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月耕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02章 等活的人,重回八零,我破了命案九千宗,釣月耕云,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等活的人
首都附近的火車站,還有一些通向外省的長途汽車站,此時都已經(jīng)發(fā)布了犯罪嫌疑人的協(xié)查通報。</p>
要追查的是一個有唇腭裂的成年男子,年齡大概在五十多歲左右。</p>
不過現(xiàn)在根據(jù)那個店老板的說法,應(yīng)該剃了一個光頭,穿著一件帶有補丁的中山裝。</p>
說實話,這身裝扮在這個年頭并不顯眼。</p>
中山裝這種東西,哪怕是在九十年代,都有不少上了年紀的人喜歡穿著。</p>
綠色的帽子,藍色或者軍綠色的上衣,藏藍或者深色的褲子。</p>
然后腰間有一顆尼龍繩,拴著鑰匙。</p>
這是八九十年代很多人的打扮。</p>
當然最缺不了的就是腳上的那雙解放鞋。</p>
……</p>
陳青峰自己也有,說實話,那身衣服以前陳青峰給了家里的老人,穿了很多年,料子還是嶄新嶄新的。</p>
以前的衣服注重質(zhì)量,因為衣服這種東西輕易不可能扔掉。</p>
哪怕是破了,縫縫補補依舊要穿。</p>
甚至包括被子面,這些東西一用就是幾十年。</p>
因為那年頭人們普遍窮,無論是衣服還是家里的被子面,或者其他的一些布料,全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但負擔又比較重的東西。</p>
可誰能想到幾十年之后,衣服這種東西就成了快消品。</p>
因為國內(nèi)的生產(chǎn)能力上來了,產(chǎn)品的質(zhì)量也不需要那么嚴格了。</p>
就算質(zhì)量嚴格,人家穿了可能一個夏天就覺得不喜歡了,然后就扔在一旁。</p>
說實話,有的時候還真不是質(zhì)量的問題,而是消費心態(tài)的問題。</p>
……</p>
陳青峰腦子里胡思亂想,騎著自行車,說實話,他現(xiàn)在是有壓力的。</p>
但他喜歡這種感覺。</p>
他不喜歡坐在辦公室里,沒事的時候就當一個文員,他更喜歡馳騁在廣闊的天地里。</p>
做一個自己熟悉的工作。</p>
不過,巨大的壓力也讓陳青峰有的時候感覺難以承受。</p>
比方說現(xiàn)在,如果真的放跑了這個家伙,那雖然說最大的責任都壓在宋紅軍的身上,可是他跟老宋之間,該怎么說呢?都是自己的好兄弟,總不能只讓老宋頂這個黑鍋吧。</p>
陳青峰騎著自行車在胡同里面轉(zhuǎn)悠。</p>
他現(xiàn)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再回現(xiàn)場,仔細研究一下那家伙的行為軌跡。</p>
奇怪的是,整個胡同區(qū),尤其是幾起案件發(fā)生在不同的地方,而這些地方的人都沒有見過這個流浪漢。</p>
胡同這種地方不同于小區(qū)或者單元樓,你在一個小區(qū)?同小區(qū)住的人,很可能你一輩子也不認識。但是在胡同這種地方,哪個門哪個院,誰住在里面?家里是干什么的?很多人其實心里都清楚。</p>
因為大家日常接觸的實在太多了。</p>
公用的衛(wèi)生間,公用的水龍頭,還有炒菜時,鄰居就在彼此能看得見的地方操作。</p>
當然,你要問陳青峰更喜歡哪種生活方式?陳青峰肯定還是更喜歡樓房,不過,這種特殊的生活方式,其實也有好的一面。</p>
好的一面是人情比較濃厚,街坊鄰里之間的情誼比較真摯,壞的一面則是居住環(huán)境極差。</p>
自行車一路穿梭在胡同里,白天的時候這里的感覺又不一樣,有收廢品的,因為最近這幾年,一些人來首都這邊落腳,開始從事廢品回收行業(yè)。</p>
陳青峰知道,最早從事這些行業(yè)的人當中有很多人,其實后來發(fā)展的都不錯。</p>
甚至有不少人都在二環(huán)三環(huán)買了房。</p>
這也可以看作是一門生意。</p>
除此之外,還有騎著三輪車挨家串戶賣菜的。</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重回八零,我破了命案九千宗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釣月耕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釣月耕云并收藏重回八零,我破了命案九千宗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