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世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2章、此路不通(上),長途客車文,獨孤世遺,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路不通(上)
朱慈炅神思不屬的從慈寧宮離開。</p>
王坤貼著他耳朵說“含芳殿有人?!敝齑汝烈惨稽c不關(guān)心。</p>
這也就是王坤,換做方正化或者李實,就一定會查清這個人是誰再說。</p>
不過,朱慈炅也有些飄了。</p>
單單新六衛(wèi)就能控制大內(nèi),雖然發(fā)生的是一件不好的事,但他的新軍計劃初見成效。內(nèi)外上下都必須重新研判皇帝的實力,給予小皇帝真正的尊重。</p>
朝堂上干掉三個尚書兩個閣老,小皇帝越來越向朝臣證明誰才能掌控朝局,至少外朝沒有多少人再敢將他當作無知孩童。</p>
戶部和工部接到天工院開會的通知時,都做足了充分的準備,絕對沒有天啟朝的敷衍。</p>
戶部三巨頭是郭允厚、孫居相、李侍問,尚書侍郎一個蘿卜一個坑,是團結(jié)的戶部,精干的戶部,也是苦逼的戶部。</p>
工部則是玩出花來了,大明從來沒有這種情況出現(xiàn)。工部尚書薛鳳翔,左侍郎劉廷元,左侍郎李邦華,右侍郎張九德,右侍郎李之藻。</p>
薛鳳翔是老尚書,首輔力保的。張九德是首輔看好的要培養(yǎng)的薛鳳翔的接班人,但劉廷元才是大明體制下正二八經(jīng)的尚書接班人,沒有交換,暫時趕不走,那就先留著。</p>
至于李之藻,那是皇帝的政治任務,兼一個沒啥大不了的,叫進宮可以向皇帝表示他的吩咐下面如期完成了的。</p>
文震孟文天官大約覺得工部三侍郎一左二右不平衡,很快操作起復了曾暗搓搓得罪過天啟帝的李邦華。具體干啥不知道,先來個工部左侍郎再說。</p>
今天來參會,最尷尬的就是李邦華。</p>
文震孟抱病連夜寫成的辭呈已經(jīng)遞到通政司了,文家仆人一早就在收拾準備回家了。</p>
李邦華作為被文天官起復的最后一位,不知道該去送還是不去送。好在今天工部有場重要的會議,自己完全可以因工作的原因缺席嘛,于是李侍郎主動要求工作了。</p>
然后更尷尬,會議地點居然在皇宮,乾清宮天工院,這下進也不是退也不是了。</p>
這八個人,只有李之藻參加過天工院的會議,他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跟太監(jiān)要了茶,老實的坐下來準備摸魚。</p>
“不是說陛下要來嗎?坐著開會?”劉廷元碰了碰李之藻,謙虛請教。</p>
李之藻抿了口熱茶,眉頭微皺,最近的九真養(yǎng)生茶怎么感覺口感不對,大內(nèi)的也不對。他不慌不忙的望著劉廷元。</p>
“坐吧,最多陛下來的時候行禮。士大夫坐而論道嘛。我看今天文檔挺多的,估計要記很多事。我去找下高公公,他那有硬筆。”</p>
放下茶杯,往太監(jiān)和中書堆里找人,然后才驚聞噩耗。高公公被打殘了,沒一兩個月別想下地。</p>
像個老賬房的郭允厚也在跟一臉奸臣像的薛鳳翔交流,</p>
“我先交個底,戶部沒錢。你們搞的這個啥防汛,我割不了多少肉。不過,如果一會你能幫我一起跟陛下說說這‘兵部弊案抄家’戶部多分兩成的話,我說不定可以多弄點。”</p>
“萬輿兄,這也不是工部搞出來啊。那個張啥的……我都記不住名字,他是科道官,根本不是工部的。”薛鳳翔連連叫屈。</p>
張九德擠進兩位尚書的對話,“大司空說的張啥的,不會是背地里說我吧”</p>
薛鳳翔推推他,顯示著親切,“一邊去,不過水利你是專長,一會要多跟陛下說說?!?lt;/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長途客車文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獨孤世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獨孤世遺并收藏長途客車文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