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幾春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71章:南霽云,來吧兒子媽媽是純還是混,人世幾春秋,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南霽云
隨著常念俠的先鋒部隊接連收復安平、渤海、河間,梁蕭又親臨燕云之地,傳檄四方。</p>
各地百姓紛紛揭竿而起,驅(qū)殺匈奴官吏。</p>
冀州南方的清河郡,西南方的魏郡,西邊的常山,中西部的巨鹿,北部的中山……</p>
匈奴在各處郡縣的兵力已經(jīng)不足以平息民變,越來越多的百姓加入起義軍,迅速壯大起義軍聲勢。</p>
起義軍中的部分頭領卻有些為難了。</p>
西秦的強大深入人心,梁蕭殲滅匈奴單于,自身戰(zhàn)損未知,而西秦卻沒有任何損失,正是漁翁得利的時刻。</p>
更何況西秦屢屢派人向這些起義軍頭領示好,皇帝拓跋穹為人寬厚仁慈更是舉世皆知。</p>
原本的計劃,若能成功起義,據(jù)城死守,可以向西秦獻城,歸附西秦,也好過歸附匈奴。</p>
可西秦最近卻和匈奴結(jié)盟……</p>
再者,燕云之地的百姓都是武朝遺民,起義軍壯大之后,內(nèi)部紛紛請求歸附徐州,享受武君德政。</p>
人心所向,他們只能順從眾意。</p>
但梁蕭并沒有急于收復這些郡城,而是率眾直奔燕州。</p>
那里是幽州地界,燕州亦是匈奴單于新定的王城。</p>
越是靠近匈奴人的首都,收復難度越大。</p>
去年年初右賢王慘敗之后,匈奴單于便接受大國師的提議,減免燕云之地百姓的賦稅,重點推廣的地方正是匈奴人的京畿一帶,即燕州附近。</p>
這一帶的百姓已經(jīng)享受到了單于減免賦稅的好處,因此對武朝的歸屬感可能不如其他郡城那般強烈。</p>
河間與安平、渤海接壤,梁蕭與慕凌生會合之后,便立即率眾北上。</p>
河間起義軍領袖南長風得知梁蕭親臨,也大喜過望,領著幾名起義軍領袖,前來拜見梁蕭。</p>
眾人遠遠望見梁蕭器宇軒昂,又有慕凌生等人隨行,身后軍容整齊,頓時心中大喜,翻身便拜。</p>
“草民南長風等人,拜見武君!”</p>
梁蕭扶起南長風,也稱贊道:“南將軍威名遠揚,慕先生贊不絕口,今日一見,當真名不虛傳。平定河間,南將軍居功至偉?!?lt;/p>
他已經(jīng)通過常念俠的聯(lián)絡員了解河間情況。</p>
河間的匈奴將士人數(shù)不足三千,但也是全副武裝的正規(guī)軍,而河間起義軍沒有多少兵器,全賴此人單槍匹馬直取敵酋,才能迅速穩(wěn)定局面。</p>
南長風謙虛道:“不敢當!全虧常將軍擊潰敵騎,否則我等九死一生!”</p>
梁蕭聞言,好感倍增,又見南長風身側(cè)的少年與其面貌相似,一臉正氣凜然,好奇詢問。</p>
“這位小兄弟是?”</p>
南長風連忙解釋。</p>
“乃是草民的胞弟南八,今年十四。草民今年三十三,乃是家中長子,中間還有六個同胞皆已亡故,只有小弟與草民幸存……”</p>
慕凌生連忙解釋道:“主公,南將軍的那幾位同胞皆是起義軍頭目,英勇就義……”</p>
梁蕭與群臣不禁肅然起敬。</p>
梁蕭更是當眾表態(tài)。</p>
“今后定不辜負燕云百姓,尤其是南將軍一家!”</p>
南長風感激之后,心中一動,拉著胞弟上前,語氣誠懇。</p>
“草民原名南一,與小弟皆是粗人,長風之名,乃是當年恩師所賜。恩師已故,可否請武君為草民的小弟賜名……”</p>
梁蕭一怔,望著眼前少年,喟然長嘆。</p>
“天意如此!”</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來吧兒子媽媽是純還是混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人世幾春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世幾春秋并收藏來吧兒子媽媽是純還是混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