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從天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76章 封號,女人被喂飽了最明顯反應(yīng),劍從天降,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除了中原京畿之地外,他現(xiàn)在真正完成實控的領(lǐng)土也就無非是關(guān)中、并州還有新得的幽冀之地。</p>
如此一來,在排除掉晉國后,可選國號基本也就剩秦、魏、趙四國了。</p>
在蘇曜看來這些都是不錯的選擇,但也各自有其美中不足之處。</p>
秦王橫掃六合,一統(tǒng)八荒,但秦朝氣數(shù)短暫,二世而亡,且秦為前朝總歸有些不妥。</p>
而魏國乃是歷史路線,魏有巍峨之意,暗合當(dāng)時流傳甚廣的代漢者當(dāng)涂高的讖緯之說,但曹魏同樣也是個短命政權(quán),其與司馬氏的一系列恩怨糾葛,也讓這個字蒙上了一層復(fù)雜的陰影。</p>
至于趙國,雖然沒有大一統(tǒng)王朝使用,但其地理優(yōu)越,幽州薊縣更是后世北京之地,可以說未來可期,但問題是現(xiàn)在那里飽經(jīng)戰(zhàn)火,甚至都不如他最早保護下來的晉陽周邊來的富庶。</p>
蘇曜正暗自思忖,一時陷入沉默。朝堂之上,眾人見大將軍久久不語,也皆面面相覷,氣氛一時有些凝重。</p>
這時,賈詡眼珠一轉(zhuǎn),上前一步,恭敬說道:“陛下,諸位公卿,下官倒是有個想法。”</p>
“且說上古之時,堯帝初封于陶,后徙于唐,故號陶唐氏。唐者,大也,有廣大、浩蕩之意。如今我大漢在大將軍的輔佐下,國力日益昌盛,諸侯紛紛臣服,恰似那浩蕩之勢,銳不可當(dāng)?!?lt;/p>
“且晉陽之地,亦曾是唐國故地,以‘唐’為號,既能追念上古賢君之德,又能與大將軍的功績以及封地緊密相連,寓意我大漢如那初升之朝陽,光芒萬丈,可謂一舉多得,不知陛下與諸位意下如何?”</p>
“唐嗎?”</p>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議論紛紛,眾人交頭接耳,對這“唐”字進行著考量。</p>
而蘇曜更是微微一頓,沒想到賈詡竟然能翻出這么個典故出來。</p>
他怎么就忘了呢,大唐不也正是自太原起家的嗎?</p>
其大唐盛世,輝煌燦爛、包容萬象,與那充滿黑暗歷史的“晉”字相比,簡直天壤之別。</p>
見蘇曜沒有反對,甚至有暗暗點頭之意,衛(wèi)明連忙出列贊道:</p>
“賈侍郎此意甚妙!‘唐’字大氣磅礴,寓意深遠,既彰顯了我大漢如今的氣勢,又與大將軍淵源頗深,以此作為大將軍的封號,實乃恰如其分。”</p>
緊接著,又一堆人紛紛響起贊同之聲,盧植雖然對自己擬定的“晉”字被否有些許失落,但此時聽聞“唐”字,也不得不承認(rèn)確實更勝一籌,遂也拱手贊同。</p>
終于,朝堂之上意見統(tǒng)一,蘇曜便也順勢接受。</p>
“陛下,既然諸位都認(rèn)為‘唐’字合適,臣也是卻之不恭,愿受此封號!”</p>
見大家終于達成共識,萬年也終于展顏一笑:</p>
“準(zhǔn)奏。改封大將軍為唐公,都晉陽,置公國百官,另賜八佾之舞、朱戶納陛。待天下太平之日,再行九錫之禮?!?lt;/p>
“至于其他有功將士,就按大將軍擬定的封賞執(zhí)行便好?!?lt;/p>
眾臣聞言皆是一滯,沒想到陛下這一高興,怎么又加封了?</p>
但蘇曜已經(jīng)領(lǐng)旨謝恩,這會兒也沒人再出言掃興。</p>
衛(wèi)明和賈詡等人更是暗暗欣喜,這個折中方案顯然滿足了蘇曜的要求,又給足了他的體面,甚至其他將士的封賞也都紛紛落實。</p>
一時間,朝堂之上恭喜、道賀還有謝恩聲起此彼伏,吵鬧爭執(zhí)了許久的朝堂終于迎來了一次喜氣洋洋的氣氛。</p>
不過嘛,這樣的氣氛卻沒有維持太久。</p>
南方戰(zhàn)爭的陰云始終縈繞在諸人的心頭。</p>
于是乎,在散朝之后,諸位帝國中樞的核心要員便齊聚在政事堂,討論起應(yīng)對南方兩袁之爭的問題。</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女人被喂飽了最明顯反應(yīng)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劍從天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劍從天降并收藏女人被喂飽了最明顯反應(yīng)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