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惡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九章 文會見文豪,將北伐進行到底,陳惡禪,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文會見文豪
剛剛?cè)胍沟脑缧r候,辛棄疾辛五郎脫下了一身戎裝鎧甲,解下了隨身攜帶的刀劍,換上了一身白衣素袍,頭上也戴上了金冠玉簪。</p>
除了皮膚稍黑一些之外,辛棄疾瞬間就從一個百戰(zhàn)殺伐的悍將變成了文質(zhì)彬彬的書生。</p>
劉淮原本還想給辛棄疾簪上一朵大紅花,但是被這廝嚴詞拒絕了。</p>
對此,劉淮本人感到十分遺憾。</p>
傍晚之時,辛棄疾帶著充作小廝加捧哏的羅懷言來到了畫舫中,將請?zhí)挥栝T口的護衛(wèi)后,就施施然的負手走了進去。</p>
守在畫舫門口的小廝根本不敢怠慢,因為辛棄疾拿來的請?zhí)怯菰饰挠H自向行首討要的,當時管著數(shù)萬漕工的趙行首又驚又喜,萬萬沒有想到如此位高權(quán)重,炙手可熱之人會對自己組織的詩會感興趣,連忙用最高的規(guī)格將請?zhí)土诉^來。</p>
雖然虞允文與陳俊卿已經(jīng)聯(lián)袂入席,然而辛棄疾既然拿著虞允文的請?zhí)?,也自然是有極為深厚的關(guān)系,趙行首根本不敢怠慢,雖然本人走不開,卻也派遣自家長子與他的兩名好友一起前來迎接。</p>
“在下趙明政,不知足下尊姓大名?”</p>
畢竟也是在商場上廝混久了,雖然見到辛棄疾氣質(zhì)卓然,趙明政卻也沒有怯場,直接拱手行禮。</p>
辛棄疾也沒有倨傲,同樣拱手還禮:“在下山東辛棄疾,家中行五,喚我一聲五郎便可。”</p>
如果這幾個人家中有宋國高級官員,可能早就聽過這個名字了,但很可惜的是,趙明政是商賈出身,而他的兩個好友,一個正在求學,另一個卻是家道中落,更是無法聽說。</p>
然而即便如此,聽聞著辛棄疾自稱山東來人,三人還是不可避免的產(chǎn)生了一些聯(lián)想。</p>
再加上是拿著虞允文的請?zhí)麃淼?,所以趙明政覺得此人八成是靖難大軍中的參謀軍事,隨軍文書一類的人物,卻也不敢怠慢,直接介紹身側(cè)二人。</p>
“這兩位是我的至交好友?!壁w明政指著十七八歲的年輕之人說道:“這位是婺州陳汝能,字同甫,家中行大。</p>
別看年歲尚小,前年陳大郎就能結(jié)合兵書,細致論述了以漢光武帝劉秀為首的五位君主,以及韓信、諸葛亮、桑維翰等十四位佐命定難的功臣策士,借列論往昔,并為其命名《酌古論》。</p>
婺州知軍的周葵周公就看到了這部書,對陳大郎十分賞識,贊譽為‘他日國士也’,并奉為上賓。此后,陳大郎接連在兩浙轉(zhuǎn)運司秋試和年歲的漕試中中式,被舉薦前往臨安,堪稱前途無量?!?lt;/p>
年輕人笑著擺手,卻沒有推辭,只是講起另外一事:“趙大郎,咱們倉促見面,我卻一直忘了跟你說,此番趕赴臨安之前,家父給我重新改了一個名字,單名一個亮字,倒是與剛剛被抓到建康的金主同名了?!?lt;/p>
陳亮。</p>
辛棄疾將這個名字在心中咀嚼了兩遍,隨后抱了抱拳:“久仰久仰?!?lt;/p>
陳亮卻是板起臉來:“辛五郎好生虛偽,我年過弱冠,哪里有什么聲名傳出呢?反而是我身邊的這位朱兄,才是天下聞名的大才。”</p>
趙明政適時介紹右手邊那名年僅三旬的男子:“這位崇安朱熹,字元晦,家中行三。曾受業(yè)于彥修公、原仲公、彥沖公、白水先生等當代大儒。</p>
十八歲即在建州鄉(xiāng)試中考取共生,十九歲入都科舉,中王佐榜第五甲第九十名,準勅賜同進士出身。此時宦游歸來,正在隨延平先生求學?!?lt;/p>
趙明政所說的這個公,那個先生,辛棄疾大多數(shù)都沒有聽過,只有一人聽著耳熟,踟躕了一下,還是鄭重詢問:“請問彥修公是不是曾在漢中與金賊作戰(zhàn)的劉子羽,劉公?”</p>
身材高大健壯的朱熹聞言瞬間興奮:“難道現(xiàn)在山東也有我父親的名聲嗎?”</p>
辛棄疾再次詫異。</p>
朱熹仿佛見怪不怪,擺了擺碩大右手說道:“我自幼失怙,母親帶著我投奔父親生前好友,也就是我的義父彥修公。</p>
我在義父羽翼下習得文武藝,并能參加科舉以報效國家。義父與我,乃是有再造恩德,所以平日我也稱彥修公為父?!?lt;/p>
與后世程朱理學大興之時的老夫子形象不同,朱熹其實并不是一個滿口仁義道德的腐儒,也不是天天聽著男女大防的道德先生。</p>
朱熹的政治光譜更加清晰,他的四名授業(yè)恩師劉子羽、胡憲、劉勉之、劉子翚全都是貨真價實的主戰(zhàn)派,在這種環(huán)境中熏陶長大,朱熹怎么可能不想辦法收復故土?</p>
辛棄疾雖然不知道朱熹是誰,卻知道劉子羽的大名,不由得立即對朱熹肅然起敬。</p>
原因無他,在建炎年間的富平之戰(zhàn)后,宋國在西北之所以沒有一崩到底,武有吳玠,文有劉子羽,兩人在興元府,也就是漢中穩(wěn)住了大局,將金軍又攆了出去。</p>
這要是被金軍全據(jù)漢中,乃至于攻下蜀地,宋國立即就會進入亡國倒計時。</p>
當然,作為有能力的主戰(zhàn)派,劉子羽的下場自然不是太好。</p>
在秦檜掌權(quán)之后,劉子羽被罷官免職,在紹興二十六年,也就是十六年前郁郁而終。</p>
此時論及義父,朱熹語氣中有抑制不住的驕傲,也有難以克制的悲痛。</p>
如果劉子羽還在,哪里還輪得到張浚來扛起主戰(zhàn)派的大旗?</p>
辛棄疾肅容,整理衣冠之后躬身一禮:“我為北地百姓,對朱三郎謝過劉公了?!?lt;/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將北伐進行到底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陳惡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惡禪并收藏將北伐進行到底最新章節(jié)。