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劍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22章 各論各的,盛唐華章,青銅劍客,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陳堅帶了數(shù)十名親兵,出城后喬裝成山賊,晝夜兼程的向南追趕汪倫。
一直攆到蕭關(guān),卻并沒有發(fā)現(xiàn)汪倫的蹤跡,只能悻悻的返回靈州向李琚稟報。
“算他小子走運!”
李琚無奈,只能改變多貪墨兩箱的計劃,決定私吞一萬兩黃金。
經(jīng)過陳堅的統(tǒng)計,靈州金庫里的黃金共有“三萬七千斤”,使用兩駕馬車運輸,每輛可以裝載四千斤,共計需要馬車十輛左右。
白銀四百五十萬兩,折合四十五萬斤,需要馬車一百二十輛,各種玉器、珍玩重十萬斤,需要馬車二十五輛。
而最讓李琚頭痛的是銅幣的運輸,總共兩百五十萬貫,總重量高達一千六百萬斤,即便使用兩駕馬車,那也得四千輛馬車才能裝的下。
當(dāng)然,李瑛從突厥牙帳押解到靈州的時候肯定沒有這么多,那時候幾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都是黃金和白銀。
但朝廷總不能拿著金銀給將士們發(fā)軍餉吧,所以在這大半年的時間內(nèi),汪倫一直負責(zé)把金庫里的金銀向民間兌換成銅幣,用來給各地的將士發(fā)放軍餉。
而且,靈州城內(nèi)也沒有這么多馬車,即便把騾車、驢車全部算上都不夠,更何況還有八十萬石糧食。
按照唐制,一石糧食重一百零九斤,八十萬石那就是八千七百二十萬斤,折合到李瑛穿越之前大概四萬三千六百噸。
依舊按照一輛馬車拉四千斤計算,大概需要兩萬一千八百輛才能把這么多糧食裝上車。
不要說靈武城里沒有這么多車輛,就算把整個靈州下轄的馬車、騾車、驢車全部集合起來怕是都不夠!
所以,只能分批向長安運輸。
“靈州城內(nèi)有多少馬車、騾車?”
李琚在驛館內(nèi)接見了靈州尹趙鶴齡,開門見山的問道。
趙鶴齡答道:“大概有三千五百多輛?!?
“那就給本王準(zhǔn)備三千輛馬車,本王先把黃金、白銀、珍玩送到長安,再送一千車銅幣,兩千車糧食?!?
李琚直接做了決定,“長安的糧倉告急,先送八萬石糧食解一下燃眉之急?!?
趙鶴齡彎腰領(lǐng)命:“一切全憑大王做主,下官盡力配合。”
李琚又道:“本王走后,金庫由孤的妻弟陳堅看守,任何人不得干預(yù)?!?
“明白、明白!”
趙鶴齡作為官場老油條,對李琚的話言聽計從。
很快,一千輛馬車在金庫門前集結(jié),由車夫們通力合作,把一箱箱金銀銅錢陸續(xù)裝在車上。
每輛馬車只能載重兩噸,一千車也不過才兩千噸的重量,裝車的時候輕輕松松,難的是長途跋涉中的運輸。
另外的兩千輛馬車在靈州糧倉集結(jié),同樣由民夫們扛著麻袋裝車,一輛輛排列的如同長龍,整裝待發(fā)。
“孤留兩百親兵給你,小心行事!”
李琚拍了拍小舅子的肩膀,語重心長的叮囑道。
“殿下放心,小弟定然辦的滴水不漏?!?
陳堅拍著胸膛打包票。
李琚把自己的親衛(wèi)留給陳堅兩百人,隨后率領(lǐng)三千騎兵押運著三千多輛馬車浩浩蕩蕩的出了靈州城,順著驛道向南奔長安而去。
……
這日,太原尹王維接到了來自長安的詔書,要求他派人把楊太妃、郭太嬪、魏王妃,以及魏王家眷全部送到長安。
王維自然求之不得。
把這些姑奶奶留在太原那就是個定時炸彈,生個病找個災(zāi),有個三長兩短,少不了自己這個府尹的麻煩,當(dāng)即前往晉陽宮求見。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盛唐華章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青銅劍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銅劍客并收藏盛唐華章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