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紙老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1章 鄭信,你賺大了好嗎,漢風烈烈起南洋,人到中年紙老虎,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鄭信,你賺大了好嗎
北大年城,蘇丹王宮。</p>
說是王宮,在大陸上也最多就是一個知府衙門的規(guī)模,但對于莫子布來說,也足夠了。</p>
畢竟他的昆侖山堂,還不過就是兩三千人的規(guī)模而已。</p>
他剛剛坐定,魏家的魏大全就帶著北大年魏氏的戶籍、田產(chǎn)、房產(chǎn)等圖冊契約過來了。</p>
這是一種非常識趣的表現(xiàn),當然也是一種試探。</p>
果然,兩人剛一見面,魏大全就高舉戶籍圖冊說道:“仁德公,此乃北大年魏氏所有丁冊、戶冊。</p>
現(xiàn)在暹羅王情況不明,照拂不到我們這些人了,今后就要靠昆侖山堂主持公道,還請仁德公用印?!?lt;/p>
用印這個事情呢,實際上就代表著宣示主權(quán)。</p>
莫子布拿來看了看,魏家戶籍圖冊上只有暹羅王的寶印,而沒有暹羅王賜給北大年蘇丹的印章。</p>
那么這就代表著北大年蘇丹在魏家眼里,是沒有資格在這上面用印的,現(xiàn)在讓他莫子布用印,自然是有投靠的意思。</p>
隨后莫子布再看了看數(shù)目,好家伙,他終于知道為什么北大年蘇丹看魏家這么不順眼了。</p>
魏家用二十分之一的人口,占據(jù)北大年田畝數(shù)的四成五,礦場的十成。</p>
其余的碾米廠、曬鹽廠,再到交易漁獲的市場和硝制皮毛的皮革廠,制作黃不拉幾蔗糖的糖廠,全部是華人的。</p>
土著除了一些下田,以及能夠捕魚打獵以外,什么都沒有,幾乎可以說得上毫無生產(chǎn)資料。</p>
魏家這不到四千,僅占全北大年0.5成的人口,估計占據(jù)了整個北大年財富的六成,還有不交稅,不服兵役,不服勞役的特權(quán)。</p>
這.,要是莫子布是北大年蘇丹的話,那也是要干掉魏家的。</p>
不干掉的話北大年蘇丹國別說發(fā)展,生存都是個難題。</p>
所以當北大年華人的靠山暹羅阿瑜陀耶王朝倒下,甚至還沒倒下,北大年的巴哈杜爾蘇丹就忍不住發(fā)難,實在是沒辦法了。</p>
不對,不是這樣!</p>
莫子布突然又想到,那華人有錯嗎?</p>
他們又沒有強取豪奪,又沒有像殖民者那樣用槍炮來攫取當?shù)刎敻弧?lt;/p>
這完全就是北大年土著的生產(chǎn)力和生產(chǎn)關系還處于奴隸社會早期,因為他們自身的原因,無法跟擁有先進生產(chǎn)力和先進生產(chǎn)關系的華人對抗而已。</p>
而且就是巴哈杜爾蘇丹這個位置,也特么是華人賞賜的,不然他的祖先還在吉打當個幾百千把人的小土酋呢,哪有現(xiàn)在統(tǒng)治八萬人的風光。</p>
“二哥,這印,小弟可不能用。</p>
北大年蘇丹國乃是暹羅王的藩臣,小弟只是因為他驅(qū)逐宗主官員,反相已露,又意圖害我同胞,是以前來替天行道而已。</p>
這北大年,照樣還是暹羅之土。”</p>
魏大全聽到莫子布這么說,立刻就松了口氣。</p>
不過他也沒有因為莫子布口稱他為二哥,自稱小弟而放松警惕,他想了一下后說道:</p>
“即便如此,現(xiàn)在阿瑜陀耶城情況未知,本來上月就要起運送往王城的貢賦一直未能起運,如今仁德公來了,不如就暫交仁德公處理吧?!?lt;/p>
魏大全很聰明,你叫我大哥,我叫你仁德公,咱兩各叫各的。</p>
而北大年魏家雖然不用給巴哈杜爾蘇丹交稅,但是給暹羅王的貢賦可不能少,這是他們受暹羅王庇護的先決條件。</p>
“那也行,我先替阿迦達王收著,過些時日我麾下這三千精兵還得去阿瑜陀耶城助拳,到時候好商量?!蹦硬键c點頭,無所謂的說道。</p>
本來他不缺魏家這點貢賦,但這是一個態(tài)度,是在告訴魏家,莫子布及身后的河仙并不畏懼暹羅王。</p>
不但不為畏懼,暹羅王還得請我莫大龍頭去救他呢。</p>
他所謂的三千精兵在手,也是表示北大年就是誰也拿不走的了。</p>
兩人又東拉西扯的說了半天,魏大全明白莫子布是想干什么了,他就是來代替北大年蘇丹巴哈杜爾的。</p>
這位莫龍頭準備把他的兵工廠放在河仙,還要搞一個錫礦粗選廠,順便控制一下爪哇島運錫礦去廣州的航線。</p>
除此之外,比如對于魏家目前的產(chǎn)業(yè),并無多大興趣。</p>
莫子布當然對魏家的產(chǎn)業(yè)沒啥興趣,他就這么點人,一大堆的事情要干,滴滴打人的業(yè)務還要開始推廣,魏家這口肥肉,沒有動的必要。</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漢風烈烈起南洋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人到中年紙老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到中年紙老虎并收藏漢風烈烈起南洋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