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文老大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1章 賀齊求援,停電了同桌把我拉入懷中小說,網(wǎng)文老大爺,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靠岸!”</p></p>
虞翻當即下令,命令船上的士卒靠岸??粗h處虞翻的小船靠在了棧橋之上,只要自己上了船,可就安全了。</p></p>
周昕的嘴角露出一絲笑意,可下一刻,這一絲笑意就徹底凝固,他的喉嚨前方突出了一支箭頭,上面還帶著斑斑殷紅。</p></p>
周昕只覺得全身的力氣都消失了,就連韁繩也握不住了,翻身栽倒,從馬上掉了下去。</p></p>
艨艟上的王朗和走舸上的虞翻看的目瞪口呆,只覺得自己的喉嚨都被卡住,說不出話來。</p></p>
沒多久,又一騎從煙火之中馳出,孫策勒住戰(zhàn)馬,翻身躍下,走到滿身鮮血,已經(jīng)說不出話來的周昕身前,露出一個獰笑。</p></p>
隨后,孫策抽出腰間的短刀,一手持刀把,另一手扶住刀刃,直接插進了周昕的頸部,然后順勢一剜,又用力一切,斬下了周昕的首級。</p></p>
隨后,孫策站起身,將周昕的首級高高舉起:“賊將業(yè)已授首,降者免死!”</p></p>
王朗、虞翻以及參與的會稽軍士卒們盡皆失聲,呆呆的看著那形同惡鬼一般的俊美青年。</p></p>
一月下旬,劉封自無錫出兵,以徐盛為先鋒,賈逵所部為接應,樊能所部為后路,大軍開拔,不消七日,已至吳縣城下。</p></p>
果然正如徐琨預料的一樣,劉封軍在抵達之后,又開始大興土木工事。</p></p>
這讓徐琨松了口氣,覺得自己怎么也能再支撐個一個月。</p></p>
可次日一早,劉封那邊派來一名騎士,射箭入城。</p></p>
城中士卒撿到后發(fā)現(xiàn)此箭沒有箭頭,反而綁了一封書信。</p></p>
士卒不敢怠慢,立刻上交,層層傳遞,送到了徐琨手中。</p></p>
徐琨接到書信,以為是劉封的勸降信。</p></p>
此時的徐琨已經(jīng)和之前不同,見識過征南軍戰(zhàn)力的他心態(tài)已經(jīng)變了。雖然徐琨依舊不會背刺孫策,可若是條件合適的話,他也不會死戰(zhàn)到底的。</p></p>
因此,徐琨打開了書信閱讀起來。</p></p>
出乎徐琨的意料,這封書信并非是勸降信,而是一封泄密信。</p></p>
里面直接告訴了徐琨征南軍的圍城計劃,其中重點講的就是城南。</p></p>
劉封在書信中直接告知徐琨,此番圍城,不會再圍三闕一了,等到城東、城北的營地建設(shè)完畢之后,就會開始建設(shè)城南營地。</p></p>
至于城西,則是邗溝的起點,直通震澤,整條邗溝從城西南而出,遮蔽了整個吳縣西城。</p></p>
此處也只有一個水門,進出船只。</p></p>
徐琨臉色微變,雖然哪怕城南也被圍了,理論上城西依舊可以從水門出城??蓪O家水軍已經(jīng)被征南軍水軍打的丟盔棄甲,只能龜縮在吳縣城中了,無疑水路也是被堵死了。</p></p>
從這點上來看,城南其實才是吳縣最后一條生路。</p></p>
徐琨剛開始時還不明白劉封送這封書信來的目的是什么。</p></p>
可現(xiàn)在有些明白了,這是在給自己施壓啊。</p></p>
如果自己想要投降的話,就沒有資格拖延時間。若是想堅決守下去的話,那征南軍這一次可就不會再放徐琨和他麾下的部曲一條活路了。</p></p>
徐琨的臉色變得相當難看。</p></p>
另外,徐琨還看出了一層意思,那就是對方給自己留足了考慮的時間,而這個時間,就是征南軍修建城北、城東大營的時間。</p></p>
徐琨露出苦笑之色,他之所以肯留下來斷后,勸說吳景先走,顯然也是存了投降的心思的。</p></p>
無錫一戰(zhàn),讓他心生了膽怯之意。</p></p>
如此堅城,自己又有死守之心,劉封毫無取巧的正攻之法,居然僅僅只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就以傷亡不到千人的代價給攻下了。</p></p>
這讓徐琨完全沒有守住吳縣的信心。</p></p>
他之所以會下大力氣勸說吳景先走,除了吳縣的確不需要如此之多的守軍外,也有一點小心思。</p></p>
與其陷入如此被動的局面,倒不如先勸走吳景,自己能守則守,不能守則走,若是既不能守也不能走,那就降了。</p></p>
看著書信,徐琨面色猙獰,咬牙切齒,卻始終做不出決斷。</p></p>
此時城外的劉封大營之中,各處都在熱火朝天的進行土木工程。</p></p>
雖然此時是冬日,土地被凍的較為結(jié)實,好在一來這里是江東,要比北方暖和上不少,二來徐州軍中也多出了許多鐵質(zhì)工具,比如鐵制的錘子、鋤頭、鏟子等等,都大大提升了效率。</p></p>
劉封的大帳第一時間就被立了起來,以供劉封在其中處理軍務。</p></p>
此時,劉封正在接待一名壯勇之士。</p></p>
此人姓賀名齊,字公苗,會稽郡山陰縣,是會稽軍中的一名軍官。</p></p>
為王朗所遣,自上虞出海,走水路前來求援。</p></p>
“啟稟征南,我主如今危在旦夕,懇請征南立刻發(fā)兵,救援山陰?!?lt;/p></p>
賀齊和董襲一樣,都是在孫策南下攻打王朗,偷襲高遷屯時投降孫策的。</p></p>
董襲干脆就是高遷屯反水的,賀齊則不一樣,他的地位可比董襲高多了。</p></p>
如果說董襲只是一個中等,甚至是低等豪強,那賀齊家可是山陰名士,而且也是豪強。</p></p>
賀齊本人就是郡吏出身,后來還代理剡縣長,他的成長軌跡其實是和甘寧很是相似的。如果甘寧沒有造反,也會在蜀中如此一步步提升的。</p></p>
在固陵之戰(zhàn)中,原本歷史上的賀齊以及賀家是中立的,并沒有下注在王朗身上。</p></p>
可這一次不同,因為局勢大為變化了,孫策的兵力雖然和歷史上差不多,和潛力卻小太多了。</p></p>
原本歷史上孫策南下會稽的時候,已經(jīng)占領(lǐng)了大半個丹陽和大半個吳郡,最少也是一郡半的實力,可如今南下時,雖然南邊不斷戰(zhàn)果頻傳,可北邊卻是屢戰(zhàn)屢敗。</p></p>
再加上丹陽根本就沒入過孫策的手,這時的賀家以及絕大部分的會稽士族豪強們都做出了錯誤的判斷,下注到了王朗身上。</p></p>
如今山陰被圍,賀齊不得不出城繞行上虞,從海路前來求援。</p></p>
有一個非常反常識的冷知識,海運規(guī)模并不是越靠后就越發(fā)達的。</p></p>
實際上海上貿(mào)易、運輸繁榮的時代,兩宋是為首,其次卻是兩漢,當然,大明沒法定義,鄭和下西洋確實技術(shù)先進,規(guī)模龐大,但也就這么一次。后來的明廷就連漕糧海運都搞不定,更別說其他的了,可同一時期,走私船的規(guī)模卻是大的嚇死人。</p></p>
自西漢起,交趾(包括越南北部)的供奉稅賦就是從海路經(jīng)候官轉(zhuǎn)運到長江,然后從邗溝輸送至中原的。這個時候,有大量的海船負責海路運輸,雖然技術(shù)沒有后世先進,但規(guī)模卻是不小的。</p></p>
因此,賀齊走海路求援,實在是相當合理。</p></p>
賀齊本人高大魁梧,面相正氣,看向劉封的目光中滿是崇敬和乞求。</p></p>
賀齊可是山陰本地人,山陰城中就有許多他家的親朋好友,一旦陷落,他幾乎不敢想象會有什么后果。</p></p>
劉封記得賀齊這人能力也是相當不錯,也是個文武雙全的人才,雖然沒法和那些頂級人才相比,但怎么都能算是個文武都上70分的人才了。</p></p>
孫策拿下會稽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舉了賀齊為孝廉,可見賀家在會稽郡的地位之高,僅次于周、虞兩家,還在林、焦諸家之上。</p></p>
“山陰城中尚有多少人馬?以你之見,山陰還能堅守多久?”</p></p>
劉封看出了賀齊心中的焦急,他直接了當?shù)脑儐柶疖娗閬怼?lt;/p></p>
賀齊一聽,眼睛頓時一亮,趕忙回稟道:“城中僅有六千完整郡兵,另有兩三千潰兵,若得時間整理,也可堪一戰(zhàn)。只是孫軍正在銜尾追擊,不日即可抵達山陰城下,山陰城中最多只有兩三日整備的時間。”</p></p>
劉封眉頭緊皺,站起身在帳中來回走動。</p></p>
他這邊還要對付吳縣之敵,肯定是沒法援救山陰的。</p></p>
如果要救,那就只能指望太史慈、周瑜他們了。</p></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停電了同桌把我拉入懷中小說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網(wǎng)文老大爺?shù)男≌f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網(wǎng)文老大爺并收藏停電了同桌把我拉入懷中小說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