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從天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24章 花你的錢辦我的事,女人被喂飽了最明顯反應,劍從天降,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花你的錢辦我的事
“你們看到了嘛?”</p>
“袁家和楊家竟然無人上榜?”</p>
“他們可都是四世三公的當世名門啊,說這當官,少了誰能少了他們家的?現(xiàn)在竟然無人上榜!”</p>
“是啊是??!”</p>
“楊家也就罷了,楊彪以身試法,活該他們家孩子被禁錮,但是袁家,現(xiàn)在可依然還是舉足輕重,有好幾個高官在職,居然也折戟在這科舉之上,真是讓人意想不到。”</p>
洛陽城的街頭巷尾,百姓們議論紛紛,對袁、楊兩家在科舉中的落敗感到無比震撼。</p>
不過相對于百姓的八卦,朝堂與士林中,更關注的還要數(shù)這些中舉之人的身份。</p>
“三甲竟然有兩個寒門,這回世家大族輸?shù)目烧媸菈驊K啊?!?lt;/p>
有人不由感慨,也有人怒氣沖天:</p>
“這科舉就是對我世家的公然打壓!真是極壞極壞的!”</p>
“噤聲噤聲!”</p>
還有人心驚膽戰(zhàn):</p>
“科舉乃國策,你在這里公然抨擊,不想活別也拉咱幾個墊背呀?!?lt;/p>
那抱怨之人聞言冷哼一聲,雖然一臉不甘但終究不敢再發(fā)什么非分之言。</p>
所有人都知道,如今的蘇曜是如日中天。</p>
在之前的科舉弊案中,最終查實,懲處了除兩位三公和四個尚書外,還有其他大小官吏被牽連者足有三百余人!</p>
這家伙,可謂是將朝堂上的反對勢力一舉肅清,現(xiàn)在滿朝文武那是人人自危,同時又對蘇曜的手段敬畏有加,誰敢冒出頭來妄言反對?</p>
而那些曾經(jīng)對科舉改革持懷疑觀望態(tài)度的世家大族,此刻也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p>
他們意識到,蘇曜推行的科舉制度并非兒戲,而是一場旨在重塑朝廷格局的深刻變革。</p>
當武力和謀略都無法阻擋的時候,那么接受他便是唯一的選擇。</p>
“叔父,看來咱們家族也該做出改變了?!?lt;/p>
荀攸對荀彧說:</p>
“如今這科舉制度已是鋒芒畢露,以袁家的名望都不能保證子侄穩(wěn)定中舉,咱們家不能再按過去那樣,讓族人一心養(yǎng)望,而是應該讓族中子弟潛心治學,真正提升自身的才學和能力。”</p>
“您看此次科舉,那些中舉的寒門子弟,皆是憑借真才實學脫穎而出。若咱們荀家子弟還想著依靠家族的聲望和人脈謀取官職,日后恐難在這朝堂上立足?!?lt;/p>
荀彧微微皺眉,目光深邃。</p>
察舉制的一大特色,就是互吹牛皮,大家商業(yè)互捧,發(fā)掘各種“孝廉”“茂才”,但實際上這些被舉薦之人的才能和品德卻參差不齊。</p>
畢竟,察舉與否,和本人的才學無直接關系,比的是社會上的聲量,名人互吹,互抬轎子,世家天然就比寒門更有優(yōu)勢。</p>
而荀家,作為潁川豪門可謂是深諳此道,通過運用輿論的力量,使得荀氏八龍名噪天下,為荀家子弟為荀家子弟在仕途上的發(fā)展鋪就了一條康莊大道。</p>
但顯然,一切已經(jīng)到此為止。</p>
如今蘇曜推出的科舉制度,就如同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將他們熟悉的游戲規(guī)則徹底打亂。</p>
“公達你說的沒錯。”</p>
“大將軍的改革勢不可擋,我荀氏雖然因早期投效而得以占得先機,立足朝堂,但若不緊跟變革的步伐,終究也會被時代的浪潮所淘汰?!?lt;/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女人被喂飽了最明顯反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劍從天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劍從天降并收藏女人被喂飽了最明顯反應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