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閑藝術(shù)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2章 此乃軍師之策,三國:我只想睡覺,卻成曹魏軍神,清閑藝術(shù)家,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乃軍師之策
而在江夏城內(nèi),劉備與諸葛亮正巡視城防,接收曹軍降將降兵。</p>
大軍入城首要任務(wù)是穩(wěn)定局勢,重布防御,以防不測。</p>
諸葛亮原以為接收會有諸多阻礙,不想竟異常順利。</p>
曹軍將領(lǐng)與士兵稍作抵抗后便投降,轉(zhuǎn)而為劉備效力。</p>
劉備滿心歡喜。</p>
畢竟,江夏城原本有兩萬曹軍。</p>
而他自身兵力與之相當(dāng),總計兩萬。</p>
如今兵力驟增一倍,怎能不令他興奮?四萬大軍,讓他更具諸侯風(fēng)范。</p>
劉備的自信也隨之膨脹。</p>
但諸葛亮卻面露憂色,眉頭緊鎖。</p>
此事太過蹊蹺。</p>
收納降兵怎會如此輕易?</p>
然而,劉備正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諸葛亮不愿掃興,于是謹(jǐn)慎建議:“主公,江夏曹軍雖降,但仍需觀察幾日再做定奪?!?lt;/p>
劉備聞言,眉頭微皺。</p>
“軍師可是擔(dān)心降兵有異心?”</p>
劉備心中一凜。</p>
他略作思考,覺得確實如此。</p>
一切太過順利,如同夢境。</p>
入城以來,幾乎未遇抵抗。</p>
“并非如此,只是心存疑慮,為防萬一,請主公采納。”</p>
諸葛亮恭敬行禮。</p>
他并無確鑿證據(jù),只是直覺讓他擔(dān)憂。</p>
“嗯……也好?!?lt;/p>
劉備點(diǎn)頭,卻又猶豫:“若隨意拘禁,恐生事端;若他們真心歸降,此舉反會逼他們反叛?!?lt;/p>
“若不拘禁,則需分散駐扎并監(jiān)視,至少需三四千人方能駕馭這兩萬人。我軍兵力本就不足,再分兵更為困難,如何防御?”</p>
諸葛亮笑道:“主公只需令各營將領(lǐng)與部下分別安置,千余人足矣。”</p>
“妙計!”</p>
劉備欣然贊同。</p>
兩萬降兵雖眾,若無首領(lǐng),難成大患。</p>
只要控制將領(lǐng),士兵自不敢妄動。</p>
“就按軍師之計行事?!?lt;/p>
劉備立刻下令。</p>
江夏城內(nèi)的兩萬軍士被有效隔離。</p>
盡管江夏士兵心懷不滿,但因劉軍長矛犀利,只能隱忍,各自退回營地休整。</p>
隨后,劉備調(diào)動余下四千兵力,加固江夏防御。</p>
每座城門各部署千人把守。</p>
盡管兵力略顯不足,但足以穩(wěn)固整個江夏城。</p>
部署完畢,劉備松了口氣,笑容滿面地對諸葛亮說:“待關(guān)羽、張飛和趙云歸來,便能徹底安心?!?lt;/p>
諸葛亮輕搖羽扇,提議:“主公初至江夏,應(yīng)廣結(jié)人脈?!?lt;/p>
“既然防御已就緒,主公不妨宴請城中各大世家及歸順將領(lǐng),以示安撫。”諸葛亮續(xù)道。</p>
“這是自然,軍師不說我也會做。走吧,軍師,一同去會見這些人。”劉備拉著諸葛亮的手,向太守府行去。</p>
路上,劉備與百姓交談,安撫民心。</p>
得知仁德著稱的劉皇叔駕臨,百姓紛紛圍觀,街道很快人山人海。</p>
劉備滿面春風(fēng),滿是喜悅與自豪。</p>
諸葛亮也對劉備滿懷敬意。</p>
這才是真正的君主,是他愿誓死效忠的主公。</p>
本章未完,點(diǎn)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三國:我只想睡覺,卻成曹魏軍神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清閑藝術(shù)家的小說進(jìn)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閑藝術(shù)家并收藏三國:我只想睡覺,卻成曹魏軍神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