眾臣立時是一片嘩然震怒。</p></p>
“父王,那大耳賊前番奪我徐州,如今又敢仿效父王,僭越稱王,實在是目中無人,對父王萬分不敬!”</p></p>
“父王若不發(fā)兵討伐,父王的威名何在,我魏國的國威何在?”</p></p>
“兒臣愿親提一軍,殺往壽春,生擒那大耳賊獻于父王發(fā)落!”</p></p>
袁尚第一個跳了出來,義憤填膺的慷慨叫戰(zhàn)。</p></p>
眉頭緊鎖的郭圖一聽,不由背后一涼。</p></p>
袁尚心里邊那點如意算盤,他自然是看的清清楚楚。</p></p>
雖說袁尚有帶頭勸進之功,又深得袁紹的愛寵,但袁紹稱王之后,卻并沒有第一時間立袁尚為世子。</p></p>
倒不是袁紹不想立他為世子,而是他們這幫汝潁士人以各種理由極力反對袁紹即刻立儲,說什么袁譚還活著,此時若就立儲,等于是向天下人顯示,袁紹這個做父親的拋棄了長子,會遭天下人誹議。</p></p>
于是袁紹不愿為世人議論,又顧慮于汝潁士人影響力,便只能暫時擱置立儲之念。</p></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三國:臥龍姐夫,忽悠劉備搶荊州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堂燕歸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堂燕歸來并收藏三國:臥龍姐夫,忽悠劉備搶荊州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