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文老大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7章 舊日主從,停電了同桌把我拉入懷中小說,網(wǎng)文老大爺,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曜卿,昔日一別,至今已有三載矣,曜卿這幾年可還好嗎?”</p>
劉備開頭就懷念起了往日。</p>
三年前他還是陶謙表奏的豫州刺史,袁渙是他人生中第一個茂才。</p>
當時袁渙和陳群一樣,激烈的反對劉備前往徐州,向劉備痛陳徐州之弊,如火山之口,就差沒說你劉備把握不住了。</p>
可當劉備決定前往徐州之后,陳群和袁渙還是做出了不同的決定。</p>
陳群跟著劉備一起去了徐州,而袁渙則南下江淮,想要避難江東,躲避兵災,結果被袁術所扣留,并為其所用。</p>
當然這也不是說袁渙沒有陳群忠誠,而是兩人的境遇不同。</p>
陳群當時已經是劉備的別駕了,而袁渙并沒有答應劉備的征辟,所以還是白身。</p>
兩相比較,袁渙自然可以來去自由。</p>
因此,劉備并不怨恨袁渙離他而去,相反還頗為重視袁渙,畢竟這是劉備平生第一個茂才,頗有些白月光的味道。</p>
聽見劉備的話后,袁渙面露慚愧之色,尷尬的拱手道:“渙凡俗之目,不識使君英雄,不能相隨左右,半路而去,深為慚愧?!?lt;/p>
袁渙這話還真不是在客氣,的的確確就是他心中所想。</p>
三年前,他覺得徐州是個大坑,誰去誰倒霉,結果劉備去了,不但沒倒霉,還在短短的三年時間里,肅清瑯琊,南復廣陵,大破袁術,北上勤王。</p>
別離不過三載,再次見面,劉備竟然已經是天下第四人了。</p>
百官群臣之中,也只有大司馬袁紹、大將軍曹操兩人還算是位在劉備之上。</p>
可這兩個人,一個是汝南袁氏,天下仲姓,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剛起家就得韓馥贈于冀州。</p>
另外一個,也是官宦之后,歷任兩千石,雒中掌兵權,起家就是一郡太守,還有宗族曹姓、夏侯舉族相從。</p>
劉備有啥?</p>
啥都沒有啊。</p>
勉強有個關張趙,可這時候誰認關張趙啊。</p>
充其量也就覺得關張趙是個不錯的武將罷了。</p>
袁渙始終覺得當時勸說劉備別去徐州是正確的,可現(xiàn)在他是真的動搖了。</p>
沒辦法,誰讓劉備拿出來的成績能這么好。</p>
袁氏得知劉備官拜驃騎大將軍,都督三州后,是真的懷疑起自己的眼光和智謀了。</p>
幸好當時還有陳群和自己是一個意見看法,可見并不是他袁渙太短視,而是劉備太英雄了,就像太祖高皇帝和光武皇帝,能為人之所不能。</p>
每每想到這一點時,袁渙心里就有些激動,有些懊惱,有些悔恨。</p>
甚至還會遐想,如果當初自己沒有離開劉備南下江淮,而是跟著去了徐州,會是如何一番景象?</p>
聽說陳群都已經擔任一郡之守了,要知道陳群可是比他還小了五六歲,今年才剛剛二十七啊。</p>
二十六的郡守,上一個例子還是李武陵。</p>
李進擔任武陵太守的時候,差不多也是這個年齡。</p>
可李進因為朝中無人,他在武陵當了整整十幾年的太守,后來也不過升遷為交州刺史。而陳群現(xiàn)在可算得上是劉備的元從功臣,股肱之臣,未來當真是不可限量。</p>
聽著劉備真心實意的關懷,心中的感激混合著羞愧和后悔,使得袁渙起身下拜,沖著劉備感激涕零道:“渙未能與使君患難與共,實無顏再見使君。”</p>
劉備卻是驚訝莫名,趕忙起身上前將對方攙扶起來。</p>
“曜卿此言何意,昔日備自身都朝不保夕,如何能勉強曜卿?”</p>
劉備卻是安慰對方道:“曜卿之才,備素來知曉。不日定當上奏朝廷,表奏曜卿入雒中任官。”</p>
緊跟著,劉備拍著袁渙的手道:“曜卿,非是備非議汝主,袁公路非良主也。”</p>
“使君?!?lt;/p>
袁渙沒有想到劉備對他依舊如此真誠,還關心他的前途,一時之間,他恨不能當即轉投劉備,為其效力。</p>
只是即便是為袁術所逼,但自己的確已經為他效力。</p>
背叛主君是袁渙無論如何都無法突破的底線。</p>
歷史上他轉投呂布并非是拋棄袁術,投奔呂布,而是在袁術攻伐呂布,遭遇大敗之后。</p>
袁術急于跑路,扔下了袁渙,導致袁渙被呂布所俘獲,這才轉投了呂布。</p>
嚴格說起來,是袁術對不起袁渙,而并非是袁渙背叛了袁術。</p>
劉備卻是殺氣騰騰道:“曜卿勿憂,袁公路不過是冢中枯骨,此番南下,我定然打破壽春,擒拿袁術,上解雒中,交由天子發(fā)落?!?lt;/p>
劉備這句話一出,袁渙總算是想起了自己這次出使的使命。</p>
只是這又是一樁進退兩難之事。</p>
雖然明知道不現(xiàn)實,但袁渙還是開口道:“使君容稟,渙此來,乃是請和而來?!?lt;/p>
“請和?”</p>
劉備啞然失笑,片刻后嘲諷道:“袁公路今日始知我劉備是何人耶?”</p>
袁渙臉色通紅,顯然劉備這話連他也卷了進去。</p>
雖然劉備這話的本意還是嘲諷袁術那句‘劉備何人也’,可落在袁渙的耳朵里,難免也有嘲笑他有眼無珠的味道。</p>
然而袁渙對此只有羞慚,卻毫無怨憤。</p>
一來袁渙的確是個厚道人,二來也是他自己都是這么想的。</p>
袁渙此時只能強行壓下心中的雜念,正色拜道:“使君,請聽我一言,我主此次確有議和之心,極為懇切。況且我主尚存,對使君也是一件好事?!?lt;/p>
“哦?”</p>
劉備好奇的問道:“不知曜卿所言何意?”</p>
袁渙即時說道:“渙試為使君分析一下時局?!?lt;/p>
劉備當即點頭道:“善!還請曜卿指教。”</p>
袁渙于是開口道:“自西涼亂武以來,天下諸侯紛爭,戰(zhàn)事四起,然其中本質,袁家內亂爾。細數(shù)關東群雄,無非一為術、一為紹也。”</p>
“可如今天下,大司馬即將一統(tǒng)河北,虎視河南。大將軍掌控兗、司二州,又與大司馬多年盟友,彼此互相支援,可謂親密之極。荊州劉表,素為大司馬盟友,雙方南北呼應多年。而左將軍之友,孫破虜陣亡與襄樊,陶恭祖讓徐州于使君,前將軍一蹶不振,困守易縣,可謂是覆滅在即。如此一來,使君莫非還看不到其中險惡嗎?”</p>
劉備為之一愣,漸漸回味過來,明白了袁渙在暗示自己什么。</p>
原本天下無非袁術、袁紹兩大陣營。</p>
如今袁術陣營已經處于明顯的下風,眼看就要覆滅,而袁紹卻勢如烈火烹油,花團錦簇。</p>
曹操和袁紹是發(fā)小,多年的盟友,彼此互相支援,交情肯定不是你劉備能比的吧?</p>
劉表是袁術死敵,跟袁紹早早結盟,南北聲援多年,這情分也不是你劉備能比的吧?</p>
況且劉表遠在荊州,劉備的徐州、豫州就在人家眼皮子底下。</p>
哪怕是遠交近攻,袁紹也只會先選你劉備,而不會是劉表啊。</p>
袁渙說完之后,一直觀察著劉備的神情。</p>
看見對方沉思不語,心中頓時一喜,知道劉備是把自己的諫言給聽進去了。</p>
否則對方大可以直接婉拒自己,而不是如此沉思。</p>
能有這么個好的開頭,讓袁渙對接下來的發(fā)展有了更多的信心。</p>
“使君,您如今得封驃騎大將軍,為天子所重,都督徐、豫、揚三州州事?!?lt;/p>
袁渙趁熱打鐵的繼續(xù)說了下去:“眼下您就是天下第二大強藩,如今袁紹不過受困與前將軍,欲攘外而先安內。一旦前將軍身死族滅,若想大司馬放過徐州,恐使君只有望風出降一條路而已。”</p>
“使君,可還記得韓文節(jié)乎?”</p>
袁渙所問的韓文節(jié),正是贈送冀州給袁紹的韓馥。</p>
緊跟著,袁渙又問道:“若非使君寬仁,張孟卓兄弟又是何等下場?”</p>
劉備悚然而驚,目光不由自主的轉向一旁的劉封。</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停電了同桌把我拉入懷中小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網(wǎng)文老大爺?shù)男≌f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網(wǎng)文老大爺并收藏停電了同桌把我拉入懷中小說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