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劍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52章 人人加官,各個升級!,盛唐華章,青銅劍客,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原先的上州刺史最高級別是從三品,現(xiàn)在的布政使升到正三品,卻是已經(jīng)與宰相平級了,這顯然有損朝廷中樞的威嚴,所以升級宰相與六部尚書的級別也需要同步進行。
而且,給朝廷的官員們升級,還可以收買人心,讓滿朝文武感恩戴德。
“除了改革地方之外,朕還要升級朝廷各部官員的品級。”
聽說輪到朝廷官員提升級別,滿朝文武與有榮焉,一個個聚精會神的聆聽,唯恐錯過一個字。
李瑛從吉小慶手里接過一本手帖,沉聲宣布。
“自即日起,中書令、侍中皆升為正二品,往后永久撤銷尚書令、大行臺尚書令等職務(wù)?!?
按照大唐律制,二品以上的職位不常設(shè),屬于榮譽稱號。
正一品的職位除了親王、公主因為血緣自動獲得之外,另有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將等稱號,自大唐建國以來獲得以上官職者可謂鳳毛麟角。
從一品的則有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另有文散官開府儀同三司,武散官驃騎大將軍,以及靠血緣關(guān)系獲得爵位的郡王、嗣親王,以及國公爵位。
屬于正二品的職務(wù)只有一個,那就是尚書令,因為李世民擔(dān)任過此職,后來為了避諱又滋生出了“大行臺尚書令”這個職位。
如今,六部尚書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任何皇帝都不可能允許一個權(quán)力比宰相還要大的“尚書令”出現(xiàn),所以李瑛直接宣布永久撤銷這項官職,以絕后患。
從二品的官職有尚書左右仆射,基本等同于尚書省副官,一般會授予那些功勛卓著的老臣。
另外還有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等榮譽職位,各府大都督、大都護,以及文散官光祿大夫、武散官鎮(zhèn)國大將軍。
可以說,二品的職位形同虛設(shè),基本上沒人擔(dān)任,也浪費了這個品級,所以李瑛才把中書令、侍中升級為正二品。
“陛下圣明!”
聽說永久撤銷尚書令,六部尚書俱都喜出望外,往后再也不用擔(dān)心莫名其妙的空降一個頂頭上司了。
“凡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職務(wù)者一律視為從二品,六部尚書、太常卿、大理卿、御史大夫升級為從二品;三京府尹、大都護皆升級為從二品。
其他各寺寺卿、五監(jiān)主官、太子賓客、各府都督,以及下屬官員俱都官晉一品,著由吏部制作名冊,發(fā)各部閱覽?!?
吏部尚書李祎急忙站出來領(lǐng)旨:“吏部謹遵圣諭?!?
“朕對地方的改革方案大致就是這樣了,諸位愛卿各抒己見吧!”
李瑛起身活動了下筋骨,接過吉小慶手里的茶盞,滋潤了下喉嚨。
隨后,含元殿內(nèi)一片議論聲,嘈雜聲勝過集市,上至宰相,下至七品官員,俱都熱烈的討論著圣人的這項改革。
“你們先討論著,朕出去一趟。”
由于喝茶太多,李瑛便從后殿出門如廁,留下大臣們繼續(xù)討論。
“圣人真是個天才啊,這套行政制度可比現(xiàn)在的完美多了!”
“是啊、是啊,老夫真是沒想到,圣人竟然拿出了這么一套完美的方案,真是讓人驚嘆!”
“圣人不僅上馬能橫槊,下馬能賦詩,武功不遜太宗,而如今在內(nèi)政上也足以比肩太宗了,真是大唐之幸,萬民之幸!”
“是啊、是啊,論武功,陛下有滅突厥、破太原、擒太上皇、破洛陽之功,比之漢武亦是不遑多讓。
如今陛下在內(nèi)政上竟然制定了這么一套完美的制度,簡直是功蓋秦皇、才勝隋文,古往今來,何人可比?”
一陣議論之后,滿朝文武對這套嶄新的地方行政制度贊不絕口,幾乎沒有一句反對的聲音。
就連張九齡、李適之、裴寬這些長于內(nèi)政的官員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拍案叫絕。
只是滿朝文武不知道的是,這套行政制度可不是李瑛靈機一動想出來的。
而且也不是憑一個人的才智就能夠設(shè)計出來,而是經(jīng)過了六七百年的演變,經(jīng)過歷朝歷代的不斷完善,直到明朝的時候才出現(xiàn)了這套“三司制度”。
一炷香的功夫之后,李瑛從后門走進了大殿。
不過,他并沒有急著現(xiàn)身,而是躲在屏風(fēng)后面偷聽滿朝文武的議論,看看哪個在支持自己,哪個又在抗議自己?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盛唐華章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青銅劍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銅劍客并收藏盛唐華章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