瑣瀾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一章牛鼻子的預言(上),鳳隱朱墻,瑣瀾鈴,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一松手,小布包又拋了回來。</p>
“這次,是我希望你留下——留下這個東西,開始學著真的放下他,不過,作為交換,給我畫個扇面,還要題詩,詩要寫我,但不準罵我?!?lt;/p>
一邊說,一邊往外走。</p>
挑開簾子,但卻沒著急出去,而是轉過頭,看她那低頭沉思的模樣,微微一頓。</p>
傻月亮。</p>
我才沒那么大方。</p>
算了——辦事去了。</p>
祭天大典,后妃無權參加。</p>
皇帝帶領文武百官前往天臺,寒風隆隆,皇帝身穿繁復的祭服,踏著肅穆的禮樂之聲,三拜九叩。迎神之辭未盡,便聽得不知何處,傳來一個蒼老的聲音。</p>
“神明不解危局,但貧道可以?!?lt;/p>
皇帝一愣,下意識尋找聲音的來源。</p>
但天臺構造,正是聲音縱然不大,也如水波般陣陣外散,聲音飄渺浩蕩,猶如天外之人。</p>
遍尋不見,那人又笑了。</p>
“陛下不必再尋了……老道乃天云,不知陛下可愿聽貧道一言?”</p>
秦慕宵在下方微微擰眉,沒有抬頭,但是心里卻隱隱泛起不好的預感。</p>
這不是安排的人。</p>
但此種情況只能看老皇帝自己的想法了。</p>
祭天被打斷,老皇帝心有不悅,但骨子里的在意還是讓他暫且按耐下來。</p>
“不知仙師身在何處,可否現身一敘?”</p>
“哈哈哈哈……”</p>
笑聲回蕩,彈來彈去,最后入耳,突然間一個白色的身影閃爍,最終站在天臺。</p>
“陛下莫急,貧道來了。”</p>
老道人須發(fā)皆白,三尺長髯,如同浮塵一般輕盈柔順,仙風道骨,看上去已是耄耋之年,卻精神矍鑠,站于此間,日光映襯,這人似乎被神光照耀,周身散發(fā)白暈,端得世外高人的模樣。</p>
見他如此面貌,老皇帝心中難免有了幾分確信。</p>
他是如此愛顏面的人,偏生又極度相信鬼神之說,許貴妃鬼魂現世,又加之連日不祥之兆,流言紛紛,他心里也難免犯嘀咕。</p>
莫不是沖撞了什么?亦或是有誰阻礙天下太平,先是張老太師辭世,再有張憶在民間妖言惑眾,詩詞歌賦一篇接一篇,卻總是抓不到張憶其人。為何這一陣子如此多的亂子?</p>
如今這仙師竟然能忽視重兵把守,無聲無息駕臨于此,定然是絕頂高人!</p>
上蒼垂憐!必然是他為帝政績卓絕,維護江山太平!想來長生也有望了!</p>
“仙師駕臨,有失遠迎,不知仙師有何指教?”</p>
“貧道參見陛下——老道不敢稱指教,只是江山有蛀蟲,若不拔除,來日危矣?!?lt;/p>
老皇帝瞬間變了臉色。</p>
這是什么意思!</p>
江山有蛀蟲?他這個每日上朝皇帝的不知道,來了個老頭子,難道要說他這個皇帝做的不好不成?</p>
老皇帝愛面子,但卻是最能審時度勢的。</p>
若是此時怪罪這老頭,那就是他這個皇帝不能聽逆耳之言,有損威名。</p>
更何況如今這老道人有用,便是忍了一時之氣又如何?</p>
若真能助他江山永固,讓他長生,便饒了這人今日放肆。</p>
“不知仙師所指何人?如今文武百官皆在,還請仙師指點迷津?!?lt;/p>
天云老道站在天臺,目光朝下望去。</p>
“此乃雙刃之劍,得當,天下太平,不當,傷人傷己?!?lt;/p>
“仙師是說——”</p>
“正是,此二位。”</p>
老道浮塵一甩,所指方向正是睿、成二王。</p>
“前方這位貴人……面目雌雄難辨,為妖異之兆,但雙目如電,身有紫氣東來,隱有龍氣,為皇室血脈,專武,乃開山之劍,可惜……利刃未成,劍心便損,來日,必為大禍!”</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鳳隱朱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瑣瀾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瑣瀾鈴并收藏鳳隱朱墻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