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劍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08章 千夫所指,無疾而終,盛唐華章,青銅劍客,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晨曦初露,東方一片霞光。
將近十萬吐蕃人漫山遍野的殺奔成都,浩浩蕩蕩,如同蟻群,飄揚的旗幟遮天蔽日。
吐蕃人缺少騎兵,軍隊中卻有大量的牦牛參戰(zhàn),牛叫聲此起彼伏,響徹曠野。
成都本地的將士從來沒有遇見這等規(guī)模的大戰(zhàn),目睹排山倒海一般洶涌而來的吐蕃軍,一個個駭然變色,如臨大敵。
跟隨李光弼來到成都的士兵作戰(zhàn)經(jīng)驗豐富,他們被分散在四面城墻上,起到了疏解壓力,穩(wěn)定軍心,鼓舞士氣的作用。
“兄弟們不要怕,吐蕃人色厲內(nèi)荏,下了高原狗屁不是!”
“我軍昨夜一個半時辰就殺死了四千多頭吐蕃蠢豬,縱有十萬又有何懼?”
“我們大唐天下無敵,膽敢來犯者定然死無葬身地!”
“這幫吐蕃狗真是活膩了,咱們沒上高原找他們的麻煩,這幫狗雜種竟然從草原上下來送死,那咱們就不要客氣了!”
“將士們不要緊張,我們的援兵很快就到,東面有李嗣業(yè)將軍率領(lǐng)的三萬人馬,北面有田神玉將軍率領(lǐng)的三萬人馬,只要咱們能夠扛住兩到三天,援兵必至!”
在老兵的鼓舞下,成都本地的府兵以及新兵逐漸擺脫了心理恐懼,打起精神,嚴陣以待。
李光弼把老兵、府兵、新兵、差役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分配,四面城墻上各自配置兩千人。
其中,一千五百人在城墻上防守,另有五百人在城墻下待命,在同袍吃飯的時候登上城墻接替防御,輪流吃飯、睡覺。
昨夜盡管遭遇了迎頭一棒,損失了四千先鋒部隊,但吐蕃人依舊多達九萬五千人,密密麻麻的將成都包圍起來,安營扎寨。
晌午時分,吐蕃大軍扎營完畢。
埋鍋造飯,吃飽喝足之后,乞力徐下達了攻城的命令。
“大將軍,可否讓我先去勸降?”
楊洄到現(xiàn)在還不知道李公甫已經(jīng)被俘虜,還以為是他變了卦,不愿意把成都拱手讓給吐蕃人。
乞力徐自然求之不得:“若是能勸降李公甫自然最好,他若是負隅頑抗,破城之后,本將定然將他全家斬盡殺絕!”
“請大將軍靜候佳音?!?
楊洄已經(jīng)于數(shù)日之前知道了洛陽朝廷滅亡的消息,知道李隆基被抓回了長安,但卻不知道武靈筠、李林甫,以及自己妻子咸宜公主的具體消息。
在楊洄看來,既然洛陽被攻破了,那么覆巢之下無完卵,所有人肯定都被俘虜了。
如此一來,楊洄已經(jīng)無處可去,所以他才改變態(tài)度主動替乞力徐勸降,為的就是立下功勞在吐蕃謀求個一官半職。
大唐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李瑛的大唐,楊洄知道自己作為武氏政權(quán)的核心人物在神州大地已經(jīng)沒有立足之地,往后只能在高原上流亡了。
妻子沒了又何妨?
兒女沒了又何妨?
自己今年還不到三十歲,只要能保住性命,未必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駕!”
楊洄叱喝坐騎出陣,在距離一箭之遙的地方勒馬,免得城墻上亂箭齊發(fā),把自己射成刺猬。
“城墻上的守軍聽著,把你們的李長史叫出來,我與他答話!”
楊洄勒馬帶韁,扯著脖頸大聲吆喝。
“這狗賊正是出賣大唐的楊洄!”
在李琦的登基大典上,李光弼曾經(jīng)以中郎將的身份參加,對于當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意氣風發(fā)的楊洄記憶猶新,此刻居高臨下,一眼便認了出來。
“射死這狗娘養(yǎng)的賣國賊!”
城墻上的唐軍紛紛破口大罵,有十余丈羽箭射了下去,奈何楊洄距離太遠,根本無法威脅到他。
“你是何人?有何資格要求我家長史與你說話?”
李光弼挺身而出,試探楊洄意欲何為?
楊洄大聲道:“我乃大唐雍王、尚書令、上柱國楊洄,你說我有什么資格與李公甫說話?”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盛唐華章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青銅劍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銅劍客并收藏盛唐華章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