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三章 奉命喝酒,明末遼東從軍行,遼鷹,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林這么做還是出于打擊和羞辱建州女真部的目的,讓他們知道即便官軍在薩爾滸慘敗,但依然有能力去打擊他們。通過在人群前裸體示眾的方式,摧毀他們的自尊和自信。他知道這必然會遭到后金強烈的仇恨和報復。不過既然雙方已經(jīng)沒有和解的余地,那就把事情做絕吧。</p>
戰(zhàn)俘過后,又一次引起百姓們興趣的是官軍隊中的那兩門佛郎機炮。只見這兩門大炮炮身上蓋著防雨的油布,露出的炮管上卻披著紅綢編成的大紅花。有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這兩門大炮是立了功的。</p>
官軍入營后,城中百姓的熱情不減,紛紛議論著此次官軍征戰(zhàn)的經(jīng)過和細節(jié),就仿佛他們親歷了一般。尤其是提到那些女戰(zhàn)俘,個個眉飛色舞滿面垂涎之相,恨不得立碼弄到手玩弄一番。</p>
楊林、張祝和王長水被商賈士紳們請到城中最好的酒樓——鴻賓樓就餐。鴻賓樓的東家馬識圖四十多歲,人送綽號馬胖子,今日親自下廚表達對官軍的情意。</p>
遼東氣候寒冷,菜肴多是大盤大碗的炒、燉之菜。之所以如此是避免涼的快,因此沒有關內(nèi)各菜系精致。但講究的是經(jīng)濟實惠吃飽吃好,彰顯了地域飲食的特點。</p>
馬胖子的手藝真不是蓋的,煎炒烹炸樣樣精通,做出來的菜肴也很美味。他這個二百多斤的大胖子掂起炒勺來毫不費力,不斷招呼伙計上菜。</p>
等入席后,楊林首先向眾人深施一禮,然后端起酒杯代表叆陽所有官兵,對眾商賈士紳長期的支持表示感謝。并祝所有人都身體健康、生活富足。說罷仰頭連干三杯。眾人見此一片稱贊,也都跟著干杯。</p>
酒宴正式開始,大家吃的不亦樂乎。接下來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后,就不斷有人開始向楊林敬酒,但都被他委婉謝絕了。為了不讓對方感到自己失禮,他讓張祝和王長水代自己飲酒。</p>
“張把總和王把總,我一會兒回去還有軍務要處理,因此就不多飲酒了。但是咱們又不能冷了大家的心意。所以我命令你們倆,放開酒量,展示咱們叆陽官軍的氣概。讓大家知道有咱們在,叆陽,天下太平!”楊林揮著手臂道。</p>
“遵命!”王長水和張祝倆人齊聲回應。隨后招呼伙計再拿酒上來。</p>
王長水酒量一般,五錢的酒盅勉強喝個五六杯就面紅耳赤了。張祝則不一樣,他最喜歡楊林讓他去干兩件事。一件是上陣殺敵;一件是讓他放開酒量喝酒。</p>
商賈士紳們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吃飯飲酒比較講究禮節(jié),沒誰上來就頭不抬眼不掙的猛吃猛喝一頓。大家多是有條理的慢吃慢飲,趁機也好在席中與他人商談和處理一些事情。這就是俗稱的“酒桌文化”。</p>
張??刹还苓@些,他認為這是慶功酒,慶功酒就要喝個痛快。他讓伙計把自己的酒盅換成酒碗,然后先喝一碗過過癮,接著就左一輪右一輪的不斷起酒。</p>
商賈士紳們的酒量可比不過張祝。而且喝酒若是過快過急身體受不了,會醉的極快。但張祝是官軍的“二把手”,除了楊林就是他說了算。</p>
大家礙于情面不好拒絕,只能硬著頭皮陪他喝。最后喝的一個個舌頭發(fā)硬、腿腳發(fā)軟。甚至有人借著酒勁,一改平日里斯文正派的形象,向楊林提出購買女戰(zhàn)俘的請求。</p>
楊林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只是給張祝一個眼神。這貨二話不說端起酒碗又敬了一輪。這一輪下來酒桌上爬下了好幾個,剩下人的人實在扛不住了,一邊夸著張把總海量一邊嚷嚷著不喝了。</p>
張祝哪能放棄這難得的奉命喝酒的機會,給自己滿上一碗后又給眾商賈士紳們滿上。不過他這次沒急著喝,而是吃起菜來緩緩酒勁。</p>
楊林趁機把張祝想要找個女人成家的事說了出來,引得商賈士紳們一陣熱烈響應。紛紛說一定要把這事辦好,決不能讓張把總孤身一人過日子。</p>
張祝被弄的面紅耳赤害羞起來,嚅嚅的也不知說啥好。索性端起酒碗一飲而盡,抱拳不斷說感謝大家的厚愛。</p>
此時在軍營中,官兵與漢夷百姓也在用飯。席間主要菜肴有豬排燉豆角、豬肉燉粉條、醬燉叆河魚、炒大豆腐、烀茄子、黃瓜絲拌干豆腐絲、逛蕩湯。這些菜肴極具東北特色,形成葷素搭配。</p>
主食是大米和小米混在一起煮的二米飯。飯上淋些燉菜的湯汁,那種美味就別提了?;镱^軍們告訴大伙慢點吃,飯菜管飽管夠,就是沒有酒。</p>
叆陽的官兵們定期會吃上這樣的飯菜,對此也沒什么驚訝奇怪的。</p>
但那些跟著來的漢夷百姓就不一樣了,他們都是奴隸和下層人士。許多人長這么大也沒吃過這么好的飯菜,因此一個個緊盯著那些肉食,鼓著腮幫子往嘴里猛塞,哪還管有沒有酒。</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明末遼東從軍行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遼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遼鷹并收藏明末遼東從軍行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