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一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章 馬上就會紅!,抱著媽媽坐車后排去旅游,刀一耕,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馬上就會紅!
首都的冬天相當冷。</p>
不過在1995年這個冬天的首都音樂圈子里,眼看快進臘月,氣氛卻是忽然一下子就熱了起來——新大都飯店小會議室里的一場臨時開唱,沒幾天的工夫就傳遍了整個圈子,一時間只要你是搞流行音樂的,那就幾乎是人人都知道,磨巖的老張張沛仁,最近簽下來一個牛人!</p>
能寫、能唱、能編。</p>
搖滾、流行,都玩得轉,還能寫很港臺風的情歌。</p>
關鍵人家唱得還很牛逼!</p>
據說連大神都聽不出來這哥們到底是用的頭腔共鳴還是胸腔共鳴,更大概率是兩者都有,但是被他混著用了,用到讓你聽不出來——簡直神乎其技!</p>
你仔細去聽,歐美那邊最頂級的一些歌手,近幾年似乎也開始喜歡這么去處理,但國內歌壇,就幾乎還沒什么人掌握和使用這種技巧。</p>
這位應該是第一個。</p>
而且這小子還賊他媽帥!</p>
有多帥?據說比唐國強朱時茂和蔡國慶綁一塊兒還帥!</p>
什么?四大天王?黎名?那種渣渣不要拿來比,什么貴族氣,港港一個流亡之地,能他喵的有什么貴族氣?他有點書生氣而已,軟了吧唧,不夠硬!</p>
總之,這位別看年輕,本事硬的扎手,馬上就一定會紅!</p>
那自然的,張沛仁和薛忠鼎的邀請電話打出去,幾乎就沒有拒絕的,全都是一口就應下——錄音?有空!您一句話!</p>
短短兩天,錄音棚租好了,幾乎是當下國內最頂級的吉他手、貝斯手、鼓、鋼琴、錄音師,全部到位。</p>
因為林見鹿說需要做一點混音,這邊錄音還沒開始,薛忠鼎就一個電話,從灣灣叫過來一位據說是滾石最頂級的混音師,提前開始介入錄制。</p>
1995年12月22日,林見鹿穿越到這個時空還不到一個月,他的第一張,被命名為《冷酷到底》的專輯,就正式開錄了。</p>
錄音棚里的人,每天都滿坑滿谷。</p>
都是朋友,都是人帶人,都是過來膜拜大神的。</p>
而且來的還往往都不是什么凡人。</p>
有那么一回,臨時一個樂器錄不好,畢竟大手子也有找不準感覺的時候,這時候墻邊蹲著一哥們蹭一下就站起來了,貌不驚人的樣子,“要不我試試吧!”,別不服,人家那個味道一出來,林見鹿馬上拍板,“就這個感覺!”</p>
牛人無數。</p>
錄音中間,無數真大神也紛紛跑過來湊熱鬧。</p>
有一次竇維兩口子過來,林見鹿還拉著王霏給錄了一個合音的音軌。</p>
也不止她,劉煥、田振、汪半壁,都給錄過。</p>
進度飛快。</p>
快到老手如張沛仁和薛忠鼎,也都忍不住有點肝兒顫,一再的勸,“不著急的,不著急!再錄幾遍吧!換換風格試試!咱們的經費一共100萬臺幣呢,換成大陸幣足足有20多萬,這才花了還不到五萬,你就錄完一半了!”</p>
天可憐見,滾石在灣灣,那是以精雕細琢做音樂而著稱的,從創(chuàng)作人、制作人到樂手、歌手,對待錄音都異常的認真。</p>
隨著張沛仁跑到首都支攤子磨巖唱片,他推出的魔巖三杰,那也都是對待音樂異常認真且專注的,一首歌從編曲到樂器,從唱腔到情緒,都是各種變著花樣的嘗試,甚至錄到中間忽然決定改個調、換幾句歌詞,那都是常事。</p>
別說滾石和磨巖了,哪怕是在華語歌壇跟滾石比肩而立,這些年也曾靠著王杰、齊秦、張雨生、小虎隊等,一度打得滾石都狼狽不堪的飛碟唱片,是以擅長炒作、宣傳、打市場而著稱,被滾石內部嘲諷為“發(fā)傳單”、“錄得像忠義路賣汽水的喇叭聲”,錄歌也沒有那么快的!</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抱著媽媽坐車后排去旅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刀一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刀一耕并收藏抱著媽媽坐車后排去旅游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