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劍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79章 真長兄如父!,盛唐華章,青銅劍客,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除了李峘之外,今年七十三歲的李祎還有六個兒子。
其次子李嶧前年因病辭世,因此李瑛把爵位賞賜給李祎的三子李峴,冊封他為侯爵。
“臣李峴叩謝圣恩!”
身穿緋色官袍,目前擔任兵部侍郎的李峴跟著兄長出列謝恩。
李峴雖然是老三,但因為中間隔了好幾個姐姐,今年只有三十二歲,與長兄李峘差了十八歲,兩人站在一起更像是父子。
而李峴也是唐朝著名的賢相,在李亨、李豫父子手下五次登上宰相之位,歷任工部尚書、戶部尚書、兵部尚書、京兆尹、侍中等官職,賜爵梁國公,為整個唐朝宗室中功勛卓著的楷模。
正是因為李峴年輕有為,所以李瑛才在攻克長安之后提拔他擔任兵部侍郎,讓他與年輕的李泌、崔寧二人,共同掌管兵部。
攻克揚州的策劃者雖然是李祎,但杜希望作為執(zhí)行者,功勞也僅僅只是稍遜一籌,論功行賞,也應該予以封賞。
“杜希望功勛卓著,僅僅稍遜申王,傳旨由臨淄縣公晉升為隴西郡公?!?
李瑛端坐在龍椅上,又宣布了對岳父杜希望的封賞。
這也是杜希望在短短的半個月內(nèi)的第二次晉升,先由縣侯晉升為臨淄縣公,接著由縣公晉升為郡公。
這讓禮部侍郎薛絳、萬年縣令沈易直、諫議大夫崔文煥等人羨慕不已。
不過,羨慕歸羨慕,這些國丈們也沒什么不滿。
畢竟杜希望的爵位是靠著喋血沙場的軍功換回來的,甚至就連他的長子杜位都戰(zhàn)死在了雁門關,現(xiàn)在的榮耀是人家應得的!
除了李祎的兩個兒子與杜希望之外,李祎表奏的田神功、王難得、吳恪守、來瑱等人俱都論功封賞,皇恩浩蕩。
“再有十天就要過年了,我軍收復揚州,可喜可賀。
佳節(jié)來臨,今日中午就由光祿寺在宮中設宴,朕與諸位愛卿共賀這場大捷!”
散朝的時候,李瑛下達了金口玉言。
光祿卿嚴挺之急忙站出來領旨:“臣遵旨!”
早朝散去,文武百官各自返回衙門忙碌,等到晌午的時候再返回大明宮,參加在延英殿舉行的慶功宴。
午時。
光祿寺的人員在延英殿有條不紊的張羅著這場盛大的國宴,身穿紫色、緋色官袍的各部官員紛至沓來,陸陸續(xù)續(xù)的走進了大殿。
李瑛換了一身朱色的便服,帶著皇后薛柔出席,居中端坐。
旁邊留著一張桌案,那是給太子李儼與太子妃韋氏準備的,只是兩人目前尚未到來。
宰相張九齡、顏杲卿、裴寬、李適之分居左右,另外給太師蕭嵩加了一張桌子。
再向下則是身上有官職的幾位親王:分別是大理寺卿、忠王李亨;太常卿、棣王李琬;國子祭酒、鄂王李瑤;奉旨出巡隴右的的榮王李琬尚未歸京,因此缺席。
除了身上有官職的三位親王之外,李瑛也沒有忘記其他幾個成家立業(yè)的兄弟,派人把潁王李璬、延王李玢、濟王李環(huán)、信王李瑝、義王李玼五人請來赴宴。
這其中,排行二十三的李瑝、排行二十四的李玼都是剛剛娶了媳婦沒幾天,首次參加這種高規(guī)格的國宴,俱都舉止拘謹,唯唯諾諾。
“二十三郎,放松點,不必拘束!”
趁著百官還沒到齊,李瑛熱情的與施禮的李瑝寒暄。
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他爹的面看他娘的面,人家親娘都逼到那個份上了,李瑛也應該有所表示。
盧美人雪夜送十三,禮輕情意重。
只可惜,李瑛不敢笑納,怕挨罵……
“多謝陛下!”
馬上就十六歲的李瑝受寵若驚,連連作揖,誠惶誠恐。
“二十三弟,你想要到哪個部門任職?朕給你個機會鍛煉一下?!?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盛唐華章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青銅劍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銅劍客并收藏盛唐華章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