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三章 政變草案(4k),晉庭漢裔,陳瑞聰,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政變草案(4k)
進京一年后,陸機憑借自己在文壇闖下來的赫赫聲名,已經成功被楊駿征辟,成為太傅府下的一名祭酒。</p>
但身為陸氏子孫,他的理想從來都是出將入相,恢復吳郡陸氏的威名,小小的一個祭酒,在他看來不過是等閑,沒什么好在乎的。故而他無意效忠楊駿,反而把太傅的勢弱盡收眼底。</p>
在這種情況下,與其效忠這位即將覆滅的太傅,不如繼續(xù)緊跟賈謐,把楊駿作為自己的跳板,為下一步的跨越做準備。</p>
雖然這可能會背上背主之名,但在這個年頭,背主有什么所謂呢?大家都是這樣做的。司馬氏如此,賈氏如此,也如此。哪怕是自己的祖父陸遜,不也是放下了在廬江時的殺親之仇,轉而效忠孫氏,才獲得了現(xiàn)在的地位嗎?</p>
由此可見,只有先有了切實的權力與地位,才有可能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p>
所以這次參與政變,陸機義無反顧。</p>
他就自己所得,對眾人介紹情形道:“既然已經決定動武,我想其余方面也不用多說,直接就談談太傅在宮城中的布置。”</p>
“太傅如今在禁軍中,掌握的要緊人事主要有三個,一個是中護軍張劭,一個是左軍將軍劉豫,一個是太子太傅楊濟。其余黨羽如楊珧,都是舞文弄墨之輩,不足為慮!”</p>
楊駿的勢力當然不只有這三人,他最重要的根基實際上在三省,楊珧掌管尚書省,段廣掌管門下省,蔣俊掌管中書省,三省合為一體后,可謂是密不透風,所有的政令都要經過太傅府才能發(fā)布。</p>
但很可惜,筆桿子不能殺人,大家如今做了動刀兵的打算,那楊駿在三省的把控就毫無用處了。</p>
陸機緊接著介紹道:“中護軍張劭,如今名義上總領禁軍,雖然禁軍將士多不為其所用,但總還是有些不識時務之徒,據我所知,能調用的最少也有兩千人?!?lt;/p>
眾人無不面露哂笑,能調兩千人,在洛陽里算是個人物,但對于整個禁軍來說,不過是冰山一角。</p>
“左軍將軍劉豫,是太傅的心腹,手下有禁軍三千,都是他的嫡系,很難說服。”</p>
與會者不動如山,即使再加上三千禁軍,和己方勢力相比,依然差距懸殊。</p>
“最難辦的是太子太傅楊濟,他曾經是鎮(zhèn)北大將軍,久在外營軍中處事,頗有威望,手下又養(yǎng)有五百秦中死士,據說人人善射,敢為楊濟奮死?!?lt;/p>
“他還有權調動東宮的太子五衛(wèi)率,也就是四千東宮衛(wèi)士。”</p>
說到楊濟,大家終于感覺到幾分棘手來,倒不是因為他能調動太子衛(wèi)率,而是因為他的軍中聲望。在禁軍中,他掌握的勢力也就四千人,和劉豫、張劭的人加起來,也不滿萬人。</p>
但是在洛陽城外,尤其是東北部,駐有六萬外營兵,也就是俗稱的北軍。</p>
北軍成分復雜,兵源來自四海九州,不可能由私人掌控,只聽從朝廷的命令。如果楊駿令楊濟出發(fā)到北軍中,調兵來鎮(zhèn)壓城內禁軍,是有成功可能性的。</p>
陸機說完楊駿的軍事布局后,眾人都陷入沉思,賈謐直接問道:“士衡,你覺得此次倒楊,有幾個要點?”</p>
陸機對此已有腹稿,他繼續(xù)分析道:“依我所言,想要覆滅三楊,主要有三個要點?!?lt;/p>
“一是要嚴守宮禁?!?lt;/p>
“陛下與皇后是根本,有陛下的詔令就是奉詔討賊,沒有陛下的詔令,就是圖謀作亂。天下人不識得忠臣奸臣,最后還是要看陛下的詔令行事。要想成事,就必須先在宮中占得主動,把楊駿的人都控制起來,避免他們挾持陛下!”</p>
“然后我們就可以請出陛下詔書,名正言順地討伐那些楊駿亂黨。有詔令在,我們又人多勢眾,那些聽命于三楊的禁軍衛(wèi)士,又能翻起什么水花呢?恐怕會直接做鳥獸散?!?lt;/p>
“二是要看住太傅宅邸?!?lt;/p>
“楊駿是首惡,所謂擒賊先擒王,想要迅速除去奸賊,不至于引起更大的亂子。就應該在得到詔令后,立刻去擒殺楊駿,他府邸內僅布置有數百名侍衛(wèi),只要他一死,剩下的那些黨羽,就成了無根之木,敗亡不過在俯仰之間?!?lt;/p>
“但若是不能速勝,就麻煩大了。楊駿住在曹爽舊居,離武庫不遠,如果讓他們把握了武庫,把庫中甲杖弓弩發(fā)與平民,再加以重金賞賜,短時間內就能拉出一支軍隊,到時候就會平白多出一些沒必要的死傷。故而必須要挑選時機,打他一個出其不意。”</p>
“三是設法守住洛陽各城門?!?lt;/p>
“三楊在城內,撐破天也調不出一萬人來。但若是出了城,他畢竟是太傅,而且是有遺詔輔政的太傅,楊濟在軍中又有聲望,無論是調遣北軍與我等廝殺,還是率眾奔逃他處,都將成為大麻煩!”</p>
“若要避免這等場面,必須要提前把控洛陽諸城門,無論城內形勢如何,決不能放一個人出去。”</p>
陸機說完,便退回賈謐之后。但眾人對他的印象卻出現(xiàn)了極大的變化。</p>
在此之前,眾人都聽說過陸機的文名,知道陸機是一代文宗。但俗話說得好,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一個人能在上有如此造詣,其余領域上難免就有些短處,比如屈原、蔡邕、曹植等人,上建樹極高,政治上通常都郁郁不得志。歷來能夠真正說文武雙全的天才,恐怕也只有曹操、諸葛亮寥寥數人而已。</p>
但今日這一番議論,大家才愕然想起,他是陸遜陸抗的后代,吳郡陸氏的立家之本是軍爭,陸機又怎么可能例外呢?</p>
賈謐對陸機的表現(xiàn)非常滿意,如今陸機是他的幕僚,陸機的優(yōu)秀就相當于展示他的權力,故而他挑釁似地向劉羨笑了笑,哪怕沒說一句話,劉羨也聽懂了他的弦外之音:“你拿什么跟我斗?”</p>
劉羨只覺得好笑。</p>
有了陸機提的三點綱領,接下來則是商議更具體的軍事布置了。</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晉庭漢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陳瑞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瑞聰并收藏晉庭漢裔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