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文老大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1章 獅嘯江東,停電了同桌把我拉入懷中小說,網(wǎng)文老大爺,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情況更糟糕的是,黃祖雖然看不上甘寧,但對甘寧卻很防范,不但限制他的行動,還將他的駐地放在了中軍營里,使得他根本沒有機會離開。</p>
否則,甘寧早就想順流直下,投奔江東孫家去了。</p>
不過在半年前,事情倒是出了變化,徐州牧劉備竟然派人前來示好,對他很是看重,還親筆寫了書信慰問,希望他有機會,可至徐州一晤。</p>
更表示徐州水軍興建,正缺少鋒銳大將,看的甘寧很是心動。</p>
隨后,甘寧將此事告訴了蘇飛,蘇飛打探了一圈之后,將所知道的情況告訴了甘寧。</p>
劉備不過是新入徐州,而且州內(nèi)地方不靖,局勢不容樂觀。</p>
甘寧雖然有些氣餒,但也沒熄了心思。</p>
對他來說,伯樂要遠比實力更重要。</p>
劉表雄踞江表,實力足夠強大了吧?</p>
可問題是劉表也好,黃祖也好,都沒把他當(dāng)回事,公然勾引他的部曲士卒,如果不是蘇飛苦苦勸說,他當(dāng)真想跟黃祖翻臉了。</p>
如此屈辱,他甘寧可不想再受第二次了。</p>
只是奈何黃祖看的太緊,甘寧沒法離開。</p>
否則不論是去投奔孫家,還是先去徐州看看,都不失為一個好選擇。</p>
接下來,蘇飛和甘寧對劉備都挺好奇,也有意打聽對方的消息。</p>
誰料徐州的大新聞還真不少,一個接著一個。</p>
收丹陽,平瑯琊,最近又南下廣陵,與袁術(shù)一爭長短。</p>
這哪里是一個弱勢州牧,分明是潛龍出淵,升龍之勢,赫然若揭。</p>
甘寧深恨黃祖阻他,若是昔日就投了去,今日早就成元勛功臣了。</p>
可惜劉使君已經(jīng)起勢,而他甘寧還困在江夏,不得往投,只能日夜以酒水消解怨仇。</p>
更讓甘寧感到驚訝的是,三個月后,劉備的書信又送來了,其中言辭寬和溫潤,內(nèi)蘊情真意切,不但對甘寧的處境感同身受,又對其能力很是肯定,更對甘寧關(guān)心備至。</p>
書信末尾,還叮囑甘寧不可自棄,當(dāng)多讀諸子,以此自勉,直讓甘寧為之心折。</p>
到了這時候,孫家這個選擇,已經(jīng)從甘寧的腦袋里剔除了。</p>
他甘寧的心胸不大,只容得下一個徐州劉使君。</p>
“興霸你也知道,我曾薦卿數(shù)次,惟主公不能加用。日月逾邁,人生幾何,卿早另有遠圖,飛也盡知。只是主公防范過甚,不得機會?!?lt;/p>
蘇飛將手中帛書遞給甘寧:“此乃州府公文,直接下發(fā)我處,我便可借此機會,越過主公,直接回報州府,安排卿來擔(dān)任此職,等送完使節(jié),卿可自決去處?!?lt;/p>
甘寧此時也看完帛書,激動的抬頭望向蘇飛:“羽德兄,大恩大德,你讓我如何報答?!?lt;/p>
蘇飛卻是遺憾嘆息:“不能與興霸共赴疆場,此飛之憾也?!?lt;/p>
甘寧聞言,虎目殷紅,退后一步俯身大拜道:“羽德兄,大恩不言謝,日后但有所命,只需帛書一卷,寧必以死相報。”</p>
“何至于此!”</p>
蘇飛趕忙起身,繞過案幾,將甘寧扶起:“興霸,你我兄弟,何必如此見外。不過州府命令很急,后日就要出發(fā),伱明日好生準備,今夜我當(dāng)設(shè)宴為你送行。”</p>
甘寧大喜,反手握住蘇飛:“好!今夜你我兄弟,不醉不歸!”</p>
兩日后,甘寧帶著部曲四百余人,駕大小舟船十余艘,迎接到了使節(jié)劉先的車隊,并同行的豫州名士荀攸先生后,放船東行,一路順江而下,朝著江東而去。</p>
************</p>
此時的江東,剛剛爆發(fā)過一場大戰(zhàn)。</p>
劉繇從許劭之計,帶勇士八人,趕赴秣陵,直入薛禮大帳,斥之以大義,以揚州牧之名,令其出精兵三千,向東而攻。</p>
薛禮在劉繇的呵斥下,訥訥而不敢言,俯身拜從。</p>
隨后,薛禮點出三千精銳,交予劉繇。</p>
劉繇帶著這三千精銳,再加上丹陽豪強們聚攏起來的三千人,以及牛渚防線中抽出的四千精銳,直接逼到了笮融家門口。</p>
笮融只能出營相迎,響應(yīng)劉繇的征召,當(dāng)場點出三千精銳交給劉繇。</p>
隨后,薛禮和笮融二人,還被劉繇請進大帳,耳提面命,讓他們務(wù)必注意牛渚方向,一旦有事,立刻馳援。</p>
薛禮和笮融被劉繇所攝,只能滿口答應(yīng)了下來。</p>
隨后,劉繇便帶著一萬三大軍向東攻擊孫策。</p>
此時,吳景正在吳縣城下猛攻,許貢艱難堅守。</p>
孫策只有六千部曲,加上這段時間投奔他的千余豪俠,總共不過七千人,才堪堪是劉繇大軍的一半。</p>
原本所有人都認為孫策應(yīng)該會固守城池,比拼雙方誰更能堅持。</p>
若是吳景先下吳縣,再回頭援助孫策,則是孫家勝。</p>
若是劉繇先攻下曲阿,則是劉繇勝。</p>
劉繇甚至和心腹張英、孫邵等人商議,是先取曲阿,還是先下丹徒。</p>
劉繇等人都判定,孫策必定將主力收縮到曲阿,畢竟曲阿若是一下,那吳景可就一下子成了籠中之鳥,網(wǎng)中之魚了。</p>
到時候吳景連跑都沒地方跑,軍心大亂之下,恐怕連自保都是個問題了。</p>
相反,丹徒丟了,雖然情況也一樣很嚴重,但孫家至少還有一個等待吳景匯合的余地。</p>
哪怕吳景攻不下吳縣,但他回來和孫策匯合之后,一樣是一個重兵集團,隨時可以反攻丹徒。</p>
因此,劉繇他們做抉擇時十分小心,決心直接圍攻曲阿,也不分兵丹徒,也不求攻下曲阿,只求把吳景給逼回來,給許貢解了圍就好。</p>
到時候劉繇他們可以退兵到句容固守,將孫策軍限制在這吳北地區(qū)。</p>
吳縣到曲阿之間,河流湖泊眾多,距離雖然不遠,但行軍起來卻是非常麻煩的。</p>
到時候只要劉繇多派細作斥候,根本不用擔(dān)心吳景能迅速回撤,哪怕吳景撤退到毗陵,他都有足夠的時間撤回句容。</p>
在曲阿和句容之間,還有一條河流,名為香草河。</p>
此河是南北向河流,距離曲阿不過四五十里地。</p>
劉繇軍都不用回到句容,只要撤過此河之后,孫策軍就再難威脅到劉繇軍了,這讓吳景如何能追得上他。</p>
劉繇、張英、孫邵等人已經(jīng)將幾乎所有能考慮到的情況都已經(jīng)考慮到了,可惜唯獨漏了一個情況。</p>
那就是孫策的個性。</p>
孫策性如其父,勇烈非凡,怎么可能如此保守。</p>
故而,所有人都沒想到,孫策竟然直接放棄了丹徒,將所有兵力聚集到了曲阿。</p>
隨后,在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情況下,孫策竟然出曲阿,于曲阿西三十里,香草河河?xùn)|十里處,列陣迎擊劉繇。</p>
劉繇軍猝不及防,行軍半日后,剛過香草河,就倉促迎戰(zhàn),被孫策打了個以逸待勞。</p>
隨后,孫策親自上陣突襲,半日沖陣四次,折矛七桿,換馬四匹,終大破劉繇軍,斬俘三千。</p>
劉繇兵敗,后退十里,退過香草河后下寨,收攏潰兵。</p>
卻沒想到,孫策竟以俘虜為前驅(qū),騙開營門,殺進劉繇大營后到處縱火。</p>
大敗之后,又遭劫營,劉繇幾乎毫無還手之力,只能痛飲苦酒,再度大敗。</p>
在張英拼死血戰(zhàn)之下,殺出一條血路,最終護衛(wèi)著劉繇逃入句容。</p>
一萬三千大軍經(jīng)一日兩敗,竟然只剩下了三千多,一口氣去了一大半。</p>
除了被孫策斬俘的近四千人以外,其他大部分都是跑了。</p>
豪族臨時湊出來的部曲自然是直接逃回家去了,而薛禮、笮融兩部的部曲,自然也不會再傻乎乎的去找劉繇,索性直接繞過句容,往西邊逃去了。</p>
只有跟著劉繇一起跑的,以及牛渚守軍,還有一些較為忠誠的豪族部曲,才跟著劉繇一起來了句容。</p>
劉繇在句容看見大軍如此狼狽,頓時失態(tài)大哭,傷心到昏厥了過去,又引得張英等人一陣慌亂。</p>
香草河之戰(zhàn),孫策一日之間,兩次大敗劉繇,斬俘近四千人,震動了整個江東,同時還以丹陽為核心,迅速的朝著四面八方擴散開來。</p>
香草河之戰(zhàn)的影響還要很長時間才能完全顯現(xiàn),只是目前的直接影響就已經(jīng)夠多了。</p>
</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停電了同桌把我拉入懷中小說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網(wǎng)文老大爺?shù)男≌f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網(wǎng)文老大爺并收藏停電了同桌把我拉入懷中小說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