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九十章 四種身份,明末遼東從軍行,遼鷹,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四種身份
一年前老韓頭兒一家還在后金為奴,受盡了欺辱壓迫。如今卻在叆陽安了新家,官府不僅免費分給他們房產(chǎn)田地和牲畜,而且靠著做豆腐的手藝還能賺錢補貼家用。在此期間官府還不時的派人來詢問生活怎樣,是否有什么困難需要幫助解決。這在以往簡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p>
而且奇怪的是,自從楊林來了叆陽以后風調雨順一切太平。要不是這兩次后金軍圍城破壞了一些農(nóng)田,今年保準是個大大的豐收年。</p>
老韓頭兒為此告誡家人,現(xiàn)在這么好的日子是楊游擊給的,所以楊游擊說的話咱們一定要聽;楊游擊要干的事情咱們就去干。楊游擊不是讓一邊搞生產(chǎn)建設一邊提高警惕保衛(wèi)家園么,那就沒什么廢話照做就是。那些韃子再敢來咱們拚了命也要干到底。決不能再當奴隸!</p>
從后金解救和投誠過來的各族百姓和老韓頭兒家一樣,都得到了房屋田產(chǎn)和牲畜。為此他們對楊林的忠誠和擁護程度比任何人都高。因為他們來到叆陽時一無所有,是純粹的“無產(chǎn)階級”。那么現(xiàn)在一下子變成了“有產(chǎn)階級”,心中感激的不得了。誰要是想把這些資產(chǎn)再掠奪回去,他們肯定是要拚命的。這不是什么謀略所致,而是人性如此。</p>
楊林就是抓住了這一點,從人的本性上與后金搶奪人心、搶奪人口。因為不管到何時人口都是寶貴的資源,而后金最大的軟肋就是人口稀少。</p>
楊林這么做就是明確告訴對方,你后金不是給旗民分發(fā)各種戰(zhàn)利品和財物么,那么我也這么做。而且還要比你分的多、分的好;你后金不是給投降過去的明朝官吏賞賜官職么,那么你們投過來的人在我這邊賞賜的官職也不低,甚至比你們賞賜的官兒還有實權;你后金不是依靠“七大恨”作為反叛的理論依據(jù)蠱惑人心么,那么我這邊有“駁七大恨”來證明你那套理論的荒謬和胡扯。并且利用各種說法來挑撥你后金內部之間的矛盾。</p>
為了團結內部,激勵百姓積極向上的熱情。楊林還把叆陽百姓分成軍屬、功民、烈民、丁民四種。軍屬就是叆陽現(xiàn)役官兵的父母、岳父母、妻兒這樣直系的親屬,統(tǒng)稱為軍屬,享受無賦稅和差役的待遇及官府給予的各種優(yōu)惠政策。</p>
如蘇赫巴魯、張魁武這樣的武官,因為父母都已去世,其岳父母和他的妻兒就是軍屬,其他的旁系親屬不算。這種身份隨著當事人退伍而結束。</p>
功民就是退伍或傷殘的軍人統(tǒng)稱為功民。意思是為國家服兵役做出過貢獻的人,是表彰他功績的一種形式。另外有在戰(zhàn)時積極協(xié)助官府和官兵守城,平日里幫助官府巡查、緝捕或見義勇為等立下功績的百姓,經(jīng)官府認定屬實后也歸到功民的行列。這些人會受到三到五年不等的免稅、免徭役的優(yōu)惠政策及官府給與的其他優(yōu)惠政策。</p>
功民還具有擔當一些官府職務的優(yōu)先權。如捕快、差役、保甲長、看守等。但是功民制度只能世襲父子(女)兩代。如父親為功民,兒子可以享受優(yōu)待政策。但是孫子(女)這輩就不行了,統(tǒng)為基本的丁民身份。要想繼續(xù)享受優(yōu)待,那么兒子就要通過努力把自己變成功民,給自己的子女爭取優(yōu)待政策。這樣可以避免后人躺在祖宗的功勞簿上無所事事不思進取,變成社會的“寄生蟲”。例如滿清后來的那些八旗子弟們。</p>
烈民一般是指陣亡將士的直系親屬,如父母、岳父母和妻兒。他們將終生免除徭役和賦稅。并且優(yōu)先享受各種官府給予的各種優(yōu)惠政策。</p>
丁民顧名思義,就是一般的普通百姓,要正常繳納賦稅和出徭役。但是丁民可以通過參軍或是立功轉變成其他身份。這樣可以調動百姓的積極性。</p>
如老朱開國時定下的士農(nóng)工商的階層不可改變,誰干啥就一輩子干啥,甚至子孫后代都不能變更。這樣的規(guī)定在開國時可以迅速恢復生產(chǎn),提高社會發(fā)展效率。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必然會不符合實際,從而讓整個社會陷入僵化的地步。這樣極不利于國家發(fā)展。</p>
楊林之所以要把百姓分成這四種身份,就是要扭轉這種社會僵化的問題。尤其是叆陽這種邊城,絕對不能按照關內的方式和觀念來對待百姓身份。也就是說人的積極性調動不起來,其他一切都免談。</p>
楊林也知道自己這么做是違反了明朝制度,甚至已經(jīng)觸碰了法律。但是當今的形勢下,拘泥于一格最后只會落得和歷史上一樣的結果——被后金占領和屠戮。他要對叆陽上萬軍民的生存負責。</p>
所以當邢云衢、徐晉和楊雷這些懂國法的人規(guī)勸楊林要</p>
懂得分寸時,后者只是渾不在意的一笑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邊城獨鄰塞外可不遵世俗之法。有罪無罪皆有我承擔,汝等當奉命行事即可!”</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明末遼東從軍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遼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遼鷹并收藏明末遼東從軍行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