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一章 擢升參將,明末遼東從軍行,遼鷹,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擢升參將
其實萬歷皇帝明白這個建州左衛(wèi)指揮使能發(fā)展到今天的局面,與自己曾經(jīng)的判斷失誤有莫大關(guān)系。所以他毫不掩飾自己懊惱的情感。</p>
炮擊努爾哈赤的這幅畫,楊林采用的是遠近相交的角度。一邊是明軍紅夷大炮噴出灼熱的火舌正在猛烈開火;一邊是努爾哈赤被硝煙籠罩摔落馬下,周圍后金將佐被炮火炸翻的一瞬間。整個畫面展現(xiàn)了后金軍突遭重炮打擊之下的窘迫和慌張,以及明軍英勇作戰(zhàn)、戰(zhàn)斗到底的決心。</p>
之后的一幅畫畫的是戰(zhàn)斗結(jié)束后,一隊明軍官兵或坐或站或騎馬,他們有的摘下頭盔在擦汗;有的在包扎傷口;有的解下水囊喝水;還有的輕撫紅夷大炮緊握刀矛,盯著面前的后金俘虜和遠遁的后金軍。而在明軍戰(zhàn)馬腳下,踩得正是后金軍的正黃旗軍旗。因此這幅畫名為“馬踏正黃旗”。</p>
最后一幅畫畫的是叆陽城頭一面大明戰(zhàn)旗迎風招展,旗下一盞造型美觀、質(zhì)感大方的長明燈熠熠生輝,用它的光亮驅(qū)散了初春最后的一絲寒意。</p>
這幅畫的寓意很明顯是夸贊大明的。戰(zhàn)旗表示大明神圣不可侵犯;長明燈意指大明的國運和壽命,永不熄滅。不得不說這幅畫的寓意極好。</p>
而楊林對這幅畫的文字注解是:大明治隆唐宋、遠邁漢唐。不割地、不和親、不賠款。天子御國門,君王守社稷。歷朝歷代不可及也!</p>
這段話本是后世人包括滿清皇帝對明朝的評價,如今卻被楊林搶了先機拿來用在此處,并且改動和增加了幾個字。整個意思立刻就不同了。</p>
果然,萬歷皇帝一下子就被這些注解的字吸引住了,目光緊緊盯在上面不肯移開半分。他反復輕聲的吟誦著,臉上驚喜、震撼、欣慰等表情不斷變換。這是他登基以來看到的對大明最中肯、最客觀的評價。他被這些文字所感染,心中激情彭拜豪氣萬丈。換句話說,誰這樣夸自己的祖宗和國家誰不高興?他也知道對于楊林這個小小的游擊來說,這是在拿著自己的腦袋寫下了這些字。</p>
在這一刻,萬歷皇帝把自己登基后能叫上名的武將從腦中都過了一遍。例如麻貴、陳磷、李成梁、李如松、杜松、劉鋌等等,哪一個拿出來都是名將。可是這些人與自己心目中的名將卻總感覺缺少了些什么。他們要么是頭腦簡單四肢發(fā)達的老丘八一個;要么攀附文官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要么養(yǎng)寇自重和朝廷玩兒心眼。怎么比較都沒有楊林能讓自己這么喜愛和中意。他甚至暗嘆楊林為何出生晚了,怎么才讓自己遇到。這樣懂事故、還能打仗的年輕將領(lǐng),放在哪個皇帝手里不喜歡?</p>
其實楊林在寫這些注解時并沒有要刻意討皇帝歡心,他只是覺得寓意這么好的畫要不配上些絕妙的文字,那真是妥妥白瞎了自己的一番心思。所以他把后世對明朝的評價給寫了上來,沒想到讓萬歷皇帝心動感慨不已。</p>
萬歷皇帝過了好半晌才道:“楊林深得朕心,此人可堪大用。來人,擬旨......”</p>
“擢升楊林為叆陽參將,行副將事。麾下將佐官吏皆各升一級,其余兵民人等按戰(zhàn)功賞賜有佳。由朕的內(nèi)帑撥付此賞銀。將本為險山參將管轄的鎮(zhèn)江、寬甸、長甸等邊堡歸其管轄,軍政民事皆由其決斷。望其不負朕望,有朝一日蕩平建奴。為朕雪恥,為國解憂!”</p>
王太監(jiān)聞言驚得下巴都快掉下來了,暗呼道:“我滴天老爺,楊林這是祖墳冒青煙了嗎?能獲得陛下如此賞識,給與這么大的權(quán)力。這在大明開國以來的歷史上也沒誰能比得了了。要知道這位萬歲爺可不是什么大方慷慨的主兒.......”</p>
“你還傻愣著干什么?還不快快擬旨!”萬歷不耐煩的向還呆立在原地的王太監(jiān)怒喝道。</p>
“是是是,奴婢這就擬旨.....”</p>
萬歷皇帝這么大力封賞楊林的目的,一是喜愛和器重他;二是要以叆陽抗敵的戰(zhàn)績?yōu)榘駱?,告訴遼東其他各地的軍民,你們只要好好干那么我這個皇帝不吝封賞;三是他要在遼東搞勢力平衡,最重要的是他要惡心文官集團;四是通過此事試探朝臣們對皇帝要重掌軍權(quán)的反應,為繼任自己皇位的子孫探路。最后還有更深一層的意義。</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明末遼東從軍行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遼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遼鷹并收藏明末遼東從軍行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