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六章 劉某人,要計掌兵權(quán)!,一直按小豆豆會怎樣,臊眉耷目,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協(xié)疑惑的看向了程大勇。</p>
就見程大勇偷偷的向著宮闕門外的臺階下打量,言道:“陛下,既是群臣未至,陛下不可輕易出面,要待群臣皆至,待所有人盡皆圍堵在宮門前而不知所措,陛下方可出面!”</p>
“陛下,您是天子,如今又憑借一己之力,誅除了李利、胡封等惡逆,收降了樊稠,掌控了長安,實(shí)乃雄主。”</p>
“滿朝臣子,乃至于京中的良家子,這些年來都少有觸及皇威,對于天子之威,大多數(shù)人心中已無忌憚!”</p>
“今日,乃天賜良機(jī),正是陛下重新立威之際,值此時節(jié),陛下不可輕出宮門啊……”</p>
劉協(xié)何等聰慧,瞬時間就想明白了!</p>
他幼年登基,就遭董卓囚禁,時至今日,一直都是涼州軍閥手中的傀儡,在百官心中,根本沒有任何威望。</p>
若是不乘著今日立威,更待何時?</p>
劉協(xié)滿意的表情中皆是贊許之情。</p>
“就聽你的。”</p>
程大勇甚是開心,他忙沖著身后的小宦官道:“還不速速撐華蓋來,為陛下?lián)跤?,你們是沒長心嗎?”</p>
……</p>
此時,宮門之外的石階之下,已經(jīng)是烏泱泱的匯集了許多人。</p>
尚書臺諸卿在宣璠的引領(lǐng)下,已經(jīng)來到了南宮殿外,不過卻受阻于那些士兵。</p>
尚書郎梁紹見狀很是不滿,他開口怒斥道:“司徒公、司空公引百官前來見駕,有天大的事稟明,爾等何敢擋駕?不知死否!”</p>
現(xiàn)在負(fù)責(zé)鎮(zhèn)守宮門的是董承軍中的心腹,他們已經(jīng)得到了董承的吩咐,在董承到達(dá)南宮之前,禁守南門,不準(zhǔn)任何人見駕!</p>
為首的一名軍候向梁紹施軍禮:“今日長安中累有大事,陛下密詔除賊,以振朝綱,非常之時,若無陛下旨意,不許任何人見駕,這也是為了陛下安全著想,請諸公海涵?!?lt;/p>
“你……你連三公九卿都要攔著?”梁紹氣道:“我等現(xiàn)在就要進(jìn)去,你敢攔?!”</p>
那軍候猛然拔出腰間環(huán)首刀:“今日事急,還請諸公駐步,在此等候陛下旨意,如若不然,休怪某手中刀劍無情!”</p>
“待今日過后,諸公若欲治我之罪,某絕無二話,但今日若無陛下旨意,誰敢擅自入宮,我必使其血濺當(dāng)場?。 ?lt;/p>
話音落時,那些守門士卒都紛紛向前邁進(jìn)一步,氣勢驚人。</p>
梁紹不敢多言了,他向后退了兩步,來到淳于嘉的身邊,低聲道:“司徒公,您看這……”</p>
淳于嘉揮了揮手,示意眾人稍安勿躁。</p>
接著,便見他看向了宣璠,語氣頗為推崇:“今日長安事大,我等皆局外之人,自然不好擅專,光祿勛已得天子秘旨,奉詔討賊,乃是陛下親信……不妨入宮見駕,使陛下準(zhǔn)我等入宮,以定大事,如何?”</p>
宣璠聽了這話,氣的想跳腳罵娘。</p>
淳于老賊,擺明了是坑我!</p>
但諸臣此刻都看著他,宣璠已是騎虎難下。</p>
他無奈之下,只能壯著膽子走上前去,對那軍候道:“吾乃光祿勛宣璠,奉陛下之命收了羽林騎,今引尚書臺諸公前來見駕,還請入內(nèi)通稟一聲?”</p>
那軍侯脾氣很沖,道:“我奉軍令保衛(wèi)陛下,誰來說也不行!速退!”</p>
宣璠被那軍候懟了個大紅臉。</p>
他一邊捋著須子,一邊找臺階:“真忠勇之士也!真是忠心耿耿,忠心耿耿啊,壯哉啊壯哉……吾就給你個面子!”</p>
宣璠被那軍候斥退,張喜和淳于嘉在后邊看著,心中已明了。</p>
張喜將頭靠向淳于嘉,低聲道:“看來,替天子辦成今日之大事者,并非是他啊?!?lt;/p>
淳于嘉的語氣很冷:“老夫從一開始就不覺得是他,只是現(xiàn)在更加確認(rèn)了……司空公覺得,助陛下打開局面者,乃何人?”</p>
張喜立刻道:“實(shí)不知也?!?lt;/p>
淳于嘉瞥了他一眼,表情頗復(fù)雜。</p>
“司空公,你我之間,還需這般藏拙?”</p>
張喜只是陪著笑:“唉,真是不知啊,猜不到啊……司徒公可看的出來?”</p>
淳于嘉略作沉吟,方才道:“猜是猜不出的,不過就目前來看,也就只有一個人選了?!?lt;/p>
“誰?”</p>
“南屯司馬,董承?!?lt;/p>
張喜奇道:“為何是他?”</p>
淳于嘉嘆道:“再無別的人選了,整件事情,除了宣璠,樊稠外,就只有董承參與了,不是河間董氏,主謀還是樊稠那庸兒不成?”</p>
張喜摸著胡須,仔細(xì)的回憶。</p>
“參與此事的,好像還有一個羽林郎劉翊吧?”</p>
“???”</p>
淳于嘉聽到這,差點(diǎn)沒笑出了聲。</p>
“司空公啊,那羽林郎適才我使人打聽了一下,就是個十二歲的孩子呀!”</p>
“這么大的事,你覺得是他一手策劃的?張公啊,你讓老夫怎么說您呀!哈哈!”</p>
張喜的臉色一紅,他尷尬的笑了兩聲:“確實(shí),確實(shí),司徒公教訓(xùn)的是,怎么可能是個孩子辦的,我真是越老越糊涂了?!?lt;/p>
淳于嘉瞇起了眼睛,道:“就看董承,一會怎么操辦此間諸事了?!?lt;/p>
……</p>
諸臣就這么在南宮外的臺階下站著,還好天上的雨不大,眾人交頭接耳,對今日之事議論紛紛。</p>
不一會,董承和樊稠分別趕到了現(xiàn)場。</p>
兩人昔日雖都是董卓的舊部,但董承畢竟出身河間董氏,與在場諸卿的關(guān)系可比樊稠融洽的多。</p>
他笑呵呵的與眾人一一拱手見禮。</p>
反觀樊稠,則是傲然的立于臺階之上,也不跟誰打招呼。</p>
怎么說呢……很欠抽的樣子。</p>
也不是樊稠特意裝,他現(xiàn)在就是滿面笑容的去跟公卿們打招呼,估計也沒有人搭理他。</p>
索性倒不如自己裝清高了。</p>
本章未完,點(diǎn)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一直按小豆豆會怎樣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臊眉耷目的小說進(jìn)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臊眉耷目并收藏一直按小豆豆會怎樣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