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文老大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73章 錦衣還鄉(xiāng),停電了同桌把我拉入懷中小說,網(wǎng)文老大爺,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甘寧既沒有原時空中在黃祖麾下憋出來的戾氣,也沒有在孫權(quán)麾下始終不能融入的落魄。</p>
在劉封麾下,甘寧有的是志得意滿,意氣飛揚。</p>
故而甘寧對劉封的引導(dǎo)既感激,又信服,老老實實的讀了不少書,還對劉封派去教他讀書的名士很是尊敬。</p>
如今的甘寧可是劉封以其父之名親自招攬,相見之后又主動投入劉封麾下的,甘寧在劉封麾下待的可比原時空中孫家麾下舒服滋潤的多了。</p>
甘寧在孫家由始至終都是外人,而在劉封手下,卻是嫡系心腹。</p>
這差別可謂是天差地別,更別說如今劉封的實力已經(jīng)遠超孫家最鼎盛時期了。</p>
甘寧如今視劉封為主,那是心悅誠服,越是甘寧這等桀驁不馴之人,一旦被馴服,那又如忠犬一般忠心耿耿。</p>
“汝需幾日?我照準(zhǔn)便是?!?lt;/p>
劉封渾然不介意甘寧臨陣請假,看的周圍人只是眼紅艷羨,只聽得劉封繼續(xù)提醒道:“只是軍中事務(wù)可要安頓周翔?!?lt;/p>
“喏!”</p>
甘寧高興的笑了起來,隨即又單膝跪地,沖著劉封懇求道:“主公,寧有一請,雖自知冒失,然又心有不甘,寧愿為主公懲戒,也想要求上一求。”</p>
“哦?”</p>
劉封失笑起來,顧左右而對諸葛亮、龐統(tǒng)、許褚等人笑曰:“興霸勇烈,其性剛直,不意今日也會曲意相求也?!?lt;/p>
眾人應(yīng)景的大笑了起來,這換了其他人,甘寧早就惡狠狠的瞪過去了,但現(xiàn)在卻低眉順眼的在旁賠笑,乖巧的幾乎不像甘寧。</p>
“好了好了,你且說來聽聽。”</p>
劉封笑道:“不過若是要求過分,我可真不能答應(yīng)?!?lt;/p>
劉封口中說著拒絕的話,可任憑誰人都能聽出話語中的親近之意,隨侍在劉封身邊的孫權(quán),孫皎,孫翊、周舫、周峻等人看的很是眼紅,忍不住心底里升起了恨不能以身相代的念頭。</p>
甘寧根本不在乎其他人的眼光,只聽得劉封松口,登時大喜過望,叩首道:“主公知道,寧已經(jīng)離家多年,已有十?dāng)?shù)年不曾進奉香火,此番歸家,寧心實不安,斗膽懇請主公能隨小人登岸,大駕光臨,既給寧一個招待主公的機會,也好叫寧炫耀一把,又能在祖宗面前賣弄一番,也讓鄉(xiāng)梓和祖宗知曉我甘寧如今也是出人頭地了?!?lt;/p>
甘寧聞言,雙目陡然精光大盛,竟不顧甲胄在身,推金山倒玉柱般轟然拜倒。他額前鐵盔重重磕在船板上,震得腰間金鈴一陣叮當(dāng)亂響,口中卻迸出金石之音。</p>
“主公明鑒!”</p>
他猛然抬頭,虬髯間竟隱隱有淚光閃動:“寧這十?dāng)?shù)年來,錦帆漂泊,未嘗得祭先祖。今日若蒙主公垂憐——”</p>
說著,甘寧突然扯開戰(zhàn)袍,露出胸膛上猙獰的多處舊傷:“當(dāng)年離家時,寧在宗祠前立誓,不得功名絕不還鄉(xiāng)!”</p>
他大手拍得甲板震顫:“求主公成全,讓寧也能錦衣晝行一回,在鄉(xiāng)梓父老們的面前好好夸耀一回!也叫甘家列祖列宗知道,甘家這不成器的浪子,如今也是大漢兩千石的將軍了!“</p>
江風(fēng)忽烈,吹得他腰間金鈴亂響。</p>
那鈴鐺上猶帶血痕,分明是當(dāng)年做錦帆賊時的舊物。</p>
劉封長嘆一聲,上前想要將甘寧扶起。</p>
甘寧卻頓首在地,不肯抬頭。</p>
劉封神色一變,低聲喝道:“起來!”</p>
甘寧這下子不敢再執(zhí)拗了,乖乖的順著劉封的手從甲板上站了起來。</p>
看見甘寧老實聽話,劉封露出了滿意的笑意,在甘寧可憐兮兮的目光中,緩緩說道:“且讓你得意一回吧?!?lt;/p>
“多謝主公!”</p>
大喜之下,剛剛站起來的甘寧又轟的一下子跪倒在地,心中感激萬分,恨不能為劉封即時去斬將奪旗。</p>
臨江乃是后世的忠縣,雖然算不上什么大城市,但在巴蜀的地位還是挺高的,因為這里有鹽井,出井鹽,而且又有長江運輸之利。</p>
東漢末年,臨江有嚴(yán)、甘、文、楊、杜五大姓,其中甘姓出了甘寧,嚴(yán)姓出了嚴(yán)顏,其他三姓也頗有來源。</p>
其中楊姓不但與弘農(nóng)楊氏有些淵源,也和蜀中犍為楊姓有關(guān)系。</p>
文姓后來出了個大儒名為文立,是帶頭大哥譙周的入室弟子,后來得司馬炎欣賞,當(dāng)上了三公中的太尉。</p>
至于杜氏差了點,并無什么知名人物。</p>
劉封自帶許褚并兩千親衛(wèi)登岸,大隊人馬自然不能停歇在臨江,交由諸葛亮和龐統(tǒng)統(tǒng)領(lǐng),繼續(xù)朔江而上,接防沿途縣邑江關(guān),并布置防務(wù),調(diào)換縣官。</p>
劉封親往,給甘寧帶來了巨大的榮耀感和滿足感。</p>
甘家在臨江本就是大姓,雖然因為甘寧叛亂而受到了一定的打擊,許多族人跟著甘寧去投奔了劉表,被劉表分配給了黃祖,然后又被劉封給招攬到了徐州,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族人依舊呆在臨江。</p>
這些人在甘寧離開之后,重新組建了甘氏,并在姻親、鄉(xiāng)黨的遮蔽下挨過了最艱難的時間。</p>
作為代價,甘氏從臨江五大姓氏直接跌落谷底,臨江的鹽官丟了,臨江的土地也丟了,就連臨江底層小吏的官職都沒剩下幾個。如今的臨江甘氏已經(jīng)被徹底踢出了五大姓,跌落到了臨江士族豪強中的三流地位。</p>
當(dāng)甘寧帶著劉封回到臨江的消息傳出,甘氏主族以及散居在臨江各地甘氏族人在收到消息之后,第一時間就攜老扶幼趕來臨江縣城。而臨江本地的嚴(yán)氏、文氏等族卻是驚慌一片。</p>
甘寧在見到家鄉(xiāng)父老之后,痛哭流涕,平生極少落淚的他此刻卻是泣不成聲。</p>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時。</p>
當(dāng)年自己意氣用事,輕率冒失的參加了那次叛亂,竟累得甘氏滿門遭此傾覆之禍。</p>
族中子弟迫不得已,或投荒僻壤,或隱姓埋名,昔日臨江頂級豪族的朱門繡戶,轉(zhuǎn)眼化作斷壁殘垣,子弟顛沛流離,而他本人則是有家歸不得。</p>
甘寧每于夜半驚醒,總見父祖族老們泣血的面容在眼前飄蕩,此般痛楚,縱以鋼刀剜心亦難訴萬一。</p>
幸而天道垂愛,今得遇左將軍這般明主。</p>
看這錦帆重披,看這金鈴纏掛,看這旌旗再繡“甘“字,當(dāng)年流落江湖的錦帆賊,竟也有衣錦晝行之日。</p>
若能使甘氏祠堂重燃香火,讓離散子弟再聚族徽之下,某這顆負(fù)罪十多載的心,或可稍得安寧了。</p>
當(dāng)晚,文士、楊氏、杜氏等姻親家族送來了大量的瓜果蔬菜、雞鴨豬羊,甘寧下令盡數(shù)宰殺,宴請家鄉(xiāng)父老。</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停電了同桌把我拉入懷中小說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網(wǎng)文老大爺?shù)男≌f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網(wǎng)文老大爺并收藏停電了同桌把我拉入懷中小說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