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米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08章 圈地!府兵制+八旗圈地+西方騎士莊,美人兒子by父子全文免費閱讀,波西米鴉,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08章 圈地!府兵制+八旗圈地+西方騎士莊園!
如果歷史正常發(fā)展的話,宋金這場爭奪秦州的戰(zhàn)爭,發(fā)生在三年之后。</p>
當時,蒙古和金國雙方都拼的筋疲力竭,宋國派出三千精兵,夜襲秦州城,看看有沒有什么便宜可占。結(jié)果,被金國的統(tǒng)軍使石抹仲溫教做人,大敗虧輸。</p>
這就讓當時已經(jīng)升任宰執(zhí)的術虎高琪看出了便宜:我率領三千飐軍,鎮(zhèn)守秦州的時候,你們打不過秦州守軍。我都帶著三千飐軍走了,你們還是打不過秦州守軍,你們宋國也太弱了吧?</p>
于是乎,術虎高琪說服皇帝和其他宰執(zhí),為金國制定了“北失南補”的國策。也就是說,我們金國打不過蒙古人,還打不過你們宋人嗎?從蒙古那里失去的一切東西,要從宋國身上補回來。</p>
后來盡管術虎高琪在金國的內(nèi)部傾軋中被殺,但他制定的“北失南補”的國策,還是繼續(xù)執(zhí)行下去,宋金開始了連綿十年的戰(zhàn)爭。</p>
現(xiàn)在趙朔改變了歷史,不僅提前三年進攻金國,而且和金國簽訂了堪比《靖康協(xié)議》的《大安協(xié)議》。宋國就不是僅派三千精銳夜襲秦州的小打小鬧了,而是直接出動十萬大軍硬取秦州。</p>
當然了,從趙擴的詔書傳到三千六百里外的成都,到四川集合以步卒為主十萬大軍,攻打秦州,需要的時間曠日持久,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見勝負的。</p>
不說宋金大戰(zhàn),先說趙朔。</p>
就在趙擴的詔書從臨安發(fā)出的時候,趙朔率領主力大軍,出野狐嶺,來到桓州城外。</p>
郭寶玉、史天倪、張柔、嚴實,這四名漢軍八旗萬戶,早得了命令,在桓州城等候。</p>
得知趙朔到來,他們出城三十里相迎。</p>
郭寶玉、史天倪、張柔、嚴實,再加上隨趙朔而來的格日勒、蘇和、海日格、阿爾塔納、抹赤別都溫、合答黑把禿兒、石抹明安,就是趙朔的核心班底了。</p>
趙朔將他們在聚集在此地,就是為了商量如何安置漢軍八旗之事。</p>
撫、桓、昌三州中,撫州人口最多最為富庶,桓州人口最少,最為貧窮。所以,趙朔準備以桓州為試點,進行改革。如果桓州成功了,再推廣到另外二州。</p>
趙朔之前,就已經(jīng)任命了史天倪為桓州刺史,進行準備工作。</p>
為什么是史天倪呢?</p>
因為,在趙朔麾下諸將里面,毫無疑問,是史天倪的學問最高。</p>
如果沒有趙朔的蝴蝶效應,史天倪會在今年參加金國的進士考試而落嗎?假如我遇到荒雞夜鳴,擁百萬之眾,功名可唾手取也?!?lt;/p>
雖然史天倪是落第的進士,那也相當不簡單?。?lt;/p>
按照金國制度,考中進士之前,得先通過府試。</p>
金國科舉三年一考,每次府試,全國才有兩百左右的人過關。然后,才從這兩百左右的人里面,選出二十到四十名進士。</p>
換句話說,每年能通過府試的人,平均下來還不到七十人。</p>
就史天倪的水平,放在后世考個清華北大應該沒什么問題。</p>
“天倪?。 ?lt;/p>
來到桓州城內(nèi)刺史府后,趙朔首先就是召集諸將開會,道:“桓州的情況,都摸清楚了嗎?”</p>
“摸清楚了?!笔诽炷叩溃骸盎钢莘綀A近四百里,除去荒地、灘涂和林地之外,八成是牧場,兩成是耕地。牧場水草豐美,可養(yǎng)各種牲畜百萬頭。耕地就比較少了,只有六百九十二萬畝?!?lt;/p>
“人口呢?”</p>
“原本金國桓州有一萬戶常備軍。這些常備軍加上家屬,總?cè)丝谖迦f左右。自從我軍攻占桓州,大量軍戶的家屬逃亡,現(xiàn)在還剩下兩萬左右。其他尋常百姓,大概是四十二萬八千人。</p>
另外,桓州牧監(jiān)有四千戶牧民,總?cè)丝诖蟾攀莾扇f。他們只負責養(yǎng)馬畜牧,生活所需的糧食布帛需要咱們供給。”</p>
趙朔沉吟道:“群牧監(jiān)先不要用管,他們上交馬匹社畜,換官府的糧食布帛,咱們總體是賺的?,F(xiàn)在的問題是農(nóng)民,四十四萬八千普通百姓,得有四十三萬是農(nóng)民吧?</p>
桓州六百九十二萬畝地,豈不是平均每人十六畝地?這相當不少了啊!”</p>
史天倪卻微微搖頭,道:“駙馬有所不知?;钢輾夂蚝?,土地干旱,完全不能和我們河北老家相比。我調(diào)查過了,除了臨河的土地外,其他土地每畝糧食還不到百斤,正常年景也就是八十斤左右的樣子?!?lt;/p>
說穿了,桓州處于農(nóng)牧業(yè)交界的地帶,牧草最為肥美。但是,這些耕地其實根本就不怎么適合種糧食,每畝的農(nóng)作物產(chǎn)量極低。</p>
一畝地的產(chǎn)量是八十斤糧食,再除掉種子的成本,那就是只有七十斤的收成了。</p>
一個人十六畝,就是一年一千一百斤糧食的收入。</p>
聽起來不少,但是土地不是平均分配的,占人口大多數(shù)的百姓日子肯定過得不怎么樣。</p>
朝廷的稅再重一點,那就會更為不堪了。</p>
趙朔道:“那金國的稅收怎么樣?”</p>
“按照金國朝廷的律法,大概是百姓需要繳納一成的收入。但是,實際上,各種苛捐雜稅加起來,大概能收到七成。</p>
當然了,大多數(shù)百姓交不起。</p>
有些手段的百姓,就想辦法拖欠。手段少一些的百姓,就借高利貸以完稅。手段再少的,就只能賣兒鬻女賣妻子,最后賣無可賣,就或者懸梁自盡,或者把自己賣為奴婢了?!?lt;/p>
趙朔道:“那你以為,咱們應該怎么收稅呢?”</p>
“下官非常為難。”史天倪有些羞愧的低下頭去,慢慢把其中的難處講出來。</p>
往昔在永清,史天倪自以為文武雙全,一旦有了機會,必將能出將入相,迎娶世家大族之女,走上人生巔峰。</p>
然而,趙朔交給他的第一件差事,就沒有辦穩(wěn)妥。</p>
怎么收稅呢?</p>
趙朔之前跟史天倪交代過,并不準備讓漢軍八旗將士種田,而是讓他們作為職業(yè)軍人。</p>
桓州,就負責安置史天倪的那個萬戶了。</p>
這年頭,一個家庭要滿足溫飽,一年需要五十貫錢。八旗將士雖然現(xiàn)在盔甲武器都不缺,但無論盔甲還是武器都是會損壞的。以后這些東西所需的花銷,還是要從這些賦稅里面出。</p>
另外,戰(zhàn)士要吃肉,要訓練,需要更多的供給。</p>
粗略算下來,一個八旗將士,一年最少需要有一百貫的收入。</p>
七八戶養(yǎng)一兵,算起來,如果收三成的稅,應該是夠的。</p>
但問題是,土地這玩意兒,不是平均分配的。</p>
中等人家,別說收三成了,就是收五成,都是了不得的德政。</p>
但是,占人口最多、平均土地最少的貧民百姓,你讓他們切切實實的交三成稅,都是要他們的命。</p>
趙朔交代過,要把這昌撫恒三州,當成根本之地經(jīng)營??偛荒芤驗槭斩悾弥蜗旅癫涣纳??</p>
史天倪甚至想到了參考大唐年間的府兵制。</p>
干脆用刀子,逼著桓州百姓把土地都平分了。然后,直接按照三成的稅收,收取賦稅。</p>
但是,話說回來,沒人才?。?lt;/p>
即便真的把桓州的地分了,誰來收稅呢?</p>
原來這三州的官吏,都被那一片片顱林嚇破了膽,跑光了。</p>
蒙古人就別說了,就連漢人,漢軍也絕大多數(shù)是貧苦農(nóng)民出身,識字的不多。勉強識字的那些人,也看不懂繁瑣的賬目,做不了收稅的官吏。</p>
待把這些難處講完,史天倪更羞愧了,滿面通紅,深深地低下頭去。</p>
要不是知道趙朔的脾氣,恐怕早已跪地請罪。</p>
趙朔昂了昂下巴,示意史天倪坐下,道:“其實,這也怪不得史天倪。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把桓州的情況摸清楚,已經(jīng)很好了。來,大家都說說,這桓州,究竟該如何收稅呢?”</p>
“……”</p>
郭寶玉、張柔、嚴實,面面相覷,眉頭緊皺。</p>
史天倪都沒辦法的事兒,他們就更沒辦法了。而三州賦稅的問題解決不了,又影響到他們麾下大軍的安置,真是心焦不已。</p>
那幾個蒙古千戶就更別說了,蒙古人能收明白稅的話,鐵木真能把撫、桓、昌三州都給趙朔?</p>
趙朔道:“你們都不說,我說兩句。其實,收稅的事不難。草原上那些貴人們,大都不識字,還不是能收部落里的貢賦?很簡單的道理。收很多戶的稅,需要專門收稅的官吏。但是,如果只收幾戶、或者十來戶的稅呢?簡直計算即可,誰都能干的來。”</p>
史天倪模模糊糊地好像意識到了點什么東西,道:“駙馬的意思是……”</p>
趙朔道:“以后在漢地,我準備實行兩種制度。第一種制度,就是史天倪你剛才說的府兵制。以后咱們地盤大了,人才多了,肯定大多數(shù)地方,是要實行府兵制的。第二種制度,就是接下來咱們要在桓州實行的,八旗圈地制。”</p>
“圈地?怎么圈?”</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美人兒子by父子全文免費閱讀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波西米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波西米鴉并收藏美人兒子by父子全文免費閱讀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