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一十四章 養(yǎng)寇自重,明末遼東從軍行,遼鷹,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養(yǎng)寇自重
大人,啥叫青春期叛逆?。繉O奎亮在一旁問到。</p>
楊林道:青春期叛逆簡單的說就是不分男女,長到十四五歲時自己有主見了,不愿意聽家里和旁人的話。最明顯的就是你不讓他干啥他偏干啥,即使嘴上不說心里也是七個不服八個不忿。甚至不服管教當(dāng)面頂撞。你也是從那時過來的,就沒有這感覺嗎?</p>
回大人,我那時還真有那么一丁點兒你說的那樣。但是架不住我爹真揍啊,不是拳頭就是棒子打身上真疼啊,哪還敢有啥叛逆?別的不說,只要兩頓不讓我吃飯,我就徹底完犢子了。孫奎亮撓著后腦勺不好意思的道。</p>
孫奎亮的話把其他人都逗樂了,紛紛附和他。畢竟這個時代忠孝為社會行為主流,是三綱五常中最重要的標(biāo)準(zhǔn)。誰要是敢不聽爹娘的話那就是不孝。這個名聲一旦做實那么他一輩子也就完了。</p>
楊林?jǐn)[手讓大家安靜下來,繼續(xù)道:你們都是窮苦人家的孩子,稍微長大些就要干活為家里分擔(dān)負擔(dān),自然是聽爹娘話。可你們別忘了阿濟格生下來就是主子爺,天老大他老二兒,自小養(yǎng)成的驕橫脾氣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改的。所以我敢保證,他回去后會給老奴他們帶去不少的麻煩。另外話又說回來,別看咱們放了阿濟格因此不會得到上面的獎賞,但這也未必不是好事。</p>
旁邊的蔣川不解的問到:大人,您這話怎么說?難道咱們抓了老奴的兒子不算功勞?</p>
薛凱拽了下蔣川的衣角道:就你屁話多!大人話都沒說完呢你就打岔。你這臭毛病得改??!</p>
楊林笑笑道:你們想啊,朝廷十萬大軍在薩爾滸被老奴打的丟盔棄甲損失慘重??稍蹅兡?,從雅爾古寨開始到現(xiàn)在,區(qū)區(qū)千把人的標(biāo)營就消滅了不少賊虜。這讓其他官軍和將領(lǐng)的臉面往哪兒擱?如今咱們保衛(wèi)叆陽之戰(zhàn)得勝,戰(zhàn)果更是輝煌。初步統(tǒng)計僅是斬獲的首級就有兩千多顆,其他俘虜什么的還沒算呢。這戰(zhàn)績報上去等于又給了上面那些總兵副將參將等大人一輪耳光。甚至兵部和內(nèi)閣的那些大人們也等于被咱們打了耳光</p>
張魁武不等楊林說完,便有些不忿的道:大人,您說的意思我明白了。就是咱們打的勝仗越多,眼紅和忌恨咱們的人就越多。就因為咱們的能打反襯出了他們的無能?</p>
楊林點點頭道:對,就是這個意思。咱們現(xiàn)在已是樹大招風(fēng),遭人眼紅忌恨那是肯定的。就好比一個財主家鬧耗子,他養(yǎng)了一群貓去抓耗子。平日里好吃好喝的供著貓們,為的就是早日將耗子抓光。</p>
可貓們都知道,要是把耗子抓光了自己就失去了作用,財主就再也不會好吃好喝的供著自己了。所以它們出工不出力始終不把耗子都抓光,玩起了養(yǎng)寇自重的把戲。但是有一天新來了一只貓,抓耗子很賣力氣,沒幾天就抓光了大部分耗子。你們說,其它的貓能不恨這只新來的貓嗎?</p>
張魁武與眾人互相對視了一眼,回道:大人,您要是這么講我們就更明白這個道理了。說白了咱們就是那只新來的貓,把耗子抓光了等于斷了人家的生路,遭人忌恨也是在情理之中。</p>
楊林輕嘆一聲道:我要是不把阿濟格放走,那么打著各種名義前來索要他的人一定很多。比如兵部遼東都司巡撫衙門等等,甚至一個守備或是一個游擊將軍都想沾沾咱們生擒逆酋親生兒子的功勞。因為我沒他們官大,就得聽人家的。你們說到那時候我究竟把人給誰?</p>
這個這個確實挺難辦。任何一方都比咱們官兒大不聽不行啊。張魁武等人聞言面露難色。</p>
所以我為了不得罪人不得不出此下策。你們以為我愿意放了阿濟格?實話告訴你們,我比你們?nèi)魏稳硕纪春捱@些建奴!可是為了讓咱們這些能抓耗子的貓兒活下去,咱們有些東西該讓就讓該放就放。俗話說的好,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今天的舍就是為了明天的得!</p>
大人,您這話的意思是不是說舍就是放,得就是抓?歸根結(jié)底一句話就是咱們以后還能抓住阿濟格。畢竟有抓才有放有放才有抓不是。蔣川笑嘻嘻的問道。</p>
楊林搖搖頭道:我說這些話對你們這幫白丁兒簡直就是對牛彈琴!這僅僅是抓人放人的問題嗎?這段時間咱們忙于備戰(zhàn)和打仗,我估計你們借著這個由頭又都把書本扔下了吧。告訴你們,三天后我考你們這些人《百家姓》和《三字經(jīng)》,回去好好溫習(xí)功課吧!別到時候考不過去挨罰!</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明末遼東從軍行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遼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遼鷹并收藏明末遼東從軍行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