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惡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二章 遼東江南皆煩惱,將北伐進(jìn)行到底,陳惡禪,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遼東江南皆煩惱
汴梁之亂注定是要名垂史冊的,除了火燒了半個城,造成死傷無數(shù)之外,其中各路人馬的牽扯,忠義的未必為國,為國的未必忠義,再加上心懷叵測之人,一波三折之下,足以讓參與各方感受到深深的寒意,也足以讓后世的編劇獲取靈感了。</p>
金國的內(nèi)亂已經(jīng)不可避免的開始了。</p>
仆散忠義所率的十幾萬中路軍已經(jīng)有了政治依仗,不是那么容易可以解決的了。</p>
在這個消息傳遞十分緩慢的時代,身處江南的劉淮與身處遼東的完顏雍都不可能如此迅速的得知汴梁所發(fā)生的事情。</p>
事實上,這兩個人此時都陷入了麻煩之中。</p>
完顏雍的麻煩在于契丹與蒙兀部落。</p>
之前說到,完顏雍派遣使臣,到塔塔兒部請求援兵來夾擊請契丹起義軍。</p>
當(dāng)時塔塔兒部是欣然接受的。</p>
蒙兀人又不講究春耕,既然能糾集人馬去搶一把,何樂而不為呢?</p>
而且塔塔兒部一直是金國的忠犬,到時候討滅契丹起義軍,難道就不能給忠犬一根骨頭嗎?</p>
塔塔兒部的首領(lǐng)兀格連第二個使節(jié)都沒有等,就召集了部族兵馬五千騎,準(zhǔn)備跟著金國去撈一把大的。</p>
然后兀格就得知,契丹之亂已平,契丹起義軍全都?xì)w順了金國。</p>
這還不是最氣的,最氣的是之前與他們做聯(lián)系的曹國公完顏雍翻臉不認(rèn)人,讓塔塔兒部回到自家駐地,無令不許妄動。</p>
這就有點欺人太甚了。</p>
兀格火冒三丈之余,思量了許久,還是帶兵出發(fā)了。</p>
這不是因為他的立場發(fā)生了轉(zhuǎn)變,想要反叛金國,而是因為他召集而來的兵馬并不只是他的麾下,更是各個小的部族首領(lǐng)。</p>
整個塔塔兒部就是由這些小部族組成的。</p>
這些人聽從兀格的命令,就是因為有利可圖,此時兀格若是不滿足他們的胃口,威望就會大大減少。</p>
也因此,雖然不知道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兀格還是硬著頭皮帶著五千兵馬,來到臨潢府渾水摸魚,試圖襲擊一兩個契丹部落,以人口財貨女子來喂飽麾下士卒。</p>
部落制就是這個德行,沒有穩(wěn)固的經(jīng)濟基礎(chǔ)就沒有穩(wěn)固的政治條件,遍地是聽調(diào)不聽宣的小奉先。</p>
此時完顏雍雖然帶著主要文武急匆匆的趕到遼陽府,但還是留下了諢號為鐵锏萬戶的烏延查剌帶著一千精銳騎兵在此地維持秩序。</p>
蒙兀人來了之后,烏延查剌就派遣軍使前去傳令,但兀格就當(dāng)沒聽到,依舊將五千蒙兀騎兵放出去,也不去打決戰(zhàn),只是來回?fù)尳僖u擾。</p>
契丹部族原本就經(jīng)歷了一場巨大的戰(zhàn)亂,此時依舊處于百廢待興之中,再加上耶律窩斡等契丹頭人幾乎都跟著完顏雍到遼陽府參與登基大典,所以契丹部族一時間就沒有組織兵馬進(jìn)行反擊。</p>
眾所周知,游牧民族的軍事特點就是不打硬仗,但反過來說,捏軟柿子那就十分起勁了。</p>
因為金國朝廷與契丹人的反應(yīng)緩慢,很快,不只是塔塔兒部全體出動,就連許多八竿子打不到的蒙兀部落也加入了劫掠,金國遼東邊境又變得有些混亂起來。</p>
這下子,剛剛登基的完顏雍坐不住了,他的結(jié)義兄弟耶律窩斡也坐不住了。</p>
再這么下去,契丹部族再反了,那豈不是之前所有的折騰都成了一場空?</p>
也因此,完顏雍又將新任元帥府右監(jiān)軍紇石烈志寧派遣了出去,但是由于軍糧實在是不足,這名右監(jiān)軍出征,也就帶著兩千精銳騎兵。</p>
不過還好有耶律窩斡等一眾契丹將領(lǐng)作幫助,局勢還算是能控制得住。</p>
而身處建康的劉淮則是陷入了幸福的煩惱。</p>
“諸位,諸位都是想要到山東任官之人?”看著面前的張孝祥、朱熹、陳亮等七名主戰(zhàn)派士子,劉淮不由得有些發(fā)懵,隨后看向了辛棄疾,心中不由得五體投地。</p>
雖然早就知道辛五郎不是凡人,然而這個拉人頭的能力實在是過于逆天了一些。</p>
不過這倒是劉大郎妄自菲薄了。</p>
若不是忠義軍在山東打開了局面,外加靖難大軍南下參與巢縣大戰(zhàn),將完顏亮都捉了回來,這些未來的宋國宰執(zhí)、大儒與學(xué)派領(lǐng)袖,根本不會到山東去共襄盛舉。</p>
這是實實在在一刀一槍拼出來的成果,最是扎實。</p>
單單靠投機取巧,只能騙得過人一時,哪里能讓真豪杰過來相助呢?</p>
張孝祥神采奕奕,拱手說道:“正是如此,此心天地可鑒,為收復(fù)國家故土,張某萬死不辭?!?lt;/p>
朱熹同樣上前一步表態(tài):“愿為劉大郎軍中一個刀筆吏,為收復(fù)失地出力?!?lt;/p>
其余眾人也紛紛開始了表態(tài),搞得以劉淮這種臉皮厚度都有些吃不消。</p>
“諸位都是大才,只不過……”劉淮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只不過我忠義軍與靖難軍此時也只是平定了山東東路,說的明白一些,廟太小了,容不得諸位大和尚,若是職務(wù)不能滿足各位,非是我羞辱諸位,實乃不能矣?!?lt;/p>
這話既是事實,又是托詞。</p>
張孝祥這個宰相種子自不必多說,哪怕是朱熹也有一任的知縣經(jīng)歷,若是在宋國為官,在外放就能成為州通判,也就是一州之地的二把手,在朝中就要為御史之類的清貴官員。</p>
但劉淮如何能讓他們輕易的當(dāng)上知州?</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將北伐進(jìn)行到底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陳惡禪的小說進(jìn)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惡禪并收藏將北伐進(jìn)行到底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