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從天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7章 張讓,悲!,我在三國騎砍無雙,劍從天降,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十常仕之一,中常侍郭勝嚇得趕緊拉住張讓:</p>
“此乃陛下決斷,張常侍豈可如此亂說?!?lt;/p>
張讓臉憋的發(fā)紫,卻不敢再發(fā)作。</p>
眼下他府上除了這郭勝外,還有趙忠、宋典等其他人。</p>
雖然他們平素抱團結黨,但說到底,都是依附皇權才能存在之人。</p>
對皇帝來說,他們是家奴,想怎么處置都是一句話的事情。</p>
張讓自知當下自己已今非昔比,那蹇碩近來就明顯比他更得圣恩,在以前可都是他張讓的殊榮啊。</p>
而這里的其他人呢,張讓不能保證他們不會對自己也踩上一腳,趁機上位。</p>
于是便搖著頭,作恐慌狀,忙著解釋摘清自己,生怕壞話傳進了陛下的耳朵。</p>
憋屈,真是憋屈??!</p>
他不理解,自己兢兢業(yè)業(yè),為何陛下操勞,為何會還惹來如此的針對?</p>
張讓的恐慌的眼神中,那憤恨久久不散。</p>
這便是之前小黃門蹇碩所稱的為蘇曜出氣一事了。</p>
派太監(jiān)代表皇帝,迎接功臣為其牽馬,本就是正常的示恩之舉。</p>
而偏偏派出了張讓,這便是非常令人值得玩味的事情了。</p>
京中現在誰不知道,他張讓跟蘇曜不對付?</p>
但張讓此時,已經顧不了思考許多了。</p>
他的腦子完全被憤怒充斥。</p>
長期大權在握的他哪里能受到了如此刺激,他不敢歸咎皇帝,只能將憤怒與仇怨傾斜在他人身上。</p>
都怪那王允和這蘇曜,不是這二人輪番的搞事,自己哪里會落得被皇帝敲打的下場?!</p>
眼下還要為仇人牽馬?</p>
絕對不行!</p>
不能讓那小混蛋入京。</p>
一定不能讓他入京!</p>
于是,就在天使出京前,張讓便也將目光投向了地圖,看向了那洛陽的北大門——孟津渡。</p>
七月初十,孟津渡東數里外,烈日炎炎。</p>
孟津渡位于洛陽城的正北方不遠處,乃是黃河上最著名的渡口,以周武王兩次會八百諸侯于此渡而盛名天下。</p>
是洛陽八關之一孟津關所在。</p>
有漢一朝,此地兩岸都是一等一的繁華之所,人口密集,商旅輻輳。</p>
達官貴人、平民百姓,江湖游俠等人往來不休,僅看如織的人流,其規(guī)模就頗有后世春運的模樣。</p>
“在此渡河,京師便是遙遙在望”陳質說著眉頭便已微微皺起。</p>
潁川出身的他作為此行眾人中,多次有過入京經驗的隨行者,自發(fā)的擔當起了向導職責。</p>
蘇曜終究還是忍不了在后面跟著虜獲隊伍一路磨磨嘰嘰的行程,便抱著紅兒又帶著小春和陳質、成廉等親隨近百騎脫離大部隊,去往這著名的孟津渡。</p>
看看有什么支線或者事件沒有。</p>
然而,陳質話音剛落,坐在蘇曜懷里的紅兒就好奇的探頭道:</p>
“這孟津渡,平時都不走船的嗎?”</p>
“怎么可能?!”</p>
但陳質卻無法反駁什么。</p>
因為眼下的孟津渡,看著是千舟在港,卻無一船競發(fā),與這黃河北岸渡口小鎮(zhèn)上那密集雜亂的人群形成了鮮明的反差。</p>
“看來還真有事件了。”</p>
蘇曜輕笑一聲:</p>
“走吧,咱們進去看看。”</p>
</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我在三國騎砍無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劍從天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劍從天降并收藏我在三國騎砍無雙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