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從天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90章 天公不美路難行,我在三國騎砍無雙,劍從天降,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如今.</p>
“天公不作美啊?!?lt;/p>
田疇搖頭道:</p>
“都是陛下親小人,遠賢臣?!?lt;/p>
“近年來不是大疫饑荒,就是水災雪災的?!?“今年這雪,看起來還沒到停的時候啊?!?lt;/p>
這便是東漢末年了。</p>
它有著每一個王朝末年的通病。</p>
在朝廷財政危機,中央逐漸癱瘓的時候,地方上也是天災人禍接踵而來。</p>
這種種景象與災難,在當時篤信天人感應的人們看來,正是皇帝失德的表現(xiàn),認為這是上天對人間不公的警示與懲罰。</p>
然而對蘇曜而言,他更關(guān)注的是如何解決實際問題。</p>
在這北方連綿雪天,顯然會給他們帶來極大的阻礙。</p>
“山谷之中,雪路難行,且常有大霧?!?lt;/p>
“軍隊行軍尚且不如,何況這些百姓?”</p>
田疇沉思道:</p>
“為了盡可能不延誤行程,在下建議可分批遷移,優(yōu)先讓軍隊和那些身強力壯、可適應惡劣環(huán)境的百姓先行,他們可以作為先鋒,為后續(xù)的人馬開辟道路,清理積雪”</p>
“同時,在這段時間內(nèi),我們要盡快在沿途北風的谷道中建立幾個臨時的避寒所,以作為轉(zhuǎn)移中繼。”</p>
“最后,還要盡快聯(lián)系劉使君那里,請他多加支援,提供更多的燃料與御寒之物,以備萬無一失。”</p>
蘇曜聽了點了點頭,這小子確實有才能,這么快就給出了一套方案。</p>
不過嘛.</p>
“這樣你能保證完成任務嗎?”</p>
蘇曜捏著下巴問:</p>
“在春天到來前,把所有人都送到遼東去?!?lt;/p>
田疇略有猶豫,搖頭道:</p>
“君侯,在下會竭盡全力,但這塞外的冬天確實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尤其是百姓的體能和御寒能力都遠不如軍隊,恐怕……”</p>
“那就不走山谷了!”</p>
“?。???”</p>
不走山谷?</p>
田疇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思量一下后,失聲道:</p>
“莫非君侯想走平剛道?”</p>
平剛道。</p>
之前曾說過,大漢朝時,由于濱海的遼西走廊還未出現(xiàn),此刻去往遼西有兩條通道都在山中行進,道路難行,即盧龍中道與南道。</p>
而平剛道,則是前漢時的盧龍西道。</p>
這條廊道其實開辟時間最早,在商周時期就已經(jīng)形成,是過去遼西諸廊道中最為常行之路。</p>
此路出盧龍塞,沿瀑河北上繞過東部群山至平剛,再折而向東,沿白狼道至大凌河一路東北而去,最后到達柳城。</p>
這條道路,最大的優(yōu)點便是自出平剛以北后,便不再是那難行的山谷。</p>
那里是蒙古高原與與松遼平原的過渡帶、大興安嶺南端與燕山山脈的交匯處,地勢西高東低。</p>
出平剛谷道后,便是一片豁然開朗的丘陵高原,是一片河網(wǎng)密布,平川狹長的開闊通道。</p>
前漢時,霍去病擊左賢王便走的此條道路。</p>
不過如今的北邊自然沒有了過去強大的匈奴,取而代之的則是鮮卑諸部。</p>
“這條道倒確實好走許多?!?lt;/p>
“但,鮮卑人心難測,若是暴起發(fā)難,恐怕百姓死傷更加慘重啊?!?lt;/p>
“而且如今北邊谷口的那幾個烏桓部落,也是一副作壁上觀,蠢蠢欲動的模樣?!?lt;/p>
“走北線,實在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啊?!?lt;/p>
田疇如是說。</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我在三國騎砍無雙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劍從天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劍從天降并收藏我在三國騎砍無雙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