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文老大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7章 譙縣許氏,停電了同桌把我拉入懷中小說,網(wǎng)文老大爺,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在劉封等人疑惑不解的時候,打開的城門中走出一個昂藏大漢,更讓劉封等人大開眼界的是,這個大漢居然倒拉著一頭牛。</p></p>
劉封騎在馬上,目瞪口呆的看著那壯漢一步一步的將一頭敦實健壯的耕牛給倒扯了出來?!斑^路的客人,既然來了,就是客人?!?lt;/p></p>
那壯漢隨后將耕牛硬生生按倒在地,朝著劉封等人喊道:“許家塢沒甚好東西,就送客人們一頭肥牛,五壇美酒,客人吃飽喝足,也好趕路?!?lt;/p></p>
劉封頓時樂了,原來自己被許家塢里的人當成了馬賊了。</p></p>
那拉牛送禮的壯漢,應該就是許褚了。</p></p>
這是想示之以威,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啊。</p></p>
許褚可從來都不是個莽漢,要不然他這一輩子就死忠曹操,對其他人不假辭色,卻偏偏能在曹操死后迅速的被曹丕所接納,甚至引以為心腹?</p></p>
要知道曹丕這家伙可是典型的精神病,比他老子還要精分十倍。</p></p>
就因為他的小心眼,硬生生逼的于禁羞慚吐血而死,曹氏宗親二號人物曹洪,晚年險些被誅。</p></p>
就這樣一個人,許褚能在曹操活著的時候不給他半點面子,可死了之后,立刻就成了曹丕的人了。</p></p>
光是這份跳船的本事,就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擬的。</p></p>
至于許褚裸身戰(zhàn)子遠的典故,那是替寡婦曹背了鍋。</p></p>
不過今天許褚還真是給劉封開了眼界,居然能以一己之力,倒拉一頭耕牛。</p></p>
劉封止住身后人跟隨,緩緩策騎上前,竟然一個人來到了許褚面前。</p></p>
許褚身材極其高大,都快趕上關(guān)羽了,最少也是兩米起步。而且體格也和關(guān)羽如出一轍,都是骨架巨大,體格較為勻稱健壯。</p></p>
許褚抬起頭看著面前馬背上的劉封,心里有些疑惑。</p></p>
觀這少年衣著打扮像是這些騎士的領(lǐng)頭主人,可什么時候馬賊會服從這么年輕的人了?就在許褚滿心疑惑的時候,劉封倒是越看越開心。</p></p>
“壯實可是許仲康?”</p></p>
劉封突然開口,一語叫破了許褚的身份,這讓許褚小小的吃了一驚。</p></p>
不過隨即,許褚就重新恢復了平靜,點頭應道:“不錯,正是在下。不知公子自何處而來?”</p></p>
許褚此時已經(jīng)看出來劉封并非是馬賊了,對方的身份很可能非富即貴,故意試探了一下。</p></p>
劉封笑了起來:“仲康兄何以見得?”</p></p>
許褚看見劉封這反應,心里更為確定起來,雖然有些驚訝對方直接叫破自己的身份,但看對方和氣的樣子,也不像是來尋仇的。</p></p>
于是,許褚回答道:“褚是粗人,只是公子打扮與我等截然不同,料想應是貴人出身,故而冒昧相稱。”</p></p>
劉封直接從馬上跳了下來,饒是他身高已經(jīng)不矮,可站在許褚身前,真就跟小孩子沒區(qū)別。</p></p>
劉封笑吟吟的拱手作揖,隨后報出了自己的名號:“在下涿縣劉封,現(xiàn)居征南將軍之位,久聞譙縣許氏兄弟勇武剛毅,尤其許仲康,力可制牛,曾拋石退敵,今日一見,果真不假?!?lt;/p></p>
“你……您、您是劉封劉子升?”</p></p>
剛才還表現(xiàn)的很是精明的許褚,此刻竟然震驚的有些說不出話來了。</p></p>
“在下正是劉封,仲康兄也曾知我?”</p></p>
劉封有些驚訝,看許褚這模樣,仿佛聽說過自己的名字,而且似乎還很不一般。</p></p>
果然,許褚下一刻居然沖著劉封單膝跪地道:“不知征南當面,褚肉眼無知,不識英雄,還請征南恕罪。”</p></p>
劉封大吃一驚,沒想到許褚竟然如此推崇自己,不過當務(wù)之急是將對方攙扶起來。</p></p>
劉封上前兩步,托住許褚的臂膀,然后做了一個上抬的動作道:“薄名何足掛齒,不意仲康也知我姓名?”</p></p>
許褚順著劉封的動作直起了身體,慷慨道:“征南自徐州出發(fā),將兵數(shù)萬,行兩千里,過中原,渡黃河,遠赴河東,勤王護駕,衛(wèi)戍天子,東歸雒中。此乃是再造社稷之功也,褚恨不能追隨于征南左右,成此大事!”</p></p>
許褚滿臉后悔的看著劉封,口中滿是溢美之詞,這些話純出真心,是許褚的真心所念。</p></p>
在劉封前來譙縣之前,許氏族中也展開了大討論。</p></p>
會議上主要觀點還是分成兩派,一派支持投奔曹操,理由是他們和曹操是同鄉(xiāng)。</p></p>
僅僅只是這一個理由,就有許多的老鄉(xiāng)支持這一派。</p></p>
況且他們也打聽過了,像他們這樣的大家族連家人和部曲一起投靠過去,很大概率會被允許保留部曲和人口,運氣好還能分到田地。</p></p>
唯一的不足之處就是需要大規(guī)模遷徙,離開沛國,前往兗州。</p></p>
第二派人的想法則是投奔劉備,理由是劉備的勢力要比曹操大上不少,而且沛國也是對方所表奏的國相。</p></p>
如果投奔了劉備的話,那他們就可以在沛國安居樂業(yè)了,完全不用受遷徙之苦。</p></p>
至于第三派,也就是想要獨立自主的人,現(xiàn)在已經(jīng)完全不成氣候了,為數(shù)十分稀少,因為大部分人都能看清楚,如今雖值亂世,但也到了該下注的時候了。</p></p>
再不下注,很可能會錯過時機不說,更會招來兩大霸主的打壓和逼迫。</p></p>
劉備自然不能容忍自己地盤上還有其他軍事力量,而且還有后勤補充能力的軍事力量。</p></p>
曹操自然也不希望這么大一股力量去投奔劉備,往后肯定會從中作梗,煽動挑撥。</p></p>
雖然支持投奔曹操的人也不少,畢竟曹操和許氏塢堡中的很多人都可算是同鄉(xiāng),可許氏塢堡中的許氏兄弟倆卻是不約而同的打算投奔劉備。</p></p>
原因很簡單,許氏家族小胳膊小腿,可經(jīng)不起去異鄉(xiāng)發(fā)展。</p></p>
而且許褚一直覺得想要投奔曹操的族人們極其愚蠢,他們覺得投奔曹操能保留部曲,卻想不到離開了譙縣,前往兗州,你連田地都得指望曹兗州分配土地給你,到哪時候,你還怎么保留得下部曲?</p></p>
乘氏李家那是本來就在兗州有著大片土地田產(chǎn)和人口,這才是李家能保存部曲的根本原因。</p></p>
那些族人簡直是本末倒置了。</p></p>
別看許氏塢堡如今也有過萬人口,可其中大半人都不是許氏宗族的,只是慕于許氏兄弟的勇武,托庇于許氏塢堡而已。</p></p>
一旦搬離此地,那這些人又憑什么還要對許氏宗族俯首聽命?</p></p>
況且,劉封統(tǒng)兵千里,迎奉天子,東歸雒中,半月之內(nèi),蕩平潁川黃巾,這些事情早已經(jīng)在中原傳開了。</p></p>
許氏兄弟自然也久有所聞,更何況劉備已經(jīng)被朝廷拜為驃騎大將軍,督徐、豫、揚三州事。</p></p>
之前劉備所表奏的沛相陳珪并沒有什么法理性可言,且徐州實力弱小,劉備名聲不揚,僅靠著陳珪個人的聲望,才在沛國占住了腳。</p></p>
可現(xiàn)如今局勢不同了,沛國國中大量的縣邑已經(jīng)開始向陳珪俯首陳臣,納糧貢稅了。</p></p>
會議最后,許氏兄弟倆一錘定音,決定投效劉備。</p></p>
兄弟倆正想著該找什么門路前往投效,在這個問題上,兄弟倆稍稍有些分歧。</p></p>
老大許定覺得應該先去投奔陳珪,然后通過陳珪的引薦投效劉備。</p></p>
許褚則覺得他們之前沒有投奔陳珪,現(xiàn)在再去,已經(jīng)為時已晚。</p></p>
況且如今沛國中各路人馬都想要通過陳珪投奔徐州,他們就算真去了,也未必能得到陳珪看重。</p></p>
既然這樣,那何不直接去睢陽投奔劉備呢?</p></p>
譙縣到睢陽甚至都比到相縣要近的多。</p></p>
就在兄弟倆沒能商量出個結(jié)果時,劉封居然自己找上門來了。</p></p>
原本還以為是哪里過路的馬賊,為了不激怒對方,許褚特地表演了一手倒拉蠻牛的手藝。</p></p>
以往這一手軟硬兼施,通常能讓路過的馬賊,黃巾軍等勢力見好就收。</p></p>
在得知了劉封的身份之后,許褚自然是如獲至寶,邀請劉封入塢暫歇。</p></p>
劉封欣然從之。</p></p>
</p></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停電了同桌把我拉入懷中小說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網(wǎng)文老大爺?shù)男≌f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網(wǎng)文老大爺并收藏停電了同桌把我拉入懷中小說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