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燕歸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6章 不殺此賊,何以服眾?抄滅蔡蒯兩姓,三國:臥龍姐夫,忽悠劉備搶荊州,堂燕歸來,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殺此賊,何以服眾?抄滅蔡蒯兩姓
不殺此賊,何以服眾?抄滅蔡蒯兩姓!想活命只有一條路!</p>
蔡瑁還是選擇跪了。</p>
不但跪了劉備,還不顧所謂尊嚴,卑躬屈膝的向劉備請降。</p>
在利益與風骨面前,他還是選擇了前者。</p>
漢水防線已失,劉備已殺上了南岸,襄陽失陷已成定局。</p>
蔡家的根基,可都在襄陽。</p>
降了劉備,雖然可恥,卻好歹能保住性命,也能保全住蔡家。</p>
就算從此不得重用,蔡氏最多也就不再權(quán)傾荊州,不負往昔的顯赫風光。</p>
那又怎樣?</p>
只要我蔡家根基還在,最多就是暫時蟄伏,以圖將來再起罷了。</p>
畢竟是鐵打的蔡家,流水的荊州之主嘛…</p>
正是在這般利弊權(quán)衡之下,蔡瑁選擇了向劉備低頭。</p>
“劉備素來仁義,他想坐穩(wěn)荊州,也少不得我蔡家的支持。”</p>
“以我的身份,已是服軟乞求,給足了他顏面,他應(yīng)該會納我歸順吧…”</p>
蔡瑁心中自我安慰著。</p>
他甚至還幻想著,接下來劉備會喜出望外,親手將他扶起,如獲至寶一般對他以禮相待,好生的安撫。</p>
劉備俯視著蔡瑁,看著他那副丑態(tài),眼中卻只有厭惡。</p>
方今大爭之世,不光是主擇臣,亦是臣擇主。</p>
另謀明主,也算不得什么不恥之舉。</p>
如他麾下,文聘,張繡等人,哪個不是歸降之將。</p>
劉備非但對他們沒有半分鄙夷,相反還甚為欣賞器重。</p>
但你另謀新主,也要謀的問心無愧才是。</p>
你蔡??墒莿⒈淼钠薜埽瑒⒈韺δ愫蔚鹊亩鲗?,視伱為左膀右臂,將你捧為了荊州武將之首!</p>
厚待佞幸到如此地步,哪怕你一次次損兵折將,人家依舊沒有動你的地位。</p>
可你蔡瑁,這邊前腳剛把劉表的水軍賠光,后腳就背棄劉表,近乎于無縫銜接。</p>
背棄主公背棄的如此干脆利落,如此心安理得,放眼天下也算是首屈一指了。</p>
對于這種無恥的背主之將,以劉備的性情,能不心生厭惡才怪。</p>
只是厭惡歸厭惡,蔡瑁畢竟是跪地請降了,該如何處置,劉備一時拿不定主意。</p>
“主公莫不是忘了,他蔡家?guī)仔值?,皆是死于主公刀鋒之下!”</p>
“此賊會甘心情愿,無怨無恨的歸降于主公?”</p>
“主公也不可忘了,荊襄豪杰對此賊有多少怨氣,主公豈能寒了這些豪杰之心?”</p>
“此等不知廉恥之徒,又怎配追隨主公!”</p>
“方請主公,斬殺此賊,平息荊襄士民之憤,以正主公威名!”</p>
蕭方看出老劉心中猶豫,當即將歷數(shù)蔡瑁罪狀,力主老劉殺之。</p>
劉備心頭一震,驀然間省悟過來。</p>
魏延,文聘,鄧濟…</p>
這些個荊襄豪杰,哪個不曾受蔡氏的壓制,哪個不曾被蔡氏欺在頭上,頤指氣使過?</p>
莫說是文聘這等小姓,縱然是黃家,馮氏這等荊州大姓,這些年亦被蔡蒯兩姓,壓到喘不過氣來。</p>
荊州大小士家豪強,苦蔡蒯兩姓久矣!</p>
這些人紛涌倒向他劉備,一者是看重他雄才大略,有奪取荊州之勢,二者則是怨恨劉表佞幸蔡蒯兩姓。</p>
你若納了蔡瑁之降,就不能動蔡氏,你不動蔡氏,文聘這些降將,這些不滿蔡氏的荊州豪杰,心里邊會怎么想?</p>
正如蕭方所說,必會寒了人心啊…</p>
劉備眼中本就不多的猶豫,頃刻間為蕭方驅(qū)散。</p>
目光再次射向蔡瑁,眼神已是鋒利如刀。</p>
“軍師言之有理!”</p>
“此賊吾若不殺,如何對得起那些為我劉備,浴血而戰(zhàn)的荊襄豪杰!”</p>
劉備一擺手,憤然喝道:</p>
“來人,將蔡瑁此賊拖下去,斬其首級,以告慰戰(zhàn)死將士的在天英靈!”</p>
左右文聘等荊州舊將,無不是表情激動,心中暗暗叫好。</p>
伏在地上的蔡瑁,卻猛然抬起頭,愕然驚恐的眼神望向了劉備。</p>
這劇本不對???</p>
說好的以禮相待,說好的寬厚仁慈都哪里去了?</p>
劉備竟在那鄉(xiāng)野村夫的挑唆下,不顧他荊州名士的身份,不顧他蔡氏一族的底蘊,竟然要殺他?</p>
眾親衛(wèi)一擁而上,將滿臉驚愕困惑的蔡瑁拖了起來。</p>
蔡瑁驀然驚醒,急是拼命掙扎,口中歇廝底里的大罵:</p>
“劉備!我乃荊州武將之首,我乃當世名士,你焉敢殺我?”</p>
“你沒有我蔡家的支持,縱然你攻下荊州,你也休想坐穩(wěn)!”</p>
“蕭方,你這個鄉(xiāng)野村夫,寒門小人,吾與你無怨無仇,你為何要置我于死地?”</p>
“就算你們打下襄陽,我們還有江陵,我們還有荊南,柴桑還有孫策在虎視荊州,你們主臣早晚要——”</p>
蔡瑁悲憤瘋狂的嚎叫聲,戛然而止。</p>
人頭已然落地。</p>
水營之中,響起陣陣的叫好聲。</p>
“主公,方以為主公還當下令,凡負隅頑抗的蔡蒯兩姓子弟,諸將自行處置,不必再交由主公決斷?!?lt;/p>
“除此之外,主公還當宣布,奪取襄陽后,即刻查抄蔡蒯兩姓。”</p>
“凡侵奪官民之地,皆物還原主,其余盡皆收歸官有,用于屯田之用!”</p>
蕭方語氣如刀,又向老劉進獻兩策。</p>
老劉與蔡氏,已是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光殺一個蔡瑁顯然不夠,只要蔡氏仍盤踞襄陽,早晚必為隱患。</p>
蕭方這是要對蔡氏和蒯氏兩姓動刀。</p>
這頭一條進言,令諸將自行處置負隅頑抗的蔡蒯兩姓,就是暗示他們該殺就殺,無需再請示老劉如何處置。</p>
而蔡蒯兩族盤踞荊襄多年,本就占田無以計數(shù),后靠著劉表的庇護,仗著手握荊州軍政大權(quán),更不知侵奪了多少田地。</p>
這些田地,除了尋常百姓之外,自然也少不了那些小姓士家豪強。</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三國:臥龍姐夫,忽悠劉備搶荊州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堂燕歸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堂燕歸來并收藏三國:臥龍姐夫,忽悠劉備搶荊州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