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從天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35章 幽州,舉州而降(5K6),我在三國騎砍無雙,劍從天降,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窮人和寒門就不是百姓了嗎?”</p>
“當年黃巾之亂,為父殺了多少叛黨?他們幾乎全都是窮人!”</p>
“但即便如此,我殺得血流成河,天下叛黨依然層出不窮,除之不盡。”</p>
“莫非是為父刀刃不利否?”</p>
皇甫堅壽微微一怔,一時語塞。</p>
老爹昔年攻破黃巾賊巢曲陽,斬首十余萬,壘筑京觀于城南,本以為能威懾群賊,使天下大治,結(jié)果卻不曾想各地黃巾余黨依舊如野草般,春風吹又生,此起彼伏,接連不斷。</p>
與黃巾賊的源源不斷的戰(zhàn)斗,幾乎耗盡了朝廷心血與財力。</p>
“堅壽,你要明白,殺,解決不了根本問題?!?lt;/p>
皇甫嵩神色凝重,語氣中滿是滄桑與無奈:</p>
“為父也是后來才想明白了,這百姓之所以會鋌而走險,落草為寇,不過是被這世道逼得走投無路?!?lt;/p>
“若是不能給他們一口太平飯吃,那他們自然會提著刀去搶食,此乃人之常情也?!?lt;/p>
“雖然大將軍的新政手段有些激烈,但毫無疑問,那些窮苦百姓因此吃上了飯?!?lt;/p>
“你想想,今年冬天,城中是否不再見一個乞丐?”</p>
“往年城外滿滿的流民現(xiàn)在是否也都沒了身影?”</p>
“就沖這一點,大將軍的手段,為父是服氣的,你呢?”</p>
皇甫堅壽聽著父親的話,腦海中不禁浮現(xiàn)出往昔寒冬時節(jié),城中街頭巷尾那些衣衫襤褸、面黃肌瘦的乞丐,以及城外成群結(jié)隊、眼神絕望的流民,還有那賣兒賣女,以及賣身葬父的人群。</p>
如今回想起來,今年冬天確實平靜許多,那些令人煩心的場景好似只是一個夢。</p>
反倒是這街頭巷尾,談天說地的百姓多了起來,他們家有余糧,面帶喜悅,紛紛熱議著生活的變化還有天下的局勢,甚至在京城中還多了很多慕名入京的外地學子求學問舍、捧書苦讀。</p>
“.”</p>
皇甫堅壽陷入了沉默,他心中雖仍有對世家利益受損的不甘,但事實擺在眼前,他也不得不承認父親所言有幾分道理:</p>
“只是說再多,那蘇曜也是謀逆篡位之輩?!?lt;/p>
“他扶立女帝,有悖倫常,我等身為漢臣,不思匡扶正統(tǒng),反助其行事,日后恐遭后人唾棄啊?!?lt;/p>
“因此,為父才更要走這一遭啊。”</p>
“什么?!”</p>
“義真公這是何意?!”</p>
幽州牧守府。</p>
劉虞聽到皇甫嵩的話后大吃一驚。</p>
原來,皇甫嵩面對劉虞,沒有扯那么多有的沒的,而是直接勸他放下武器,回去和諸位朝公共保漢室社稷。</p>
劉虞還有天下其他劉氏諸侯所擔憂的,無非是蘇曜篡奪社稷,毀了他們的祖宗江山,絕其宗廟傳承。</p>
然而,今上雖為女帝,但到底是先帝血脈,乃是正統(tǒng)公主,其與大將軍結(jié)合,如今更是腹中有喜。</p>
現(xiàn)今,大將軍兵威赫赫,幽州四面受敵,軍事對抗已無勝利可能。</p>
既然如此,不如留待有用之身,趁著還有籌碼,盡快認錯歸降,回到朝廷中央,保護陛下,保護漢家血脈。</p>
“劉使君,匡扶漢室并非只有靠武力一途?!?lt;/p>
“你乃海內(nèi)名士,宗室典范,隨我回到朝中,與盧公、朱公等人一起共輔今上,才是造福天下,才是真正的忠義之舉。”</p>
“只要我漢家血脈又在,漢室宗廟猶在,皇帝是男是女又有何妨呢?”</p>
“昔年鄧太后亦是以女君親政,臨朝稱制達十六年之久,期間興修水利、推行教化,使大漢得以延續(xù)繁榮,百姓安居樂業(yè)。”</p>
“今女帝萬年,心懷蒼生,與大將軍蘇曜攜手,欲重現(xiàn)漢室之輝煌。劉使君,你我皆為漢室臣子,理應(yīng)順應(yīng)天命,共扶社稷,而非固執(zhí)己見,徒增干戈?!?lt;/p>
說罷,皇甫嵩又將如今朝堂上的政治格局細細的講給了劉虞聽。</p>
“如今大將軍改三省六部,不設(shè)丞相,其雖以大將軍之位總覽軍政,卻非如董卓自立相國,或是歷任專權(quán)者那般獨攬朝綱,視皇帝為傀儡?!?lt;/p>
“不但當今圣上每日臨朝親政,三省長官也皆為德才兼?zhèn)渲?,他們各司其職,相互制衡,共同輔佐今上與大將軍處理朝政?!?lt;/p>
“如今朝堂之上,政令通達,諸事皆以萬民福祉與漢室復(fù)興為要。此等朝堂氣象,實乃某數(shù)十年未見之景。還望劉使君切莫因一時執(zhí)念,錯失良機啊。”</p>
嘶——</p>
劉虞深吸了一口氣:</p>
“你說陛下竟在親政?”</p>
沒錯,皇帝親政。</p>
眾所周知,蘇曜不喜瑣事,讓他每天上朝,花大把時間去聽著一幫老臣嘟嘟囔囔的那簡直是能要人命了。</p>
于是乎,蘇曜即便回到了京城,也是大手一甩,把萬年老婆推出去,高坐廟堂,臨朝聽政。</p>
雖然萬年公主自小沒受什么正經(jīng)帝王教育,政治水平有限,但她心地善良,虛心納諫,從不剛愎自用。</p>
所謂好的制度就是要保證平庸之主也能維持朝堂的正常運轉(zhuǎn)。</p>
如今三省六部各司其職,政事堂中諸位大臣皆是蘇曜精心挑選的能臣干吏,他們相互協(xié)作又彼此制衡,確保了朝廷大政方針的有序推進。</p>
女帝萬年雖初涉朝政,但在蘇曜的指導(dǎo)、學校的教育以及眾臣的輔佐下,也漸漸有了些明君的風范,頗得百官人心。</p>
劉虞聽聞,心中不禁泛起層層漣漪。</p>
他此前一直以為,那蘇曜不過一無謀武夫,大權(quán)獨攬女帝不過是操之其手的傀儡。</p>
如今聽皇甫嵩所言,這蘇曜竟然頗有胸懷,不但給百官放權(quán),女帝竟也能親臨朝政,朝堂之上呈現(xiàn)出這般清明氣象,實在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p>
一時間,他堅持反抗的心也為之動搖。</p>
在長久的沉默后,劉虞望了一眼牧守府外陰沉的天空,聽著那呼嘯的寒風吹過高墻,終于輕嘆一聲:</p>
“義真公,容我再考慮考慮。此事關(guān)乎幽州百姓的生死,也關(guān)乎我劉氏的未來,我不能輕易做出決定?!?lt;/p>
皇甫嵩微微頷首,目光中透露出理解與期待:“劉使君,時間緊迫,還望您能盡快做出抉擇。如今幽州局勢危急,早做決斷,才能避免更多的生靈涂炭?!?lt;/p>
劉虞點了點頭,轉(zhuǎn)身走進內(nèi)室,留下一眾幕僚面面相覷。</p>
他們心中明白,劉虞的決定將決定著幽州的命運,也決定著他們這些人的未來。</p>
接下來的幾天,劉虞閉門不出,獨自在書房中思考著皇甫嵩的話。</p>
他回想起自己這些年來為了幽州百姓所付出的努力,回想著近年天下局勢的變化。</p>
如今,漢室衰微,天下紛爭不斷,他一直以為自己是在為了復(fù)興漢室而戰(zhàn),希望自己在幽州的堅守能夠拱衛(wèi)王權(quán)。</p>
但是,如今看來,這條路似乎也已走到了盡頭。</p>
可是回歸朝堂,他又能否做的更好?</p>
時間一天天過去,劉虞是糾結(jié)難斷,但戰(zhàn)場局勢卻不會因他的猶豫而有所停滯。</p>
就在劉虞糾結(jié)的時候,公孫瓚和太史慈的聯(lián)軍已踏上幽州的土地,一步步向遼西盧龍塞進軍。</p>
沿途上,面對這突然出現(xiàn)的大軍,除了防守完備的郡府,其他村縣官民自知不敵,那是望風而降。</p>
“劉使君,時間不等人?!?lt;/p>
皇甫嵩再次來訪:</p>
“今日幽州尚有近十萬大軍,使君回京還可高舉廟堂?!?lt;/p>
“倘若來日幽州城破,兵士戰(zhàn)沒,使君再想歸降,那怕是只能帶枷而去了?!?、</p>
“屆時,別說為漢室復(fù)興作什么貢獻,就連幽州百姓的福祉也再難顧及,你還有何顏面去見大漢的列祖列宗?”</p>
“哎——”</p>
劉虞在屋內(nèi)來回踱步,內(nèi)心的掙扎如驚濤駭浪般翻涌。</p>
終于,在戰(zhàn)場的局勢與皇甫嵩的說服下,劉虞長嘆一聲:</p>
“義真公說的是?!?lt;/p>
“我幽州降了!”</p>
說罷,劉虞摘下頭冠,解下印信,交予皇甫嵩之手。</p>
“劉使君深明大義,實乃天下之幸也!”</p>
皇甫嵩大喜過望,雙手鄭重地接過劉虞的印信,然后馬上提筆,告知關(guān)羽、公孫瓚與劉備成廉等人,停止進攻,準備接收城池和關(guān)隘。</p>
與此同時,劉虞也是立即召集麾下的將領(lǐng)和官員,宣布了歸降的決定。</p>
盡管一些人心中仍有不甘和不滿,但在劉虞的堅持下,他們也只能接受這一現(xiàn)實。</p>
消息傳出,幽州城內(nèi)的緊張氣氛頓時消散了許多,百姓們紛紛松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p>
至此,在劉虞的率領(lǐng)下,幽州,成為了第一個舉州歸降朝廷的地方。</p>
“好好好!”</p>
“皇甫老將軍干得漂亮!”</p>
孟津渡。</p>
蘇曜在路上聞之此訊后也是大喜過望。</p>
隨行文武紛紛道喜,直呼此乃大漢之幸,蒼生之福:</p>
“大將軍眾望所歸,此誠我大漢中興之兆也!”</p>
“然也然也!”</p>
“接下來只要再平定了冀州,則天下大勢盡在掌握,大漢復(fù)興指日可待呀!”</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我在三國騎砍無雙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劍從天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劍從天降并收藏我在三國騎砍無雙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