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劍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06章 讓大臣們斗起來,龍椅才坐的安穩(wěn),盛唐華章,青銅劍客,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書省作為大唐帝國最重要的行政機構,負責起草各項政令,發(fā)布重要敕詔,最高長官為中書令,在唐朝建國初期設有兩人。
但隨著朝廷不再任命尚書令,中書令逐漸成為了百官之首,于是到了李治時期便從兩人改為一人,并被滿朝文武尊稱為“宰相”。
中書令為正三品,下設左右侍郎各一名,正四品,為中書省的副官。
在中書侍郎之下還有左右諫議大夫,正五品,人員不固定,一般在四到八人之間。
諫議大夫之下還有中書舍人、起居舍人、通事舍人等官職,從五品到七品不等。
除了這些常設的官職之外,皇帝還可以不定時的任命臨時性的散騎常侍,級別為從三品,說好聽點是輔佐中書令,說直白點就是為了制衡位高權重的中書令。
在李瑛發(fā)動「弘武改革」之后,中書省的所有官員自動晉升一級。
中書令升為正二品,左右侍郎升為正三品,其他的諫議大夫、中書舍人等職位也俱都晉升一級。
李瑛入主長安之后,任命張九齡為中書令,老臣皇甫寬為左中書侍郎,右侍郎一直空缺。
就在去年春天,年已七十五歲的皇甫寬因病辭世,于是李瑛啟用了曾經擔任宰相的裴耀卿出任中書左侍郎。
一來因為裴耀卿確實擁有過人的內政才能,二來他與張九齡的搭檔十分默契,三來裴耀卿并沒有犯下任何罪行。
于是,裴耀卿在去年秋天否極泰來,被任命為左中書侍郎,輔佐張九齡執(zhí)掌中書省。
而現(xiàn)在張九齡因病無法主持政務,中書省的事務全都一股腦落到了裴耀卿的肩上,所以李瑛需要再任命一個中書右侍郎,與裴耀卿一起執(zhí)掌中書省,等待張九齡病愈復出。
李瑛話音剛落,一直等待機會的韋堅毫不猶豫的舉著笏板出列。
“臣舉薦禮部侍郎薛絳出任中書右侍郎,薛國丈為人忠厚,能力超群,公忠體國,堪當此任!”
韋堅的舉薦大大的出乎薛絳的預料,急忙捧著笏板出來推辭:“韋侍郎抬舉了,微臣才疏學淺,不足擔當此等重任,請陛下另擇賢能?!?
薛絳當然知道中書侍郎的權力比禮部侍郎的權力大,但也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作為皇后的父親,掌握太大的權力未必是一件好事。
李瑛掃了一眼站在腳下的這個岳父。
他今年五旬左右,中等身材,舉止穩(wěn)重,要說人品忠厚確實沒錯,但韋堅說他能力超群,那可就有些違心了。
況且崔星彩的父親已經在中書省擔任右諫議大夫,再把皇后的父親塞進中書省,難不成要把大唐最重要的行政機構搞成丈人開會?
“禮部任務繁重,薛侍郎目前不宜調離禮部?!?
李瑛不動聲色的駁回了韋堅的舉薦。
東方睿卻輕易猜到了韋堅的心思,他的目的無非就是想要疏遠自己跟薛國丈的關系,只要不在一個衙門任職,見面的時間自然會減少,久而久之,關系也就疏遠了。
“臣舉薦榮王出任中書侍郎之職。”
東方睿略作思忖,旋即出列舉薦李琬,“榮王出巡歸來,目前又沒有職務在身,可堪中書侍郎職位?!?
李琬深知中書省的重要,自己作為一個親王入主中書省,勢必會遭到天子猜忌,絕非明智之舉,當下急忙推辭。
“多謝東方尚書舉薦,孤年紀尚輕,缺少經驗,更兼才從隴右歸來,難堪此任,斷不可擔任此要職!”
李瑛對李琬的表態(tài)很滿意,撫須頷首:“榮王遠道歸來,先休息半月再出來任職不遲。”
看到中書侍郎的人選遲遲難產,侍中顏杲卿站出來舉薦道:“臣舉薦王摩詰擔任此職,他才思敏捷,文如泉涌,之前在中書省擔任過中書舍人的職位,起草了許多詔令。
更兼在過去兩年,王摩詰擔任太原尹,將北都管理的井井有條,路不拾遺,臣舉薦王摩詰出任中書侍郎之職?!?
顏杲卿話音剛落,李白出列表示贊同:“臣也支持王摩詰出任中書侍郎,他年輕氣盛,血氣方剛,是最合適不過的人選?!?
年已四旬的王維扭頭看了李白一眼,不知道他這是在幫自己說話還是在貶損自己?
年輕氣盛,血氣方剛,有這樣夸人的嗎?
另一位宰相李適之也站出來支持王維:“顏侍中所言極是,王摩詰可堪此職,臣附議!”
王維正想出來推辭幾句,坐在上面的天子已經開口:“朕也覺得王卿堪當此職,自即日起,你便卸去太府卿的職位,前往中書省出任中書右侍郎?!?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盛唐華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青銅劍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銅劍客并收藏盛唐華章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